腮腺术后气囊式加压包扎器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的效果比较论文_屈瑞博, 韩国良, 王晓忠 刘树荣

(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 053000)

【摘要】目的:比较气囊式加压包扎器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在腮腺术后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比较.方法:选取同类患者进行不同包扎方法在可操作性、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气囊式加压包扎器在腮腺术后的应用中各方面均优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结论:气囊式加压包扎器是一种在预防和减少腮腺术后并发症中一种新型、有效、优于传统方法的装置。

【关键词】腮腺; 术后; 气囊式; 包扎; 比较。

【中图分类号】R656.6【文章标识码】A

腮腺组织是人类的三大唾液腺之一,任何累及腮腺的损伤或手术,如术后处理不当都可能造成相应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涎瘘是常见的腮腺区手术和损伤的并发症,其次还有术区血肿、感染[1-2]等。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一直所探寻的问题。除术中的技巧外,现有的技术中以术后加压包扎最为常见。我院改进了以往的纱布包扎,采用自创新研发的气囊式加压包扎装置来预防腮腺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单侧腮腺肿瘤患者20例,。其中

实验组:10例 (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35—65岁,平均48.5岁),术后应用气囊式阻涎器包扎术区。

对照组:10例 (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3—62岁,平均45岁 ),术后采用传统十字绷带纱布包加压包扎术区。

两组患者在疾病类型,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患者手术均采用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并内置橡皮引流条,术后3天撤出引流条,术后7天拆除伤口缝线将所有患者分为传统加压包扎组和气囊式加压包扎组。传统加压包扎组采用普通十字绷带加压包扎,实验组采用气囊式加压包扎器包扎,加压包扎时间均为2周。其余治疗常规无差异。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对术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2.1可操作性

选取5名均等操作水平医生随机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名患者,对可操作性进行0-10分交替观评估。(主要依据为操作时间和操作的顺便性)

1.2.4术后并发症的的发生

良好:拆除包扎后敷料干燥,未见液性浸润区。术区愈合良好,无明显炎性表现,无积液,肿胀表现。

出现并发症:拆除包扎后敷料湿润,可见液性浸润区。术区愈合不佳,有炎性表现,可及皮下组织内积液,肿胀,波动感等表现,回抽可见清亮或血性液体。组织出现坏死等现象等。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进行多项对比如下:

2.1

3讨论

腮腺区的肿瘤是口腔科常见和多发疾病。手术治疗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由于腮腺腺体的不规则和复杂性,要想完全、彻底、干净的摘除所有腺体组织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事情。剩余的腮腺组织仍具有腺体分泌功能,其所分泌的唾液可以积存于皮下术区形成唾液池,也可沿切口外溢,形成窦道。涎瘘是腮腺术后常见病发症之一[3]。在病变及邻近组织摘除后对剩余腺体断端的缝扎,伴以压迫可使其丧失分泌功能,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目前,在腮腺术后的处理各不相同,有相当的学者认为,在拔除腮腺区的负压引流装置后再进行一定时间的加压包扎,在预防术后并发症方面,效果往往更为理想。所以目前腮腺术后的加压包扎还在一定程度上广泛应用。另外,出于为减少创面的渗出,防止死腔形成等原因,在保留腮腺部分组织的手术后也进行术区的加压包扎。即使进行了负压引流,有学者研究后通过对比发现进行必要的时间的加压包扎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所以腮腺术后的加压包扎目前仍可以说是大部分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在此类手术术后采取的一种术后常规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常规的十字绷带加压包扎技术虽然应用比较广泛,但存在以下缺点:1.操作技术要求高。2.绷带为非弹性结构,过松和过紧均易出现相应并发症。人们也想出了多种方法进行改进,但始终的问题是局部压力的均衡度和舒适度。本课题研究通过与对比传统方法的对比,显示出了气囊式加压包扎装置在技术操作敏感性、舒适等方面的优越性。气囊式加压包扎器采用气囊变压的特点能够更好的使术区压力均衡,并持续稳定,而且易于固位,不易脱落。为术后减少并发症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装置和方法。虽然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面由于小样本量尚不能比较出优于传统方法的确切数据,但就舒适度和易操作性等方面确优于传统方法。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还在进一步进行,期待在增加样本例数后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学[M]. 第6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90.

2.Mofle PJ, Urquhart AC. 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 and postoperative drainage [J]. Clin Med Res, 2008, 6(2): 68-71.

3.冯群来, 成德新. 腮腺混合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 2010, 26(2):276-277.

4.王磊, 吕改玲等. 负压引流结合弹性加压包扎预防腮腺术后涎瘘[J]. 医学信息, 2005, 18(8): 999.

5.李志强,艾伟健等,加压包扎时间对腮腺术后涎瘘发生的影响研究[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2,5(3):173-174.

论文作者:屈瑞博, 韩国良, 王晓忠 刘树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1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5

标签:;  ;  ;  ;  ;  ;  ;  ;  

腮腺术后气囊式加压包扎器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的效果比较论文_屈瑞博, 韩国良, 王晓忠 刘树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