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不断的提升,促使对输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输变电设备的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着其运行的安全性。本文对输变电设备的运行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就提高其安全运行的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安全运行问题;技术
引言
输电设备和变电设备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用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天气变化、人为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输变电设备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潜伏性故障及潜在威胁。因此,文章就梳理所得的输变电设备运行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输电设备与变电设备
输电网由提供电能的发电站、输电线路及连接这些线路的变电设备构成,其主要任务是输送电力。其中,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电力输送的物理通道,同时也是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在我国,输电线路一般都是铺设在室外,且具有分布范围广泛、设备运行条件复杂、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外力破坏、维护检修工作繁重等特点。变电网是集合一系列变电设备,主要任务是改变或者调整电力系统中的电压,有必要时也可以切断或接通电压。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变电网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其中,变电设备指的是对电流的电压、电流等信号进行改变的设备,变电设备是供电企业的重要资产,其安全运行既是安全供电的重要保障,又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及效益。
2问题分析
2.1 设备本身质量不过关
在输变电工程施工中,有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施工成本,会采用劣质的输变电设备,导致设备质量比较差;同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或者操作不当,会造成设备的部分参数较低,虽然其不会对整个输变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在设备长时间运行后,就可能由于不利因素的积累而逐渐出现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就可能引起接地、短路等故障。所以,为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在施工时必须对材料和设备先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检查试验和验收,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同时在输变电工程验收时,必须依据验收标准逐项进行验收,对不满足各项功能使用需求的必须整改合格,方可投运。
2.2设备安装、验收存在缺陷
(1)施工单位供应质量问题。在变电工程中个别施工单位使用的金具、电缆等材料质量不达标。如二次电缆截面积不够、接地扁铁截面积不足等;在线路工程中施工单位使用的防振锤、拉线杆、接地极为非标产品,运行时间不长便锈蚀严重,机械性能下降。(2)施工单位使用材料上以次充好,标准降低。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存在施工中电缆沟高度不够、坡比不够、线路施工中导线连接接续管压口数及尺寸不达标等问题。(3)设计与施工衔接不到位。个别变电站由于受地理位置所限制,采用大土方量进行垫层,而设计人员通常采用定型图集,施工人员完全按照设计施工,由于基础下沉等地质变化,造成设备变形,操作不当。比如变电站隔离开关操作柱下沉造成操作卡涩、不灵活等现象。个别线路由于勘测设计与施工交底间隔时间较长,线路施工时线路走径附近地形地貌发生变化,如线下新栽了经济林、修建房屋,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不能及时衔接,造成施工难度加大,影响工期及施工质量。
2.3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是造成变电设备工作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工作不科学、不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缺乏科学的设计,管理制度上存在着安全漏洞,例如安全事故责任划分不清,领导混乱;领导层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不重视,往往以走过场的形式组织安全教育,员工在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方面都十分匮乏。一线操作人员是保障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但是心无大局,对于安全意识以及安全问题造成的后果没有明确的意识,对于安全工作往往是应付了事;监督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行使好监督责任,没有及时地做好每日的安全监督记录工作,存在着监督无用的错误想法。这些现象都表明了安全工作只停留在制度层面,而安全管理工作疏忽大意,体现了管理者管理能力、水平仍有待提高。在这种管理状态下,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3强化输变电设备安全风险措施
3.1构建信息化的设备安全系统
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力企业在对输变电设备的运行进行安全维护时,要将大数据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利用起来,如 ERP 信息管理技术、计算机辅助分析等,才能更好的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比如,在对输变电设备进行规划时,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的供电能力进行预测,对空间的负荷进行预测,并将各项指标关联起来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选择能够满足线路运行需求的输变电设备。利用系统对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发现某个设备的运行出现异常时,系统会自动判断异常设备及具体的部位,并将信息反馈给技术人员,以便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消除异常。还可利用系统对线路运行进行监测,通过线路故障现象,判断是否是输变电设备出现故障。如果的设备出现故障,则要对故障设备做进一步的检查,对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将分析结果作为制定输变电设备运行安全维护方案的依据,可使运维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安全隐患进行防控,从而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3.2 改变定期检修制度
对设备的状态评估是开展状态检修的关键,如何能科学、准确、客观的了解掌握送、变电设备及系统状态是开展状态检修的主要难点,对于每一种设备,适当掌握能反映其主要状态的关键数据即特征是状态检修的重点。因此常规的预防性测试仍然是掌握设备状态不可替代的手段。建立供电设备的电气试验和油化试验数据的数据库,并进行行之有效的统计、分析以及判断设备运行情况的变化及状态,合理制订测试方案及周期,对劣化的设备适当缩短周期,对设备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修理。
3.3强化施工质量全过程管理
(1)明确施工材料的标准。建设单位对金具、电缆等施工单位自购材料要提出技术标准,并将技术标准要求列入施工合同中进行明确,或者由建设单位提供金具、电缆等装置性材料。(2)建立黑名单制度。将施工力量薄弱,工程管理混乱的施工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差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对企业资质、业务能力、装备水平、工程业绩、企业信誉好的单位要积极推荐。(3)加大检查力度。项目负责人要密切跟踪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组织协调好设计与施工的衔接问题、工程中间验收,工程缺陷的整改,对设备开箱检查、隐蔽性工程,以及阶段性验收缺陷的整改要高度重视。要充分发挥现场监理的作用,项目负责人对监理的工作情况要进行检查,对于监理不作为、不到位等现象要实事求是地进行通报。
结语
综上所述,为确保电力供应可靠性,需要对输变电设备整个运行过程的安全问题加强重视。因此,想要提高输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充分针对环境影响,施工影响,人员因素制定有效应对措施,以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确保电力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严璋.电力设备的状态维修[A]//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和在线监测论文集[C].江苏常州: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2012(3):2-4.
[2]张兵 . 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安全隐患管控及预防对策探析 [J].科技创业家,2012(21).
[3]朱晓嘉,王志明 .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护措施探究[J]. 科学与信息化,2016(33):41,43.
论文作者:姜忠波,张可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设备论文; 输变电论文; 线路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状态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材料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