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道外区第二医院门诊二楼静点中心 150056
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在实际的临床输液过程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体会。方法 收集10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在实际的输液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健康教育提示卡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输液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88%,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静脉输液健康提示卡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护理,提升治疗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临床输液护理;应用与体会
输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通过对患者的静脉进行给药,疗效较快并且能够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较好的效果[1]。我院在对输液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5月-2014.5月间收治的输液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龄为15-75岁,平均年龄为39.56±1.3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15-73岁,平均年龄为39.06±1.3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为16-75岁,平均年龄为39.98±1.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为患者创设出一种温馨舒适的环境,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在一种舒适的环境下得到相关治疗以及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入院时需要将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放置在患者的病床旁的输液架上,并且需要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阅读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上的内容,同时在患者输液前需要对患者告知输入药物的相关作用以及注意事项,例如在输液后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需要指导患者掌握静脉输液器件需要避免发生的相关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方法,例如静脉炎发生后的措施以及如何预防静脉炎的方法,而护理人员也需要对患者讲解在实际的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自我护理窍门。
1.3 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疗效标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无任何不适发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有轻微不适发生。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好转或加重,出现严重不适。同时需要记录患者的满意率,需要使用自制的满意程度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记录,若患者的评分高于或等于6分则为满意,低于6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率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于输液患者而言,在实际的输液过程中的输液护理工作极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极有可能造成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或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情况,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各种并发症中,由于患者对输液过程中的各项流程以及注意事项不熟悉占主要地位[2]。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一种方式能够帮助患者了解到如何在输液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护理以及注意就显得极为重要[3]。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的方法进行护理。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制作一张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在护理完成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这说明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莉,张荣秋,赵日敏等.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在临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5):698-699.
[2]周艳.浅谈为输液患者应用静脉输液健康教育提示卡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8):111-111.
[3]程云清,陈航燕,黄莉等.温馨提示卡在心脏手术患者检查治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22):60-61.
论文作者:李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患者论文; 静脉论文; 过程中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提示论文; 方法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