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LC电磁振荡器电路真正振动_电磁振荡论文

让LC电磁振荡电路真正振起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电磁振荡论文,电路论文,LC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LC电磁振荡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常规演示实验,该实验原理简单,电路也不复杂,但在实际教学中利用3234电磁振荡演示器做出的实验并不漂亮。《教学仪器与实验》杂志在2003年第二期刊登了四川绵竹中学陈吉萍老师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本人也有相同看法。现将本人对该实验的研究情况拿出来,供大家讨论。

仔细观察用3234实验装置所做的LC电磁振荡实验,实验现象仅仅是电流表往复运动一次,并且伴随着指针的强烈振动,怀疑电路并没有真正产生正弦振荡,只不过是发生了一次由电流的冲击造成的机械振荡。先后用了不同厂家、不同学校的多套实验装置,重复以上实验,结果均是如此。为了证实这一问题,本人将一台质量较好的3234LC电磁振荡实验装置进行了解剖。(实验样机是浙江嘉兴仪器配件厂1992年的产品)

元件参数实测结果:

线圈电感量L=5H;线圈电阻R[,L]=130Ω;电容器电容量C=1000μF;灵敏电流计为上海银飞的产品,型号是59C2;满程电流I[,M]=±3mA;表头内阻R[,M]=38Ω;根据实测参数计算出:

我们知道,当Q=0.5时,LC电路处于临界状态,现在Q<0.5,显然该电路确实没有振荡起来。

那么,怎样才能使LC电路振荡起来呢?本人首先对该实验提出了两个必须满足的条件,一是由LC元件组成的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f应在1Hz左右(因为电路中是采用灵敏电流计指示振荡电流的,当振荡频率高于1Hz后,机械表头的指针由于阻尼作用对电流的变化不能及时的反应);二是振荡电流的最大值I[,M]不应过多的超过灵敏电流计的量程(电流过大将造成强烈的电流冲击)。

由电磁振荡电路基本关系可知

由①可知,要减少振荡电流,使其不较多的超过灵敏电流计的L[,G],在工作电压一定的条件下,应该使ρ值较大些;由②可知要使振荡次数多一些,应该尽可能的提高Q值。而提高Q值的途径有二,一是使特性阻抗ρ值尽量的大,二

显然,这是一个很大的电感器,即使我们用一个很大的铁芯将它绕制出来,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看来只有采用折衷方案。分析发现,如果适当增大振荡电流I[,M],就可通过增大电容器的容量来减小电感器的感量。但特性阻抗会降低,在保持Q值不变的前提下,会要求回路电阻变得很小。我们可通过适当增大绕制线圈的导线截面积来减小回路电阻,另外给灵敏电流计并联分流电阻扩大量程也可部分减小回路电阻。

如果将振荡电流增大到I[,M]=30mA,这时ρ=100Ω,C=1590μF,L=15.9H,若仍取Q=10,那么R[,0]=10Ω,这样就可能让电磁振荡真正振起来。

动手实践:因手边没有较大的铁芯,只好将一台老式的幻灯机的电源变压器拆下来(变压器容量约250VA),除去原来的绕组,用φ=0.61mm的漆包线密绕约2000匝左右(因工作电压很低中间无需绝缘层),测得其电感量约为20H,直流电阻为30Ω,选择一个1000μF的电解电容作为振荡电容。这个振荡电路的工作频率为1.1Hz左右。将灵敏电流计上并联一个4Ω的分流电阻将量程扩大到30mA,同时又将它的内阻降低到了4Ω以下,减小了电流表对回路Q值的影响。连接振荡电路,用3V直流电源供电,指针往复摆动正常,无电流冲击现象,自由振荡有2至3个清晰可辨的周期。至此,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上述实验,因条件所限,没有做到使R[,0]=10Ω左右,效果尚不理想。但采用较大的铁芯、较大截面积的漆包线绕制电感器,实验效果一定会更好。另外,还可以在灵敏电流计上增加由晶体管组成的平衡放大器,以进一步降低电流计的内阻。但这样做会让电流计成为一个有源器件,降低了实验的原始性,值得商榷。

标签:;  ;  ;  

让LC电磁振荡器电路真正振动_电磁振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