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艳

天津市南开医院 内镜诊疗中心 3001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内镜中心内镜清洗工作130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的清洗工作设定为对照组,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清洗工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我们予以常规的内镜清洗消毒管理,而观察组我们则应用加入品管圈的内镜清洗消毒管理,比较两组在内镜清洗合格率及超标细菌计数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两项评价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可提高内镜清洗质量,降低各内镜操作的交叉感染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内镜;消毒管理

内镜是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常用的诊断与治疗的方式之一,具有直观、无创、准确高等优点。但由于内镜检查是一个侵入性的操作,需要与受检者的组织、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密切接触,才能完成相关的检查与治疗性操作[1],这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交叉感染的风险,如何确保内镜清洗消毒的合格率是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工作的重点[2-3]。今我们通过我内镜中心13000例清洗消毒工作的调查探讨品管圈在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我院内镜中心13000例内镜清洗工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的清洗工作为对照组,受检患者年龄在1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8±3.17岁,胃镜检查1966例、胃镜下手术与治疗376例;结肠肠镜检查1209例,结肠镜下手术与治疗792例;十二指肠镜检查156例,十二指肠镜下手术与治疗1536例;超声内镜69例;胆道镜探查84例,胆道镜取石312例;支气管镜检查72例,支气管镜治疗24例;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清洗工作为观察组,受检患者年龄在1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42±3.52岁,胃镜检查1980例、胃镜下手术与治疗381例;结肠肠镜检查1182例,结肠镜下手术与治疗775例;十二指肠镜检查164例,十二指肠镜下手术与治疗1508例;超声内镜69例;胆道镜探查89例,胆道镜取石306例。两组在受检患者年龄,内镜检查项目等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1.2清洗消毒设备、消毒液及清洗液的选择

选用强生ASPENDOCLENS-NSX^TM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3台,奥林巴斯内镜清洗消毒机OER-AW1台,迈尔的手工清洗工作站,消毒液为强生的邻苯二甲醛(opa),酶液是3m生产的多酶清洗液

1.3操作人员

由3名固定的内镜清洗人员进行内镜清洗,均已至国内知名内镜中心进修学习内镜的结构、维护保养,正确掌握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技术,从事内镜清洗工作5年以上。学历均为大专文凭以上,职称为护师。

1.4方法

对照组我们采用传统的内镜消毒清洗管理,而观察组我们则应用品管圈的内镜消毒清洗管理,具体操作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步;(1)成立品管圈小组 先对内镜中心相关人员统一进行品管圈相关知识培训,并根据自愿的原则由护士长带头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再从剩余人员中选出一名辅导员及4名品管圈成员,品管圈成立对所有人员进行强化的品管圈知识培训,确保所有成员均掌握品管圈的具体操作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2)圈员之间通过头脑风暴飞方法,根据内镜中心清洗消毒工作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统一讨论,并根据所提供问题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进行主题评估,通过对问题的评估我们最终确定品管圈主题为提高清洗质量为本次品管圈主题。提高清洗合格率可减少再次清洗次数,减轻护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同时还可减少检查者间的交叉感染,值得持续改进。(3)因素分析 所有圈员针对在内镜消毒清洗工作中可能导致清洗不合格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内镜清洗工作中的相关缺陷进行总结及改进,最后确定与清洗消毒不合格主要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清洗不彻底、清洗人员短缺、未定期监测清洗合格情况、工作人员防护不当及未对特殊患者使用过的内镜进行合格的特殊化内镜清洗。(4)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问题改进措施,具体措施有1)再次加强对内镜清洗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 通过对交叉感染的知识讲座,使清洗清洗人员对交叉感染的严重性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提高清洗人员对交叉感染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工作责任感;定期对清洗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及考核,充分了解《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技术要点,并针对所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2)建立完善的内镜消毒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做到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并按照“水洗—酶洗—清洗—消毒—灭菌—冲洗—吹干”的程序来对其进行操作,确保每项清洗步骤都充分合格,并对每项步骤的时间进行严格把控。3)强化监测流程 定期对清洗液、消毒液及已清洗消毒完成的内镜进行检测,对于低于有效浓度的清洗液及消毒液及时更换,对于清洗不合格的内镜进行追查,对操作人员进行再培训,操作优秀的可予以适当的奖励。

1.5观察指标

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2004年版)规定的采样方法进行外表面取样及内腔取样。细菌总数<20CFU/件为检验合格,并对其细菌总数进行统计。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自身差异及产程时间我们采用t检验,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于计数资料我们采用卡方(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合理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8%,观察组样本超标细菌计数为287.13±23.83明显低于对照组518.64±5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情况见表1.表2。

3讨论

品管圈是管理学常用的管理方法,其主要通过由6名圈员的分析、探讨从而得出一套可持续的操作流程,其最终目标是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4]。

本次调查研究中,观察组两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1)通过品管圈提高了工人员对于清洗的重视程度,提高了自身的内在责任感,提高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2)通过加强的业务能力培训 提高了清洗人员的业务能力,减少了了内镜清洗不彻底及污染的可能。(3)完善的监测流程使内镜清洗的高合格率成为了可持续化,长期地提高了内镜清洗合格数,进而减少了交叉感染率。

参考文献:

[1]强明珠,陶爱女,周明娟. 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污染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9:2151-2153.

[2]刘维红. 内镜清洗消毒管理模式探讨[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9:183-184.

[3]孟庆贺. 消化内镜消毒方法及消毒剂研究进展[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6,27(11):828-830.

[4]荣秋华.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6:3597-3599.

论文作者:陈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在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