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训, 谢雯君, 王则金, 童金华[1]2006年在《双孢蘑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提高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为目的,采用自制小型气调干燥试验设备,以CO2、N2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进行干制对比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室气体的O2含量相同条件下,以N2置换部分空气为干燥介质,可提高双孢蘑菇片的脱水率,干制品褐变度降低、维生素C保存率较高。用均匀试验设计回归分析程序拟合产品的褐变度、维生素C和ADF质量分数随干燥室气体O2含量、干制温度和干制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置信水平达95%,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卢永芬[2]2001年在《食用菌气调干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提高食用菌干制质量为宗旨,采用双冷凝器、双蒸发器热泵干燥系统,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对巴西蘑菇气调干制方法、干制机理进行较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干制过程的参数进行优化选择,为气调干制设备的研制和优质食用菌规模化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一.进行起始温度对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起始温度在40℃以上对PPO均有钝化效果,以45℃为最佳,而钝化POD则以40℃较佳。 二.利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设计,建立了前期温度、后期温度、风速及转换水分等工艺参数对脱水速率、能耗、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多目标综合优化分析与研究,确定蘑菇干燥的优质、高效的工艺参数。 叁.以氮气、二氧化碳气体代替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蘑菇进行干燥,建立了不同气体含量与蘑菇褐变度之间的关系。 四.确定描述蘑菇吸湿平衡含水率等温线的数学模型Modified-Henderson模型。
陆烝[3]2005年在《连续式气调干燥设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热泵系统达到了定量气体在干燥系统内循环除湿效果;采用双层链带式输送装置和滚动阀机构实现设备在闭气条件下的连续输送和定量进出料目的;采用表冷凝器+小水池+蒸发器形成的水循环除湿系统,有效解决干制加工初期压缩机除湿负载太大问题;采用燃烧降氧法在实现气调的同时充分利用热能.设备在节能和提高干制品质量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
林启训, 谢雯君, 王则金, 童金华[4]2005年在《双孢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别以空气及CO2、N2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双孢菇片进行单因素干制对比试验,按拟水平法构建混合水平设计表分析了干制气体中的O2体积分数、干制温度及时间等3个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双孢菇片干制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气体O2体积分数相同条件下,以N2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可提高双孢菇片的干燥速率,成品的褐变度降低、VC保存率高。双孢菇气调干制品质量最佳的工艺参数为O2体积分数9%,干制温度59℃,干制时间5h-6h。
王则金, 林启训[5]2004年在《气调与热风干制对双孢蘑菇片干燥速度与制品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以提高双孢蘑菇干制品质量为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型气调干燥实验设备,用CO2、N2气体置换干燥室空气作为介质对双孢蘑菇片进行气调干制试验。分析了气调与热风干制对双孢蘑菇片干燥速度和制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孢蘑菇片采用充N2降O2干制的干制品维生素C保存率得到较好保存,纤维化进程慢,褐变度低,更接近鲜菇固有的风味和品质。
陆则坚, 陆蒸, 林启训, 陈颖[6]2001年在《气调干制技术与实验设备研究》文中提出介绍了干制过程气体成分调节方法和实验设备 ,通过双冷凝器、双蒸发器热泵系统的不同组合状态选择与压缩机变频控制配合 ,实现对密闭干燥系统内定量循环气体的温、湿度调节 ,采用专家控制系统与 PID控制软件相结合方法 ,达到对包括气体成分在内的干燥过程状态参数的智能化控制 ,实验表明 ,所研制 QTM干燥机能满足各种产品气调干制实验要求。干制过程氧气含量对干制品质量有显着影响
参考文献:
[1]. 双孢蘑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J]. 林启训, 谢雯君, 王则金, 童金华.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 食用菌气调干制技术研究[D]. 卢永芬. 福建农林大学. 2001
[3]. 连续式气调干燥设备[J]. 陆烝.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5
[4]. 双孢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C]. 林启训, 谢雯君, 王则金, 童金华. 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5
[5]. 气调与热风干制对双孢蘑菇片干燥速度与制品质量的影响[J]. 王则金, 林启训.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6]. 气调干制技术与实验设备研究[J]. 陆则坚, 陆蒸, 林启训, 陈颖. 农业工程学报.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