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文化馆 贵州 榕江557200
摘 要:侗族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属于我国重要的传统民族音乐,主要分布在桂北、黔东南等南侗地区,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影响,已经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属于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侗族大歌的继承和发展对我国精神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侗族大歌在实际传承与发展当中遇到了各种冲击,需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促使这一重要的文化形式得到更好的保护,并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
关键词:侗族大歌;传承;发展
前言
我国的少数民族数量众多,且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各个民族的文艺歌舞为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生活和劳作过程中创作出来的重要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属于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对侗族大歌实现有效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侗族大歌的继承带来了重要冲击,有必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推动侗族大歌的传承以及发展。
1.侗族大歌概述
侗族大歌在侗语当中称为“嘎老”,而“噶”的意思就是歌曲,“老”的意思是众多声音且声音宏大,所谓侗族大歌,其实就是指侗族民间成员多声部和唱歌的总称。侗族大歌源于民间合唱音乐,其历史悠久,演唱艺术和歌曲旋律都较为独特,基本上都没有伴奏和指挥,侗族大歌在演唱当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多声部,在侗族民间歌曲当中最具艺术价值[1]。侗族大歌同时对侗族的婚恋嫁娶、社会形态、文化继承以及精神支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2.侗族大歌在传承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民族语言日渐缺失
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促使侗族地区城乡加快了一体化发展,城市的快速建设促使侗族原始民族村寨发生了巨大转变,侗族人民生活环境发展具有改变并且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侗族语言的使用几率越来越少。侗族地区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已经打破了原来侗族人民聚居生活形式,侗族人走出原来的交际圈,越来越多使用汉语交流,侗语相应交际功能逐渐被削弱[2]。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深入发展,都促使侗族语言使用频率降低。侗族的少年儿童在接受教育当中,逐渐走上汉化进程,导致侗族语言缺失更加严重,严重影响侗族大歌的传承以及发展。
2.2现代人们审美情趣发生变化
以往的侗族人民,生活较为规律,生活文化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唱歌以及跳舞来自娱自乐,这样的环境与条件为侗族大歌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传播媒介越来越多,现代文化对侗族大歌文化造成严重冲击,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新颖的生活观念与方式促使侗族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发展了巨大改变,严重影响侗族大歌的有效传承发展。
2.3市场经济的冲击
在国家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侗族村寨当中的村民也踊跃奔现城市,以追求更高的薪水和更富裕的生活。这种人员流动促使侗族人民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现代生产劳动当中,这些城市中的侗族人民脱离了原始创作环境,不再热衷唱歌与创作,侗族大歌文化主体越来越少,导致侗族大歌传承出现断裂,严重影响侗族大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4现代音乐的打击
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融合,促使多元化社会形态融入到侗族文化当中,侗族大歌不仅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打击,非常不利于侗族大歌的有效传承以及发展。在互联网快速发展当中,人们接触到的音乐文化更加多样化与现代化,侗族地区的青少年越来越喜欢现代音乐歌曲,甚至对侗族大歌传承存在一定排斥心理。现代流行音乐对侗族青年自身审美观念造成严重侵蚀,直接影响着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
3.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3.1在学校教育当中融入侗族大歌
目前在学校教育当中,更多倾向于西方音乐,却忽视了传统音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新时代环境下,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不仅要积极学习现代化音乐形式,更要加强对我国传统音乐形式加强继承,为了进一步推进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可以在学校教育当中融入侗族大歌,在音乐教学当中通过侗族大歌的教授实现素质教育,不仅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更促使学生积极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3]。比如在侗族地区的中小学课堂教育当中,可以进行侗语、汉语以及英语三语教学,进一步夯实我国侗族文化基础,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中小学教育成为侗族文化以及风情的聚集地。在对侗族大歌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以人本理念加强学生培养,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特长班,促使学校建设的更具民族特色。
3.2实现生态文化圈的全面建设
为了有效的实现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需要积极建设生态文化圈。侗族大歌研究领域要积极对侗族大歌进行充分收集,并在社会范围内加强传播,促使更多人对侗族大歌实现了解。政府文化部门需要采取必要手段对侗族大歌加强保护,比如在二月二、三月三、六月六和侗年等具有特殊含义的日子里,积极组织并看展侗族大歌相关民俗活动,为侗族大歌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4]。同时,要加强侗族地区和其它区域民族之间的交流,并在交流当中广泛传播侗族大歌,促使喜欢少数民族歌曲的人们能够积极了解并掌握侗族大歌唱法,促使侗族大歌能够扩大影响力。侗族地区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的培养,促使青少年在充分了解侗族大歌文化基础上,积极传承侗族大歌这一重要民族音乐文化。政府文化部门要积极鼓励社会层面成立侗族大歌培训班,对侗族大歌演唱技巧与唱法进行全面传授,并积极培养侗族歌手,结合民族特点加强侗族大歌相关作品的继续创作,实现侗族大歌的进一步发展。
3.3积极开发旅游资源
在进一步开发侗族地区旅游资源过程中,可以积极将侗族大歌这一重要历史文化进行展示与体现,促使游客能够更加真实的体验侗族大歌的魅力,同时还可推动侗族地区经济发展。侗族大歌要积极调整自身运作模式,积极开发侗族大歌相关的旅游文化产品,将侗族人文风光和自然风光深入融合在一起。在旅游发展当中,积极将侗族大歌制作城宣传画册以及影碟形式,为旅客呈现更加全面的侗族文化。在侗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侗族青年也更愿意留在家乡,积极通过侗族大歌的演出与创作,保护并传承侗族大歌。
3.4利用电视媒体加大侗族大歌文化传播
侗族大歌要实现有效传承与发展,有必要加强宣传。在传播侗族大歌过程中,电视媒体是重要的途径与形式,在各种电视纪录片、综艺节目以及民族声乐选秀节目等电视节目当中,可以积极展示侗族大歌,并配合介绍侗族地区的相关生态景观、人文环境以及地理因素等。在电视媒体传播过程中,可以更加全面的对侗族大歌相关音乐以及人文加以记录,通过实地拍摄对侗族大歌这一重要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文字与图像、视频等形式的记录,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重要真实资料。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形式,对侗族大歌相关文化生态面积实现进一步开拓,促使更多人了解侗族大歌,这将赋予侗族人民更强烈的自豪感,并更加积极的为传播侗族大歌做出努力,推动侗族大歌的发展。
3.5通过新媒体加强侗族大歌宣传
新媒体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侗族大歌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对音乐内容进行革新,并创新侗族大歌的传播材料,以侗族文化内在意义为中心,通过新时代视角看到侗族大歌,利用全新的传播方式对侗族大歌进行传承与发展,积极传播侗族大歌的文化底蕴,促使侗族文化更具信服力与感染力[5]。网络媒体具有强大的力量,侗族大歌可以充分结合现实传播和网络传播两种途径,在网络当中实现侗族大歌内容以及形式的宣传,在全新信息媒介下促使音乐爱好者更加真切的体验侗族大歌。侗族大歌以网络形式进行传播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网友接受程度,通过视频、文字以及图片等多种传播途径来满足现代网民对音乐的欣赏需求。以新媒体拓宽侗族大歌传播途径过程中,除了建设侗族大歌网站,还可以积极利用论坛、脸书、微信以及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进行侗族大歌的传播,在微信、QQ以及贴吧等软件当中开展侗族大歌相关线上活动,促使网民在相关平台当中积极交流心得、体验,实现侗族大歌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4.结束语
侗族大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属于优秀的历史艺术文化,有必要加强传承与发展。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统文化传承造成重大打击,严重影响着侗族大歌实际生存环境,需要积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维护。在新时期要有效保护侗族大歌,就要深入分析侗族大歌面临的发展困境,针对性的采取必要措施加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政雅. 侗族大歌的文化价值研究——以天柱县侗族大歌为例[J]. 北方文学(下旬), 2017(6):103-103.
[2]邹建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三江侗族大歌的传承发展探究[J]. 大众科技, 2017, 17(12):115-117.
[3]伍蜜娜. 通道侗族大歌艺术特点及文化传承的探索[J]. 当代音乐, 2017(4):37-39.
[4]薛英华, 杨传红, 任芳. 人类学视域下侗族大歌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18(1):65-65.
论文作者:杨世英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侗族论文; 文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音乐论文; 形式论文; 地区论文; 媒体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