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论文_孙丽娜

关于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论文_孙丽娜

孙丽娜 四川省旺苍县佰章小学 628200

摘要:在我国的小学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小学的时候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对学生长达以后的成才做人都有重要的影响,小学生社作为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对学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传递道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德育;渗透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12-088-01

德育教育是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教育引导,属于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在小学时候心智还不是很成熟,这个时期对其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们塑造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基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要联系起学生的日常生活,以此来使学校的德育教育效率得以提升。

一、对小学德育教育时效性的策略研究

德育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点之一,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贯彻执行,逐渐被提高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小学生现在正处在成长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虽然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但是他们能够对新鲜的事物有效的接受,所以,就必要在这一时期对他们的人格进行塑造,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以学生为教育主体

在小学进行德育教育,老师要树立以学生中心的观念,让学生不拘泥于形式去积极的探索,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养成专属于自己的品质结构,我们可以以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来举例子,以此来激励学生,进而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将德育教育与各个学科相结合

在学生的学习教育中,德智体美使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会依存的,而不会彼此分离的,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充分结合各个学科的自身特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把课文中所包含的德育信息充分的挖掘出来,在进行传授知识的时候把德育教育与知识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来向学生传递。使教学工作更加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除此以外,老师在学生面前也要以身作则,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品质,言行举止要注意影响,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德育教育的时效性进一步的到加强。

二、依托校园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所以学校气氛如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学校要努力的成为学生除了家庭之外的第二个精神港湾,所以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利用充分,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来促使德育教育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一)开展班级文化活动

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顺应新课改的趋势,还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比如定期的各个班级的优秀黑板报进行评比,对胜出的班级给予集体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自己班的同学齐心协力,还能让各个班级之间充满竞争力,激发学生们的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丰富校园内以及班级的文化墙

为了更够最大限度让学校发挥自己教书育人的作用,弘扬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学校要加大力度进行国学教育,利用国学教育的感染力来引领学生的德育教育,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墙上和走廊的墙上粘贴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古诗词,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校的书香气氛得以提升,还能激励学生不甘于落后,积极地进取[3]。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每个学期的末端进行学期的小结,对一些在这个学期中表现优异的班级和学生进行通报奖励,另外开设多种渠道,如信箱和报刊专栏,通过他们来发布一些重大的消息,例如校园运动会的开展等等。

三、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班级就像是涓涓细流汇成的江海,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在班主任的管理中,不宜顾此失彼,更加不能偏颇的关注优等生或者调皮的学生,任何一名学生,即使班主任还未曾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在平凡的状态中,依然要进行平等的对待,班主任应均分爱,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公平的坐在一起学习,在校园这座象牙塔内不受外界的纷纷扰扰,自在的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才。这就要考虑到不同背景下的学生成长环境,学生有着各自的家庭与交友范围,在德育的教育中,过于统一化、集中化的老生常谈,学生容易感到腻烦,使得德育工作难以有序的开展,班主任应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从根本因素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人文关怀,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喜爱。

四、重视思想问题的防治

小学生在犯错或者出现错误的想法瞬间,并非有着恶劣的种子萌芽,也有可能是学生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某些言行带来的严重后果,甚至对这些新奇的表现,不同往常的语言沟通方式感到好奇,小學生的思维正处于认知的模糊阶段,班主任应及时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或者在看到其他班级学生犯错的同时,进行有关案例的叙述,迁移问题到学生的自身,引发学生的联想与感悟。

五、展开品行引导的时间活动

除了触发学生的心灵感悟外,班主任可通过活动,构建班级的凝聚力,在活动中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突显自我的优势,为品德修养的塑造提供契机。例如:在“雷锋日”展开学习雷锋的活动,通过做一件小事,来帮助别人,并在当天的感悟写在日记里,也可以找寻时间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比如有的学生找不到帮助别人的渠道,就在家中帮助妈妈洗脚,通过感恩来代替善行,再比如有的学生帮助教师擦黑板、有的学生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有的学生帮助其他人分析难题,教师从两个层面来询问学生的感受,被接受帮助学生都觉得有人帮助,自己的事情能够又快又好的做完,帮助别人的学生,表示自己虽然在付出,但心理却很满足,得到了很多的赞扬,虽然一些事情并没有告诉别人,但心理还是偷偷的夸赞了自己很多次,心情都变好了,教师此时告诫学生“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既然帮助别人能够使自己也快乐,那么何乐而不为呢?同时也鞭策学生要量力而行,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帮助别人,不要逞能,学生都欣然接受。

结束语

班主任不仅要成为班级的管理者,同时要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指明灯,学生倾诉心事的知心朋友,学生遇到疑惑的答疑智者,班主任的责任重大,要不断创新提高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崔桂芹.简述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22).

[2]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2015(23).

论文作者:孙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论文_孙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