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县刘营总校孙晓敏
预习,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学科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思维方法和技能。
数学预习指导
那么,如何建构小学数学的预习指导呢?
1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必要性.课前预习可以发展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的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老师上课上什么内容,自己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比起漫无目的地去听课,效果明显会增加。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书本上要新授的内容基本熟悉,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速度。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可直接以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使教师在保证课堂教学基础上,多剩余一些时间,多做一些题,增强做题的熟练程度,拓展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再学习后面的知识,感觉难度很大而逐渐失去兴趣。要求课前预习以后,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初步掌握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会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提问,对学习与自己便有了信心。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是学生课前自学、思考的过程,通过预习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思维能力。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预习只能以课本为准,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更好地接受拓展开来的知识,课前进行相应的预习,对教师要讲解的新知识有些印象,在听课过程中轻松些,可以跟上教师讲解的思路,抓住重点,可以重点听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没有弄清楚的问题,自己有其他的问题或想法也会跟着老师的讲解而进行思考,从而接纳教材,轻松学会本节课知识内容。
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已成为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也不容忽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去掌握一定的知识,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事事要靠别人,自己也行!这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有一定的作用。
2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指导方法审题法。就是从审清题意入手,去掌握学习的内容和重点。如预习《统计》,可以先让学生思考,统计中有哪些项目?
什么是图表的重点、难点,为什么?各数据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这样使他们在自读时就有了正确的思维定向,一开始就能抓住重点,不至于错误地领会学习的内容,并能领会审清图表的作用。
拈词法。顾名思义就是对题目里的关键词语进行推敲、咀嚼。如:“王大爷今年收获了2 吨苹果,其中一半以上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其余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如果分等级出售,一级苹果每千克为2.4 元,二级苹果每千克为1.6 元;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每千克为1.8 千克。怎样出售比较合适?”其中“一半以上”和“其余”这两个关键词揭示了题目的主旨,是全题的核心点。拈住了这两个词,就是抓住了这道题目的关键。
预习时,要求学生紧紧抓住这两个词,摸清题目的意图。
图解法。即以画图的方式对题目内容做比较直观的演示,以解剖其纵横联系,突出事理的本质。如“一根6 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入水池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1.6 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2 米,池水深多少?”这一题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搞清楚事物和环境是怎样联系的。教师可用教学生画示意图的方法,形象直观地把题意展示出来,再让学生按图索骥,寻求解题出路。这样,对于抽象思维尚不发达、长于形象思维的小学生来说,最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从形象的感知中理解题意,弄清事物和环境的联系,学习解题的方法。
类比法。即把同类型题目或一组同类题型拿来做类比分析,使学生的视野跳出一道题目的范围,在类比分析中举一反三,获得对某方面知识的规律性认识,培养自学能力。例如“10 元钱可以买5 千克橘子,1 元钱可以买几千克橘子?买1 千克橘子需要多少钱?”可以想到“100 千克花生可以榨油40 千克,照这样计算,1 千克花生可以榨油多少千克?榨1 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花生?”……指导预习时,就可以采用类比法,以一题带一组。先以一题为例,揭示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规律性知识,让学生通过类比分析,找到共同点,然后依照第一题的学习方法,无师自通。
实验法。即对常识性的题目,辅以必要的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演示弄懂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为深入理解题目打下基础。例如“用1 克、3 克、9 克三个砝码(砝码只能放在一个秤盘上),可以称出几种不同重量的物体?如果砝码可以任意放,那么用1 克、3 克、9 克三个砝码可以称出几种不同重量的物体?”关于天平的知识,预习作业就可以采取布置学生使用天平的实验方法,通过使用天平,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采取恰当的措施,放砝码。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论文作者:孙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学生论文; 课前论文; 知识论文; 题目论文; 砝码论文; 教师论文; 方法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