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
1电力系统里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配电网系统的管理过于混乱
因为我国的电力需求市场较大,因此希望在市场中发展的大小企业类型也逐渐丰富起来,加之不同的企业对于电力信息资源需求不同,整合难度较大,甚至即使在同一个企业内部,相应部门之间电力信息上能够实现共享的部分都十分有限,这也致使企业内部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时效上的滞后性,信息不流通,终将导致整体的电力系统配网管理工作出现混乱,加大企业管理上的负担,不利于企业持久的发展。
管理上的混乱也容易导致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公共的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给企业带来效益上的伤害,也对社会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冲击。因此,做好配电网的管理工作,其实是为企业自身负责,也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和谐的发展贡献力量。
1.2 新技术应用较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电能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对电网进行了大量的改建,电网在结构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这些改建工程大部分都投入到了输电网络上,相对于配电网,国家所投入的资金比较少。因此,导致配电网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部分基层供电的企业当中,电网落后的状况更加严重,与经济发展脱节严重,配电网基本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更加不能满足客户对电能的可靠性以及质量的要求,并且这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长期以来国家对配电网的投资严重不足,导致无法对配电网进行全面改造,这就造成了各种新技术和新设备无法充分应用的现象,并且还导致配电网的布局不够科学合理。
1.3管理机制问题
电力系统的配网自动化技术不只是使用在电力系统的自身的运输上,还高效的给用电客户创造很多优质的服务。在电力系统的工作和销售等两个方面协调关系使得配网自动化技术产生一些机制上的运营问题,在其自身进行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对用电客户自身的需求有所忽视,其自身也比较形式化,使得当前的自动化技术不够成熟,同时其自身的管理体系也并不健全等问题产生,令電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不能够达到当前电力技术发展的新标准要求。
2 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
2.1软件可维护性的提升
国民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电力需求随之不断提升,使配电路呈现较大负荷变化特点,并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系统中配网维护难度。对此,配网自动化的建设过程,需要在拥有较强可维护性的基础上进行,以此保证技术软件的选择更加合理。通常情况下,在对配网自动化的技术软件进行选择时,确保其具有可维护性特点,除了可以促进维护工作有序进行,还能够延长系统整体寿命。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当进行日常经营时,需要对此项技术设备予以定期检查,并做好相关维护工作,加强当前配网自动化技术相关研究,保证先进设备得到有效运用,进而提升整体功能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实现检测技术的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线路的故障问题,因为一旦出现了大面积的故障,将直接中断电力系统的输电工作,给人名群众的工作、生活都将带去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而在电力系统中,短路故障与单相接地故障也是发生概率较大的电力故障,因此,如果电力系统拥有自动检测故障的技术,那么将大大减少出现故障的频率,也将从根本上保障输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在针对短路故障问题上,电力企业应该借助于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实现远程的监管与遥控,实时的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记录与上传,让配网自动化的主机系统进行自主的分析判断,及时的发现故障发生点,与故障区域,并就对应区域问题进行合理的故障解决措施提供。
2.3 完善电力系统的配网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用电用户在使用电能的过程中也期望能够得到更优质的用户体验,从而提高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用电需求。而要提高整个电力系统供电质量,就必须完善电力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在电力系统中充分地应用配网自动化技术有利于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也有利于提高用户用电体验的质量。而电力系统中结合其他相关的技术,通过安装计量装置还能实时地监控配网的运行状况,同时完善配网的相关工作,提高电网运行的时效性和安全性,从而建立完善的配网系统。
3 配网自动化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3.1配电系统管理集中化
传统的配网分销体制下,用户相对比较分散。系统也被强制性地分割为多个不同的岛屿。各个岛屿有些相同,却有完全不同的标准。同时,通信系统没有办法完全共享,而选择集中化管理,这就提升了配电系统自身的完整性。依赖于通信网络,对控制中心、配电系统予以共用。譬如说:利用接口,可以将SCA-DA系统依次地和分销网络或是控制中心进行对接,可以建立多元化的系统。借助用户购买的软件以及手中的硬件资源,可以对制造商推出的产品进行共享,建立可靠的集成系统。
3.2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规划
要想促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必须确定一种稳定且实用的体系结构。一般配电系统网架结构复杂,分布范围广,属于特大型配电系统,所以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必须接入大量配网终端。供电局可以按照“统一平台,分散应用”的建设思路选择两层体系结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支撑配网自动化系统结构。该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中心数据库负责集中管理配网采集终端的数据,在管辖权限范围内,下属各供电区域子站能够远程访问数据,以加强各个供电区域配电网的监控和维护。
3.3 配电网络信息集成化
信息集成,有望成为配网自动化的主流趋向。将来,分销网络也不能忽略信息化在电力系统中功能和价值,注重在本区域已有的信息配电网络。配电网络系统应当建立起信息实时搜索机制,兼容国际电工等比较规范的公共信息模型,引入智能配电系统,为二级网络安全建立合理的解决方案,推动自动化系统的健康运转。基于科技的创新,可以让市场供需保持相对地平衡,确保合格的电能质量。
4 结语
将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发电厂电力系统中,能够提高系统工作的整体效率,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人民及社会发展。为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研究,根据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优化和完善,使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熊小伏.电气设备主动保护与控制概念及功能架构[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02):1-10.
[2]谭艳艳,孙晓磊,骑高峰,等.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J].电力建设,2015,21(9):12~15.
[3]吕儒生,蔡青,韩永才. 浅谈配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电运行管理[J]. 数字通信世界,2018(09):251.
论文作者:宋佳 吴秀红 陈怡然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配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