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调查中财务审计的创新与模式构建_银行授信论文

信贷调查中财务审核的创新与模型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贷论文,模型论文,财务论文,调查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融服务机构在提供各类授信业务前,首先应面临着对将形成债务的各类企业、单位报送的财务报表其真伪性进行鉴审与分析的问题。那么如何甄别真伪?如何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和账证来分析其偿债能力和经营效果?这是授信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

一、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伪鉴审与勾稽关系审核

一般而言第一步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形式审核。包括:资产负债表横向(连续近三年)勾稽关系审核;对现金流量表内部的勾稽关系审核;以及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对应项目的勾稽关系审核。这一步强调报表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应。

第二步是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逻辑审核。即对资产负债表重点项目实地审核,一般包括实收资本真实性及非抽逃性审查、应收账款的账龄及明细审查、存货的真实性及非滞销性审查、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及非高估性审查、净资产的真实有效性审查等。要求审计人员现场查证核实后,分析判断对应作出结论。一般可以对比网上税务报表分析,要求企业提供其识别号和密码,登录查看或打印报表对比分析。特别要针对各期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对比网上报税表的营业收入项目进行分析复核,得出偏离率值;设企业财务报表经营收入项目为A,网上报税表经营收入项目为B,则偏离率公式为:α=(A-B)/A。

第三步随机间隔抽查企业本年度内部产成品出库单、经营销售单据和流水账等。依据每天单证汇总数推断全月,再匡算本年(申请授信月上季度末)的累计经营收入额C元。一般根据销售淡旺季规律等均衡判断确定、实施抽查月份;最终抽查匡算得出当年累计经营收入额C元。具体方法如下:假设抽查了2011年3月4日单据汇总数为3 500元,8日单据汇总数为4 000元,27日单据汇总数为3 800元;则当月为(3 500+4 000+3 800)/3天×31天=116 766元。又假设抽查的5月份为146 000元,6月份为150 000元,8月份为156 000元。则截至拟授信月(假设为2011年10月份的上月)的全年累计经营收入额匡算为(116 766+146 000+150 000+156 000)/4个月×9个月=128万元。然后与企业提供的报表数进行对比分析,如上所述方法再求其出偏离率β。

二、对企业财务报表重点项目的分析与审查

1.关注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几个重点项目:

A.货币资金项目=库存现金账户余额+银行存款账户余额+其他货币资金账户余额。要求必须提供报告日各账户各类存款的“银行对账单复印件”加计汇总并相核对。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申签的银行承兑汇票、进口信用证的保证金未记入“其他货币资金”账户;尤其进口信用证作为“表外业务”(银行术语)可能是或有负债构成潜在风险。另一方面能够真正掌握企业在各类银行的开户情况,便于进行有效控制。

B.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项目:注意大额度或大额单笔超过半年期以上的,是否是挪用资金或抽逃注册资金(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应要求审核人员针对企业的明细账簿进行调查分析,避免出现信用风险。

C.应收账款项目=应收账款账户余额+预收账款账户(借方)余额。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即(期初额+期末额)/2)。一般中小企业不区分现销收入和赊销收入,所以对理论公式应加以经验分析。一般赊销比重占累计总收入的比重25%以下是正常的(经验值)。换句话说:一般工商企业间货物结算惯例都是一个季度结算一次,平均年结算四次,平时正常供货签收。而季度内季初、季末或季中某一时点的赊销比重,即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占经营收入比重在12.5%左右(25%÷2≈13%)是正常的(注:笔者已经过数十家案例进行了论证)。但对单笔大额的2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审核人员应调查列示;银行等金融单位在授信额度上应缩小剔除此风险额度因素,避免因第三债务人的破产而导致经营链条中断,信用出现崩盘。

D.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项目,应要求审核人员就融资借款期限、到期日、借款额度等予以调查分析并说明。

E.其他对于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待摊费用等项目,是一个资产与负债自行调节的动态平衡仪;只要抓住本文所述相关的主线索就可以了。因为市场经济的法则、游戏规则、法律手段、生产关系、人际约束等自然而然地就能调整、制约、控制企业的行为,我们不必过于杞人忧天。

2.对流动比率指标分析判断的新观念:所谓流动比率就是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值。一般理论上都是以工业企业为例定义流动比率为2,或者说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00%为宜。但是工业、商业、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交通运输、服务型企业等各不完全相同,不能简单定义为2∶1就好。例如列入长期借款的负债,却增加了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存货等),这时该怎样评价?实际这时的流动比率指标已经丧失了客观性基础。所以应该是:(流动资产-期初运营资金)/流动负债>1就行。这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的资金处于增量状态,处于正常的经营周转和价值增值空间范围内。而某一时点静态的速动比率、付现比率指标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3.对营运资金周转、增量与盈利关联的分析:营运资金等于流动资产总额减去流动负债总额,是企业用于经营周转使用的自有资金。一般通过计算分析,可以确定其企业经营周转、资金增量及盈利水平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4.对无形资产项目应高度关注:尤其对商业、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交通运输、服务型企业等是专利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还是商标权?应着重分析判断:是否无形资产的评估虚拟或虚增;无形资产投资时其中专利权或专有技术入股,是否占注册资金的20%以内等。一般应检查并要求提供无形资产的“发票或评估报告复印件”,避免企业虚增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最后,对“其他长期资产、其他长期负债”等特殊项目应要求审核人员就其内容、实质,真实性予以调查分析并说明。

5.怎样判断经营收入和利润的真实性。企业的经营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一般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审查:

(1)实地账证抽查审计法:要求调查人员根据其企业的销售收入明细账记录,间隔随机抽查若干笔记录;逆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如果抽查的单笔业务其账簿记录→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发票、出库单、支付单据等)能够一一对应;通过抽查就能推断总体的特征,是否真实合理。一般能做假报表,但难做假账簿;尤其是原始凭证都造假更难。

(2)税收逆推核查法:第一,对于房地产、建筑安装、运输、服务型企业等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可以根据其税率进行分析测算;如全年累计经营收入×税率=应交营业税额N元。然后将N额与企业“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明细账户的累计贷方发生额核对(应提供该账页复印件);二者应大体一致,并由稽核人员报告说明。

第二,对于工业、商业小规模纳税人即固定征收缴纳6%或4%增值税的企业,其测算为:全年累计销售收入×税率=应交增值税额N元。然后将N额与企业“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累计贷方发生额核对(应提供该账页复印件);二者应大体一致,并由稽核人员报告说明。

第三,对于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其测算为:(全年累计销售收入-期末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额)×17%=应交增值税额N元。然后将N额与企业“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累计贷方发生额核对(应提供该账页复印件);二者应大体一致,并由稽核人员报告说明。

第四,对于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其测算为:(全年累计销售收入-全年“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工程物资”等账户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合计-当年新增设备等固定资产借方累计发生额)×17%=应交增值税额N元。然后将N额与企业“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明细账户的累计贷方发生额核对(应提供该账页复印件);二者应大体一致,并由稽核人员报告说明。如果经营收入真实,我们分析现金流就有实际意义了!

最后,对相关利润指标的分析:我们知道利润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一般上市公司喜欢粉饰调增利润,通过延期减少摊销和折旧额,当期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等手段;增加利润或股利额,使股票市值飙升,然后套圈后续资金,达到战略性融资扩张目标。而其他企业则趋向调低利润,通过上述相反手段实现。因为所得税税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企业的利益价值趋向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对账面微利或相关的盈利能力指标我们应该持以客观宽容的审视态度;因为市场法则会自动调整企业的资源配置和寻利行为,一般没有哪个群体因为亏本或持续亏本而去经营。

当然,对于某些中小企业流转税实行定额包税方式而存在的体外循环的表外收入业务(银行术语),作为其重要的“第一还款来源”应予以默认。因为这个收入实现就是净利润,它的成本实质已经纳入账表体系内抵减了。

三、企业经营(偿债)能力的分析、评价与度量

1.对企业盈利偿债能力的评价测试:主要考核近三年的以下几个筛选优化出的重要指标、发展势态以及评价值。

A.经营收入走势:呈现连续增长式、双峰波浪式、双谷波浪式、连续下降式四种势态;并赋予不同的考评分值,进行量化分析,上升趋势为好(注:当年经营收入总额可按报表日的累计经营收入额/报表月份×12个月估算得)。

B.净利润走势:分析、评价方法同上。

C.折旧、摊销前利润走势:所谓折旧、摊销前利润=净利润+折旧额+各类摊销额;而本年度的折旧、摊销前利润可按报表日测算的累计折旧、摊销前利润额/报表月份×12个月估算得出;其评价分析方法同上。

D.毛利率指标的评价度量:首先计算出前年a、去年b、当年c的毛利率值,然后计算得出三年平均值(a+b+c)/3;最后通过三年平均率予以评价度量。一般毛利率≥10%时为优、介于7%~10%时为良好、介于3%~7%时为中级、毛利率≤3%时为差,通过计算分析予以量化评价。

2.企业经营能力的评价测试:

A.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占经营收入比势态分析:呈现连续下降式、双谷波浪式、双峰波浪式、连续增长式四种势态;并赋予不同的考评分值,进行量化分析,下降趋势为好。

B.当年报表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占当年累计经营收入比重:该指标≤13%时为正常,该指标>13%时为非正常;并赋予不同的考评分值,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

C.运营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走势:呈现连续增长式、双峰波浪式、双谷波浪式、连续下降式四种势态;并赋予不同的考评分值,进行量化分析,上升趋势为好。

D.本年报表日资产负债率指标测试值:一般资产负债率指标≤50%时为优、介于50%~60%时为良好、介于60%~70%时为中级、资产负债率指标≥70%时为差,通过计算分析予以量化评价。

E.本年报表日(总负债+拟新增授信敞口额度)与所有者权益即净资产比率测试:该指标比率值≤1时为正常值,该指标比率值>1时为非正常值;并赋予不同的考评分值,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

F.本年报表日(银行债务余额+拟新增授信敞口额度)与三年平均折旧摊销前利润比率测试:一般该指标≤1时为优、介于1~1.5时为良好、介于1.6~2时为中级、该指标≥2时为差,通过计算分析我们予以量化评价。这里所谓的本年银行债务余额,即企业提供的本年报表日的[长期借款余额+短期借款余额+应付票据敞口余额+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余额]合计数。

四、第一还款来源的评价与度量

第一还款来源的评价与度量是目前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授信中比较难以精确测定的问题。笔者经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论证,并经过大量的授信项目案例测试;推导出以下公式供同仁借鉴。这里的第一还款来源即“增量资金”值在上述折旧、摊销前利润的基础上,又考虑了新增授信额度对经营收入和利润的拉动因素;同时对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其存在的偏离率又进行了合理的偏离修正抵减,使指标体系运算结果更趋近实际。其公式如下:

增量资金预测评估值=(三年平均折旧、摊销前利润+拟授信流动资金额度数×三年平均毛利率)×拟授信年数×(1-偏离率α或β)=X1元。

其次,依据不同的拟授信用途可以对X1值进行修正,其公式及修正系数如下:

授信用途对预测评估增量资金的最后修正值=X1×(1+X1×修正系数)=最终修正值X2

最后,考察预测评估值X2元与(拟授信敞口额度+授信期内将到期的银行债务额)比值;一般该指标≥100%时为正常级、介于80%~100%时为关注级、介于70%~80%时为次级、介于50%~70%时为可疑级、该指标50%≤时为可能损失级。这样,就能真正从授信项目源头上进行计算分析、予以量化评价,切实做到授信风险控制的关口前移或前置。

综上所述,金融服务机构在提供各类授信业务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通过以上所述方法判别报表的真伪,一般是通过报表进行形式上的逻辑勾稽关系分析判断;然后审查人员进行实地的实质性检查予以甄别。第二,通过审查复核的会审、提问、讨论等,对重大事项、例外问题和疑虑环节的关注、分析与判断;完成对财务报表的复核及偏离率确认。第三,量化分析筛选优化的重要财务指标,侧重资金流和增量资金分析;取消一些脱离实际、重复性、自我欣赏型的财务考核指标。量化营运资金、流动比率、经营收入、资金增量及修正值等分析,抓住第一还款来源保证的主线。同时,对于保证(或第三人担保)、抵押、质押等第二道防风险冲击波堤坝,应继续构筑;强化风险控制的补充措施。

本文系作者《信用担保理论与应用研究》博士论文阶段性共同成果。

标签:;  ;  ;  ;  ;  ;  ;  ;  ;  ;  ;  

信用调查中财务审计的创新与模式构建_银行授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