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视域下的茶功能演变路径研究论文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视域下的茶功能演变路径研究

张玥娟 徐庆江

摘要: 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剖析茶在各个时期内功能的演变,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茶作为一种媒介对人类历史发展历程所起到的作用,更清晰地理解这种商品的现代化功能和茶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茶叶功能;需求演变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需求层次论。 它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是解释人格和人类动机的重要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建设等多个方面。 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s)、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马斯洛运用需要层次图描述了人的需求层次(见图1)。

图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

(图片来源:刘烨《马斯洛的人本哲学》,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年)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认为,假如一个人同时 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等需求的情况下,通常对食物的需求欲望是最强烈的,其他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此时人的意识几乎全被饥饿所占据,所有能量都被用来获取食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其他什么都已经感觉不到重要了。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更社会化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1](P12)。马斯洛认为,随着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人的需要和价值观会发生变化,从注重物质需要转变为注重精神需要。在人类的发展中进程中只有较低级的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之后,较高层级的需要才会充分出现[2](P287-290)。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原理来研究茶文化发展历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种商品的现代化功能和茶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域下的茶功能演变路径

(一)茶的安全需求功能阶段

按照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对茶的需求应该从生理需求开始,但茶却是首先满足了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这源于茶最开始被人类发现和利用的是其药用功效。茶叶的安全需求可以追溯到我国的远古时代,相传人类的祖先神农氏是中国农业和药业的始祖。 关于神农对中国药业做出的贡献,我们可以在许多古籍中看到记载,如《神农本草经》《史记·三皇本记》《淮南子·修武训》《本草衍义》等书中都记载了“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历史传说,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茶叶解毒的功效早在远古时代就被人类认知了。起初,人们仅把茶叶当作一种药材,从野生茶树上采下鲜叶,直接煮成羹汤品饮,也许正是发现了茶叶的神奇药效,我国古代人民就开启了人工种茶的历史。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的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发现了山茶属茶种植物的6000年前人工种植茶树的遗存,这是我国历史上发现的最早人工种茶的遗迹(见图2、图3)。在东汉的《神农食经》里有“苦茶久服,令人悦志”的记载[3](P80-87)。唐朝的陆羽在《茶经》卷上第一章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这部1200多年前的世界上第一部权威性茶叶著作将“茶的药用效用”描述得淋漓尽致。

2.2.4 耕地地力及其特征分析 利用SPSS、MapGIS等软件对耕地地力等级的面积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空间叠加、属性检索等方法分析了各等级的属性特征、利用特征和养分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影响耕地地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对各等级限制因素状况进行了分析。

图2 余姚田螺山遗址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考古中国,2015.11)

图3 浅土坑中的茶树根

(图片来源: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5/07/01/
020719070.shtml)

(二)茶的生理需求功能阶段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自古以来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人类最初是生嚼茶叶鲜叶,至春秋时代,已将茶生煮羹饮,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吃茶的目的主要是增加营养, 其次才是作为解毒的药品。《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尔雅》中,“苦荼”一词的注释为:“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人们饭桌上补充营养的菜食,后因不能在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都能吃到鲜嫩的茶树叶子,促使人们发明了各种制茶的方法来保存鲜嫩的茶树叶子, 以达到各个季节都可以食用的目的。于是,人们逐渐地养成了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而服用的开端。喝茶对于北方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来说则是一种生理需求,如蒙古族的咸奶茶、藏族的酥油茶等(见图4、图5)。这些少数民族因为长期以牛羊肉和奶制品等不易消化之物为主食, 喝茶既可以达到消食解腻的目的,又可以从茶叶中补充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营养成分,同时,这种水煮的饮茶方式还可以消炎杀菌,减少肠道及血液寄生虫感染[4](P56-57)。如今,茶的生理需求已经被弱化了,究其原因,是由于现代化农业和交通等科技发展的进步,人们的食物营养来源丰富,茶叶中所含的人类必须的营养物质已经可以被很多其他食物所替代。

图4 蒙古族咸奶茶

(图片来源:http://www.visualchina.com)

图5 藏族酥油茶

(图片来源:http://www.visualchina.com)

(三)茶的社会需求功能阶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用这一思想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意义重大而深远。党校讲坛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阵地,讲授者有责任、有必要、也需要有能力宣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各级党员干部成为这一思想的坚定信奉者、坚决践行者。要想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相关课程、提高党校教学培训效果,首要任务是要把握好政治性,在提高政治性的前提下提高授课的针对性。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在生煮羹饮茶叶之后,茶叶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调味的饮料。此时茶的社会功能初见端倪,以茶祭祀、以茶倡廉、以茶示礼等社会功能开始出现。 我国古代早期就有以饮茶代替饮酒,倡导廉洁的观念,《晋书》曾记载关于“以茶养廉”的故事。唐朝开始,饮茶更是蔚然成风,未加其他佐料的煮饮茶叶的方式(煎茶法)成为主流,使得饮茶方式与以前相比, 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专门烹茶器具的形成和《茶经》等论茶专著的出现,让茶叶成为上至皇室,下至百姓都可以享用的饮料,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5](P55)。人们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6](P23-24)。唐宋时期, 茶已经不仅仅成为一种生理需求的物质,更多的是其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需求了。茶文化发展至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7],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十二个重要方面(见表1):

表1 现代茶的社会功能

(四)茶的尊重需求功能阶段

唐宋时期,茶的尊重需求功能就已经开始突显出来,被后世誉为“茶圣”“茶仙”的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就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茶。”意思是茶的种类,有饼茶,(要饮用饼茶时)用刀砍开,炒,烤干,捣碎,贮存瓶缶中,用时加开水冲灌。在唐代,虽然饮茶之风盛行,但从陆羽的《茶经》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实平常百姓人家喝茶只有粗茶、散茶、末茶,而做工精良的饼茶是给统治阶级和一些权贵及文人雅士享用的。1987年, 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发现了唐代地宫,挖掘出土了一套唐僖宗曾经使用过的茶具,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古代品级最高最完整的茶器[8]。从这套茶器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唐朝的统治阶级已经将茶以及侍茶的活动视为统治阶级高贵身份的象征了。到了宋朝,更出现了专供皇室享用的贡茶“龙团凤饼”。太平兴国三年(978),宋太宗遣使至建安北苑(今福建省建瓯市),监督制造一种皇家专用的茶, 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形的纹饰,被称作“龙凤团茶”。皇帝用的龙凤茶,茶饼表面的花纹用纯金镂刻而成,使之与民间茶有了显著的区别。皇帝如果将龙凤团茶赐给朝臣,在当时是至高无上的荣誉。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今日,其尊重的需求功能逐渐融入到寻常百姓人家。日常生活中,人们以茶待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客来敬茶是是对客人的尊重;用茶来拜师敬师,以显示对于师长的尊重;结婚时,新郎新娘用茶来敬父母,同时,寄托了双方和谐共处、相敬如宾、互相尊重的美好期望;以茶敬佛、以茶祭祀更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尊重仪式。

(五)茶的自我实现需求功能阶段

如今,因为科技的发展进步,茶的安全和生理需要已经弱化,社会功能显著,尊重需求功能突出,而茶的自我实现需求功能也正逐步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当中。自我实现是指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7]。现代生活中, 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也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孕育出一系列的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日本茶道里的“里千家”第十五代掌门人、家元千玄室曾经说过,在他的眼里茶绝不只是用来解渴的,在茶道中,可以找到心灵安住的角落。千玄室曾玩笑道:“如果把手切开,我的血应该不是红色的,而是绿色的。”茶道,已经融入了他的骨血、生命中。茶道,是茶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2016年11月,94岁高龄的千玄室来到中国杭州、广州等地开展演讲、交流和访谈等宣传日本茶道的一系列相关活动,这是体现茶所带给人类的自我实现需求功能的典型案例(见图6)。今天,中国正处于茶文化复兴的大潮中,茶文化、茶业界人士在各个领域都在发挥自身的力量,努力地发展茶的自我实现需求的功能。全国各地相继成立地方茶业协会、茶文化研究会、茶叶学会等组织,开展与茶相关的综合性活动。 全国和地方性的茶艺、茶文化大赛蓬勃发展,如连续举办了三届的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等(见次页图7),给众多研究茶、喜爱茶的业界人士提供了良好发挥自身才能和交流文化的平台。近几年,茶产业与旅游文化的紧密结合,茶山游、茶山行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茶人将茶文化课堂开在茶叶产区,开在茶山之上,也使得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实地考察学习全面理解茶文化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茶文化水平。 正是茶的自我实现需求功能阶段的到来,使得茶文化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高度和层次。

别看我年纪小,但我已经是拥有多次演出经验的“老演员”啦!不过出演歌剧我还是第一次,所以我对整场演出的感觉就是三个词:新奇、兴奋和期待!

图6 94 岁里千家家元千玄室在浙江大学讲解日本茶道

(图片来源:浙江大学王岳飞教授摄影)

图7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师生合影

(图片来源: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能大赛组委会)

三、结语

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剖析茶在各个时期的功能,我们能看到,一部茶叶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从远古的鲜叶咀嚼到现代精湛的制茶工艺, 从简单的药用解毒到现今的保健养生,从满足温饱到茶文化精神传承,茶承载了历史,开创着未来。以茶为媒介,我们可以实现更多的人类精神文明价值和生活追求。

中国茶艺(转引自http://www.puercn.com)

[参考文献]

[1]刘烨.马斯洛的人本哲学[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

[2]范水生.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休闲农业开发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6).

[3]周金龙.中国茶叶与日本茶道[J].九江师专学报,1989,(3).

[4]洪海亮.茶叶武器[J].青年博览,2011,(10).

[5]高峰.茶香绵延五千年[J].贵州茶,2014,(3).

[6]赵娜.基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现代绿茶茶具设计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7]茶文化研究综述资料[EB/OL].http://wenku.baidu.com.

[8]中国茶道的诞生及唐代的煎茶道[EB/OL].http://www.china.com.cn.

Study on the Evolution Path of Tea Fun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Zhang Yuejuan, Xu Qingjiang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evolution of tea’s func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through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this paper obtain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ea as a medium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and a clearer comprehen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function of tea as a commodity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 culture.

Key words: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tea function; needs evolution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2335(2019)02-0022-05

张玥娟,女,硕士,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茶文化、茶艺教学;徐庆江,男,硕士,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

责任编辑:郭玉芳

标签:;  ;  ;  ;  ;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视域下的茶功能演变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