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连庆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砀山县供电公司 安徽省宿州市 235300)
摘要:继电保护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装置与设备的灵敏性、设备产生的故障以及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等方面,对于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实现智能化以及安全稳定性的运行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针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优化与改进,促使我国的继电保护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更加稳定。
关键词:继电保护;电力调控;应用
1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
1.1落实系统控制要求
电力系统的环节不同、层次不同,对应信息控制体系存在差异,需要及时对电能生产环节进行全面测量、调节处理,最大程度的保证用户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从优化系统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需及时进行技术优化。当下国内系统设定模式、形式要求等具有一定要求,智能化体系的设定需要结合具体要求进行分析,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有效性。
1.2优化系统稳定性
电力行业的规模越来愈大,对应运行操作系统日趋复杂化。考虑到大部分企业和用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操作人员和调度人员需要结合体系状况进行对应处理,保证操作的合理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误动作带来的危害。避免突然断电、设备损坏等状况的发生几率。
1.3完善管理结构
电力调控系统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一般对电力调度实际工作而言,系统要求对具体内容影响较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起因较多,包括运营管理能力不足、管理力度薄弱等。系统分析环节中,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对管理体系进行标准化处理,及时进行限制。为了避免工作后续环节出现管理不当的行为,管理体系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优化处理。
2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调控应作用中的常见问题
2.1继电保护装置在应用中的灵敏性问题
在继电保护装置当中灵敏性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电力调控中的优化的过程中,应着重对其灵敏性加以考虑。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系统运行的方式、保护整定值的配合、设备的质量以及保护装置设计的合理性等。
2.2 继电保护装置在应用中的网络信息传递延迟问题
智能化变电站的电力调度与实时监控,需要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借助网络技术进行信号的采集与传递等相关操作,因此,继电保护装置还会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促使继电保护在应用过程中难以发挥实效。一旦在运行的过程中,网络信息在信号的收集与传递环节出现一些问题,那么继电保护的自动化将难以实现,也无法在无人值班的状态下对故障进行自动切除,促使机电保护出现失灵的状况;如果在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传输中断的状况,那么相关调度监控人员对变电站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便难以实现,难以保障电力调控的质量问题。
2.3继电保护装置在应用中的设备问题
电力系统中存在的设备会对继电保护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以电力系统中电压互感器为例,电压互感器对继电保护的各项功能产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电压互感器在系统运行中具有相当高的使用频率,因此,在很多时候继电保护出现的故障都是电压互感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在电压互感器中一旦产生二次回路短路的故障时,产生的短路电流是非常大的,对于装置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有可能会导致电压互感器被烧坏,从而使继电保护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继电保护在电力调控中应用实效的有效措施
3.1加强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
智能化变电站在继电保护功能的应用当中,需要在电力系统在出现一定故障时,对相关的电力线路与设备而进行的一种保护功能,将自适应技术引入到继电保护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其保护的作用。自适应控制技术最早使用在航空领域之中,对于飞行的相关参数具有相当高的调节性。这种自动化调节的保护功能与电力系统在继电保护方面的需求也是完全符合的。在信息技术得到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自适应控制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取得的效果是极为不错的,因此,可以在变电站中加强这种新技术的引进,促使继电保护的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网络化管理方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检测中,选择网络化管理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系统故障问题,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行网络化管理,突出继电保护与故障检测系统主体地位,具体到各个环节,以便于实现继电保护系统和传感器有机整合在一起,将系统运行数据信息传输到电网控制中心,精准、快速的判断故障问题,及时隔离和解决故障。网络化管理,电气设备纵联差动保护优势较为突出,快速判断故障位置和原因,及时做出应对来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3.3 优化运行目标
电力行业中,调控主要内容便是运行目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进行体系和应用方法的改进优化,结合具体状况进行作业。实践经验表明,运行目标的优化管理环节中,电力系统相关作业人员需要结合电力调度运行目标进行连续优化,保证整个设定环节的完整性。对整个管理而言,目标设定施工十分重要,必须及时进行大规模改善处理。针对其中潜在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证为电力调度奠定基础。系统人员需要考虑目标要素、审核内容,以维持电力调度运行体系的安全稳定为基本原则,最大程度的提升电力调度系统的运行效率。
3.4自适应控制法
自适应控制法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强调控制元件具备更强的敏感度,以便于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技术发出预警信号。通过继电保护与故障检测系统,选择敏感度更高的元件,如互感器、继电器和变换器等装置。不同地区的电网情况有所差别,而控制元件需求量较高,所以需要保证控制元件敏感度一致。结合实际情况发挥主元件适应性,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敏感度,保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快速、精准检测电力设备故障问题,确保继电保护灵敏性符合要求。
3.5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建设的智能化
无人坚守的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是需要智能化来实现的,是通过保护装置、监控系统、数据通讯等多方面实现智能一体化来完成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不局限于对故障信号的搜集,还能够通过网络、信息终端等产生的实时信息,来使控制中心能够实现相互传递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将变智能信息化技术积极的引用在变电站的运行当中,加强继电保护装置建设的智能化,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智能化操作系统的建设。
结束语
在人们对于能能需要逐渐提高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供电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我国大多数电力系统都实行了智能化的改进,在智能化的操控技术加入的情况下,促使变电站能够实现无人坚守的工作模式。在智能化技术当中的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使继电保护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使其在电力调控中应用中充分发挥实效,有必要对继电保护智能化变电站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继电保护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艺军.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优化重要性及措施[J].通讯世界,2018(06):147-148.
[2]张旭.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8,35(06):62-63.
[3]高小燕.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优化管理方案初探[J].通讯世界,2018(04):212-213.
[4]王慧玲.继电保护在电力调控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209.
论文作者:朱连庆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9
标签:电力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继电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变电站论文; 故障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