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建筑一般定义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本文主要探究了智能办公建筑的发展背景、特点以及深圳赛西科技大厦工程案例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办公建筑;建筑设计
引言: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达成的产物,是通过对建筑物中的各个结构、设备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指导进行高效、舒适和便利的人性化设计过程。办公楼作为当前建筑中的主要形式,是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各种其他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化建筑产物,其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其质量效果,更要注重其各种美观和设计的需求。
一、智能办公建筑的发展背景
智能办公建筑的形成除了经济、社会、技术及生活需要这些客观因素以外,智能办公楼本身独有的一些特点也加速了其本身的发展。也就是说,现代办公方式不仅仅需要办公建筑的智能化,而且也适应这种智能化的趋势。
信息在现代办公中的重要地位,促使办公建筑必须智能化。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商场,信息往往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它通过调节人流、物流的数量、方向、速度、目标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以使人类劳动避免浪费,从而释放最大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信息交流越通畅,则这种效率越高。因此,现代办公比其他行业更加追求信息流通的高效性。
二、智能办公建筑的特点
智能办公建筑相对普通的办公建筑尤其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第一,舒适性。智能办公楼建筑的出现就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出现的,智能办公楼建筑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将体现科技带来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为此,设计师应该从空调、照明、隔声、绿化、采光以及其他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保证建筑能够达到最佳使用效果。第二,高效性。智能办公楼建筑具有完善的智能系统,能够提高办公业务、通信、决策方面的效率,同时能够节省人力、时间、空间、资源、能源、各种费用以及设备管理方面的消耗,体现出高效性。第三,适应性。智能办公楼建筑能够在已有的环境中对使用功能,环境条件进行改变,以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而对这些设备、机具、网络功能进行调整时不会妨碍原有系统的工作,体现出适应性。第四,安全性。智能办公楼建筑配备有安全的防护系统,除了可以保护生命、财产免受损失,还可以防止室内信息的泄露,有效保护室内信号系统免受干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第五,可靠性。智能办公楼建筑应努力尽早发现系统的故障,尽快排除故障,力求故障的影响和波及面减至最小程度和最小范围。
三、案例分析
1、工程概况
深圳赛西科技大厦工程建筑项目用地面积约0.45万平方米,建筑单体的立面风格为现代风格,主要突出建筑物挺拔的体量特征。柔和的色彩,体现了高雅的建筑品味。整体材质为浅灰色玻璃幕墙及银灰色金属幕墙。总体以竖线条为主,立面层次丰富,错落有致,虚实对比强烈。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48万平方米,地上约4.0万平方米,地下约1.48万平方米。本项目由l栋24层的研发办公楼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发办公大楼主要功能包括办公室、实验室、公共大厅、会议室中心、员工食堂、地下停车场等,负四层局部兼做人防地下工程。研发办公楼地上24层、地下4层;消防高度99.8米,埋深16.2米。为了使办公公共空间更通透,在建筑首层的南、北两处分别设置了主,次办公大厅;核心筒居中布置来划分办公区域;西北角设2台裙楼专用电梯;核心筒设有8部电梯,其中两台为消防电梯;东面设后勤入口,设有2台小型电梯,专供2层的餐厅厨房使用;消防控制中心布置于西北角,直接对室外疏散。资料室、阅览室、档案室和办公室在设置上结合文档书籍和标本等存放问题,在保证自然采光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恒温变频空调和UPS不问断电流的供应,确保存放物品的温度、湿度、室内空气质量都能满足要求。
2、各系统设计
(1)综合布线系统(GCS)。综合布线系统用于计算机网络系统(数据)和电话系统(语音)的布线。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二层拓扑结构,即主配线中心及楼层用户配线间。主配线中心设于八层计算机机房,用户配线间设于各楼层弱电间内。主配线中心与各楼层配线间的主干布线采用八芯室内OM3多模光缆,语音采用50/100对大对数电缆连接;配线间至末端用户的水平布线采用六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或两芯多模光缆。
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用于业主内部信息处理与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专门的路由器及防火墙设备与运营商网络实现外部广域网互连,满足日常办公、资料查询以及和外部沟通的需求:系统通过核心层交换机(带路由功能)与智能化设备监控网络实现内部局域网互连,满足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管理的数据传输需求。
(2)公共广播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与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共用一套设备,平时作为公共广播使用,播放背景音乐或通知;消防等紧急情况时自动转为消防应急广播。本系统仅设计系统的前端部分,末端扬声器按照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并适当增加扬声器数量,提高系统的均匀度。
(3)有线电视系统(CATV)。建筑内的餐厅、值班室、电梯厅、会议室、领导休息室等区域设置有线电视接收点,供用户接收电视节目,同时为电子显示屏系统提供节目源。本系统按照860MHz邻频系统进行设计,全部使用860MHz设备。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及电缆均采用具备双向传输功能的设备。
(4)会议系统。会议系统包括数字会议系统(会场设备控制、表决、显示等)、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中央集成控制和信号处理系统、会议扩声系统等。系统一般由中央控制设备、发言设备、资料分配显示设备和应用软件以及视频会议终端组成。本系统在会议室工程中有所应用。电子显示系统及多媒体信息发布查询系统首层大堂及各电梯厅处设置电子显示屏系统,利用电子显示屏发布通知、播放新闻、电视节目、录像节目、天气预报、广告等各类多媒体信息。
四、结束语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完全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日常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办公楼建筑是高科技的体现,是人的智慧结晶,是建筑设计、信息科技、环境科学等各类理工学科的交叉应用,作为建筑师应该统筹全局,考虑方方面面的需求,进行综合设计,才能保证智能办公楼建筑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使用功能。
参考文献
[1]游秋林.关于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217.
[2]刘伟.浅析智能建筑的建筑设计[J].河南交通科技,2014,01:62-63.
论文作者:谢雨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办公楼论文; 设备论文; 高效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