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保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撰写教案、教学反思、教学质量分析、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等都是一名教师的常规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些常规的工作不再像以往那样,要求我们教师亲笔书写这些材料并上交到有关部门归档检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应用,这些教学常规工作材料已经被电脑打印所代替。然而,很多教师在工作后却不加思索,只要上网搜索,不到几分钟就下载打印出工整完美的材料。如此轻易依赖电脑的成果,使我们很多教师对待教学常规工作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教师们不再去多想自己的工作情况,不再费神反思自己的教学,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诸多问题。
一、教学常规管理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
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想反思总结。随着电脑运用的日常化,很多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想多加反思,学校有关部门要求上交工作计划和总结时,教师们才匆忙在网上搜索,下载一些相关的内容便上交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很多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会有序地落实,不会如何去总结。
2.教学常规检查造成纸张浪费。很多教师在网上下载的一些教学质量分析、工作总结等,内容繁多,自己又懒得结合自己的工作情况修改删减内容,也不认真去编辑,而是直接打印出五六页的甚至上十几页的内容材料。每位教师如果都这样,学校的办公经费又面临着极大的负担。
3.教学常规材料不便领导过目。教师下载的有关常规工作资料,由于文字多、页数多、字体小等原因,使百忙中的领导难以查阅职工的工作情况。即使是教师自己撰写真实的内容,领导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细阅这些文字材料,况且这些材料不是真实的。
4.教学常规资料挤破档案盒。当前,教师上交的存档资料,少有两页,多则上十几页,以每位教师平均有四页材料计算,一所有五十名教师的学校,一个学期下来,这类材料就有200页,不到三年,这档案盒就因此而要爆炸。如果是一所更大的学校,那岂不是把档案盒给挤破了?
5.教学常规资料归档工作难度加大。每一次把材料存档归案,工作人员就得细心地把所有材料装订成册。而过多过厚的材料使装订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归档工作的进度就会大打折扣。
6.教学常规资料表现的内容不真实。由于绝大多数资料都是教师们从网上直接下载,而且还不以自己情况加以修改。资料所表现的内容与当地的学校教学情况毫无相关,导致一大柜子的档案材料都是一推废纸,毫无价值。只是一柜子占用空间的垃圾。
面对教学常规管理归档材料工作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一个启示:采用一人一表一张纸的形式来体现教学常规工作,觉得这是一项比较理想的做法。例如,笔者在日常工作检查中制作以下的表格来表现教师的工作情况。
二、用一人一表一张纸来描述教学常规工作的好处
1.教师在填表中做到了反思总结。很多教师平时总不习惯去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工作,然而在上交的教学常规管理材料中,教师通过填写有关表格,在填表过程中,教师已经在无意识中给自己的工作做了反思和总结。
2.教师用真实数据填表内容真实。教师在填表中,都需要考虑自己的实在数据,这使整张表格的内容都比较真实,比较接近当地及本人的现实情况,有了这些真实的数据,这才有留做档案的价值。
3.一纸一表,节约纸张。每一位职工只用了一张纸就能体现个人的工作情况,比起每人使用几张纸节约了大量的资源,给单位的耗材数量大打折扣,也能让单位和职工走向低碳的生活。
4.一纸一表方便检查,一目了然。经过每人只用一张纸的表格来表达自己的计划或总结等,需要检查时非常方便省时,一目了然,这为检查人员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做其他更重要的事。
5.一纸一表方便归档。使用每人一张纸一个表格来表达教学常规工作后,归档材料大大减少,这对归档装订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6.一纸一表方便教师本人留存真实档案材料。教师们大量下载教学常规的工作材料时,上交的这些材料都缺乏真实性,档案盒里的工作材料没有记载教师在工作中的足迹,这样的档案没有留存的意义。只有教师们用自己真实的材料填写表格,上交存档,这才有教师的足迹,才有留存的意义。
论文作者:华文启 韦孟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9
标签:教师论文; 材料论文; 常规论文; 工作论文; 自己的论文; 内容论文; 真实论文; 《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