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解析论文_王英森1,刘磊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解析论文_王英森1,刘磊2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250000

摘要:和传统的二维设计技术相比较而言,BIM技术在协同设计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的解决施工管理中不同阶段之间的信息沟通问题,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在我国,BIM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努力,将BIM技术的优势充分的融入到建筑施工管理中,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信息化发展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BIM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后期管理阶段都有应用,其通过自身优势使得建筑工程项目达到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控制资金风险以及降低能源消耗等理想目标。因此,必须科学合理的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1.BIM技术定义

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式,其涉及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建筑原件树立、建筑空间理念以及地理信息等,可以全方位的对建筑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在建筑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的整合各个施工流程,并进行数字化模型建立,从而加大模型的应用力度。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中,一般都是采用二维图纸方式进行,而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效果图的立体性。

2.基于工程实例的BIM技术应用

2.1施工安全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提升管理效果、满足安全协调管理需要优势,因此工程基于BIM技术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基于BIM技术的动态施工模拟、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工程施工安全得到了较好保障[2]。

2.1.1动态施工模拟

为更好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重点结合了建筑工程的各类参数与施工安全管理计划,基于BIM技术的动态施工模拟也使得施工现场的各类安全问题能够提前发现、提前解决,配合针对性的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基于BIM技术的动态施工模拟流程可概括为:“切换到平台时间视图→导入建筑工程计划→关联专业建立模型→选择模拟的时间范围→选择查看数据→进行施工模拟”。

2.1.2安全管理系统建设

在BIM技术支持下,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大幅提升,配合对施工环节与工序的模拟,即可在BIM平台中针对性输入施工现场危险源,由此创建施工安全管理三维信息化模型,该模型可实现工程中安全问题的预测,并通过对接检测形式明确安全问题信息、自动提供保护办法,施工安全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得到有效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安全教育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工程还可以基于BIM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这一培训主要通过BIM技术展示的危险信息实现,通过基于BIM技术的危险源识别、动态施工模拟、安全检测,施工人员对项目安全计划的认识程度大幅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成本也同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可见一斑。

2.2施工质量管理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一线人员职业素质差距大特点,为保证BIM技术较好服务于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这一管理主要体现在技术交底、施工质量检查对比等方面。

2.2.1技术交底

工程实际技术交底难点在于防水工程、关键与复杂节点、预留与预埋内容、隐蔽工程等方面,为弥补二维CAD图纸交底存在的局限性,基于BIM技术的交底主要利用其具备的模拟施工过程、数据可视化功能实现,施工人员可由此更加深入的了解工程施工的关键节点,技术交底的效率、有效性也因此大幅提升。以砌筑工程交底为例,为提升技术交底的有效性,工程采用了利用BIM技术建立局部模型的第三人漫游动画形式交底,技术交底的有效性大幅提升。

2.2.2施工质量检查对比

通过在施工场地拍摄图片获取施工质量信息,如结构标高、留洞位置、管道走向等,并将信息与BIM模型进行对比,即可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实时明确,如发现施工存在误差,则需要结合BIM模型、误差实际进行针对性处理,并在处理后进行新一轮对比,完成施工质量信息的整合。

2.3施工进度管理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管理可通过建立4D-BIM施工进度管理模型实现,配合该模型针对性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即可开展较高水平的施工进度管理。

2.3.14D-BIM施工进度管理模型

应用Project与Revit平台创建4D-BIM施工进度管理模型,整个项目施工进度通过DesignReview表示,由此模型即可较好服务于各环节施工开始与竣工时刻比对及节制。

2.3.2施工进度计划制定

在4D-BIM施工进度管理平台支持下,施工进度计划制定需细分为三个阶段,总进度计划阶段需从平台数据库中导出相关资料,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进行仿真模拟分配布置大型设备与供应物资;二级进度计划阶段需结合工程量数据(BIM模型给出),对工程施工所需材料、人员、设备数量进行初步预测,各个工种持续时间也需要进行预测,以此制定更为详细、可行的工程资源计划,该计划需与进度管理平台结合;作业阶段需进一步细化二级进度计划,通过细化建筑信息模型、开展反复模拟,并以视频形式保存制定出的最优模拟结果,即可由此开展针对性的施工进度管控,配合技术指导、现场答疑,施工人员的职责可得到明确,通过对施工进度信息的跟踪、施工进度信息的更新、施工进度偏差的研究与处理,工程最终得以在预定工期内完工。

2.4三维碰撞检查

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操作的时候,需要应用到数量繁多的构件系统,想要避免施工中不同构件发生碰撞情况,需要提前对施工现场做好相对完善的勘察工作,优化设计管线。在传统施工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使用2D图纸对可能存在碰撞隐患的区域进行预判和评估,进而完成施工图纸的设计。但是,由于此种方法缺乏健全的监督控制体系,对相应数据的体现也不够完善,很多碰撞问题无法得到完全体现,使得设计人员容易忽视一些细节,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容易发生安全问题。此时,在此环节科学合理地应用BIM可视化发展技术,通过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完成三维碰撞检测相关内容,可以在计算机中清晰直观地观察到不同区域可能出现的碰撞问题,保证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

结论:

简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可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提升工程质量。实际解决了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存在的不足情况,帮助建筑行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8,(36):148.009-4563.2018.36.137.

[2]卢江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12):212.

论文作者:王英森1,刘磊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解析论文_王英森1,刘磊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