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中孕引产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小花

(成都市双流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2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中孕引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施行中孕引产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多;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更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孕引产围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中孕引产;焦虑情绪;抑郁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306-02

中孕引产主要是由于患者避孕失败、自身健康或者胎儿发育原因而被迫采取的一种终止妊娠方法,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失落以及恐惧等不良情绪,而此类不良情绪对患者预后极为不利[1]。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尤为重要。本研究观察了心理护理干预在中孕引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施行中孕引产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观察组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7.2±4.5)岁;孕周16~25周,平均孕周(18.7±2.4)周;妊娠次数:1次25例,2次12例,3次及以上8例。对照组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7.6±4.8)岁;孕周15~24周,平均孕周(18.5±2.5)周;妊娠次数:1次23例,2次13例,3次及以上9例。两组年龄、孕周以及妊娠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不给予特殊心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1)引产知识讲解:护理人员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中孕引产知识与具体操作过程,让患者可更详细地知晓手术过程,从而减轻其焦虑、抑郁以及恐惧心理;(2)引产前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持续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告知患者中孕引产的安全性,无需有心理压力;特别是对于部分未婚先孕患者,护理人员需给予更多的安慰与鼓励,同时告知患者将为其保密,最大限度地消除其心理负担;(3)引产中心理护理:在引产过程中,由于宫缩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特别是对于无分娩史的患者而言,因其宫颈还未发育成熟,引产中宫缩疼痛更为剧烈, 会导致患者出现失落甚至绝望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多与患者交流,讲述一些有趣的话题以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宫缩疼痛;(4)引产后心理护理:在引产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患者引产成功,消除其焦虑情绪,同时尽可能地安抚患者情绪,防止因失落、难过等不良情绪加剧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与护理满意度。(1)焦虑、抑郁情绪:分别采用由华裔教授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SAS评分标准分界值为50,若评分50~59则为轻度焦虑,60~69则为中度焦虑,70以上则为重度焦虑;SDS评分标准分界值为53,若评分53~62则为轻度抑郁,63~72则为中度抑郁,73以上则为重度抑郁。(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定,包括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总满意率为满意率与一般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SAS、SDS评分采用(x-±s)表示,以t检验;护理总满意率用百分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焦虑情绪

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5.6%(43/45),较对照组77.8%(35/45)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思想也逐渐开放,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中孕引产现象也不断增多。而中孕引产患者大部分是因不得已而终止妊娠,患者大多伴随着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预后,因此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不但是临床治疗的需要,同时也是改善患者预后的迫切需求[2]。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多;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更高。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中孕引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原因如下:首先向患者详细地讲解引产知识,可让患者对中孕引产有更加细致的了解,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依从性,让其可更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从而确保引产的顺利,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引产后大出血的发生[3]。引产前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告知其中孕引产的普遍性与安全性并承诺为其保密,从而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引产中患者的心理变化大多是由于宫缩疼痛造成,因此在此期间的心理护理通过心理安抚、分散注意力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生理疼痛,从而缓解了患者焦虑、失落甚至绝望等不良情绪;引产后心理护理通过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的成功并根据患者情绪变化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不良情绪,有利于减少术后大出血的发生[4]。

综上所述,在中孕引产围术期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凡,杨菁.米非司酮联合间苯三酚在中孕引产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7,26(9):119-121.

[2]罗蒲英,熊员焕,凌燕.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中孕引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广东医学,2014,35(23):3720-3722.

[3]卜君媛.对首次妊娠女性中期引产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21(9):628-630.

[4]陈静,亓慧景.中期妊娠引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9):983-985.

论文作者:刘小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在中孕引产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刘小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