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民生问题受到重视,所以国家开始大力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我们息息相关,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施工过程需要受到重视,不仅如此,无论是施工前期的勘察还是后期的检查都要抱着严谨的态度进行工作,让每个环节都没有纰漏。为保障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基础施工技术及时的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相应措施。本篇文章结合实际工程通过对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的深度探究,帮助解决基础施工中存在的弊端,保障工程的质量,也是为探究水电发展奠定基础,保障人民生活需求。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快速发展的今天,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已经成为与人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项重要工程项目。水利水电工程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农业灌溉、生活生产的发电和防洪等都有密切关联。为了更好的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首先确保基础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作。然后需要进行分析,通过对多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性的归纳,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重点分析,逐个击破。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部分可能会出现坚固、稳定性以及耐用性等多方面的问题出现,所以在基础处理中要做到高度的重视,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做好设计与施工两大部分,为工程基础施工提供一份完善的施工计划方案,同时也是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水利水电的发展在民生的范围有了更高的现实意义。
1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存在的原因
水利水电工程是非常具有自身特点的一项工程,与建筑工程有本质上的差别,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在工程施工中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当地的气候条件等都可能造成对基础施工的影响,从而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建成后使用效果得不到满足。通过对实际水利水电工程的调查,总结出对工程基础施工的几大原因:
2.1工程地基的稳定性
地基是项目施工的基础,但地质条件与地形因素也对工程地基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当工程基础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就可能产生滑坡等情况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再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就影响地基的承载力,如果在进行地基挖掘时,基础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带走泥沙造成水土流失,这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与安全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工程地基的稳定性难以保障。
2.2工程基础地基渗漏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位置都会选择工程空间大的区域,但是一些选择在石壁斗、陡坡等位置上的水利水电工程,这样工程接洽空隙比较大,但在工程基础施工中没有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可能就会出现严重的地基渗漏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大面积的积水会对工程基础施工造成破坏,若没有做到及时的处理,更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地基渗漏问题重视起来。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3.1 锚固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外在的施工条件成为施工队伍的一项难题,地形的复杂、气候的多变以及自然地质土壤的承载力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所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一般采用锚固技术等,面对多变的施工环境非常有效,在施工中可有效的降低环境影响。锚固技术的使用需要将技术构造,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加大承载力提高基础的稳定性,同时避免水量的冲刷造成滑坡等现象的出现。
3.2预应力管桩技术
对于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技术,可分为先拉法和后张法2种,两种工程方式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中达成的施工效果有一定差异。随着预压管桩施工技术的发展,静压法、震动法及射水法等多种施工方式逐渐发生,通过应用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可以避免基础不均匀的沉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静压法和锤子破坏法的应用比较常见,其中,在静压工程过程中,采用桩机对前应力管桩施加外力作用,将其压入基础结构,在用锤子施工中,采用锤子打的方式,将前应力管桩打入基础结构,不仅施工效率较高,而且可以提高基础构造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换填技术
换填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非常普遍,一般是在软土基础中运用,采用置换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土工结构的荷载,保证后期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置换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地基施工区的土体进行开挖和清理,然后利用承载力高、含水量合格的土进行置换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置换区进行勘察和放样,并对置换深度进行计算和分析,以提高置换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降低施工成本。此外,更换施工完成后,还需注意更换场地的夯实处理。
3.4深层搅拌技术
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低硬度地基施工。采用深层搅拌施工方法,可以提高土工结构的硬度和地基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搅拌桩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必须综合考虑地基承载力、搅拌桩承载力等因素,对搅拌桩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以充分发挥深层搅拌桩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施的稳定性和防渗能力。
3.5化学加固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施工中,化学加固法的应用程序较少,施工效果较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首先要配置化学溶液,然后通过旋喷施工将化学溶液深入到地基土中。化学溶液与土壤的融合有利于提高土壤结构的硬度。化学溶液的配置水平将对施工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当化学溶液浓度较低或入渗程度不足时,会影响土体结构强度,进而影响地基施工质量。此外,还应注意的是,如果化学溶液被过度使用,可能会造成土壤环境和水环境污染,这就需要充分考虑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化学溶液。
3.6水泥土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水泥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土的质量将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水泥土的质量控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搅拌水泥材料和水,然后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配合设计。经过充分搅拌和均匀搅拌后,可以获得足够的强度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为以后的施工打下基础。在水泥土灌浆施工过程中,注浆深度应控制在50cm左右,可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土质和结构密度是影响水泥土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配制水泥土之前,有必要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以保证水泥土的质量达到工程设计和有关规范的要求。
结语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环节,在施工确保安全与质量是首要任务,地基施工的稳定性也是确保在建设过程中还是今后投入使用中都至关重要。我国重视民生大力发展水利水电项目,将此项目视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在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也将各种发展的成果运用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之中,从而地基工程施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地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学习专业知识灵活运用,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与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需要非常大的地基面积,在承载力方面有很严格的要求,同时在地基基础技术上要不断的深入研究,探究工程项目最深处,帮助我国民生工程的发展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于博,李凤鸣.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4(21):114-114.
[2]张丽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225-225.
[3]何传刚.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2):8~9.
[4]高立康.浅析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知识,2016(12):45~46.
[5]寇有权.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21):289-290.
[6]肖英杰.解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展望,2017,27(1):55-57.
[7]刘德祥.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施工要求与技术要点[J].低碳地产,2016,2(13):15-16.
论文作者:陆凯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基础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承载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