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视角下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文/苏 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提要] 国家提出扶贫新目标,截至2020年农村人口要实现全部脱贫。在此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新思路。但是,贫困思维、资源有限、参与不足、资金不足等问题影响居民的参与和获益。因此,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整合旅游资源、共同发展,引导市场参与、扩大招商,尝试集体合作社开发模式,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拉动贫困居民参与等方式,发挥乡村旅游开发对于精准扶贫的贡献作用。
关键词: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问题与对策
一、乡村旅游扶贫收入构成
乡村旅游扶贫的持续性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带给了农村居民可重复的多方面收入。其获利形式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农民将土地或者出租给旅游开发项目,收取土地租金收入。
(二)资产股权收入。农民以土地、房屋等资产入股旅游项目,获得项目股份,定期获得旅游项目股权分红收入。
(三)务工收入。旅游开发后能够为农村带来较大市场和更多就业机会,农民可以就近在旅游项目务工,获得劳务收入。
(四)农副产品收入。旅游项目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的销售,农民能够通过种植、养殖农副产品销售获得收入。
(一)居民思想守旧,参与意愿弱。农村贫困地区大部分居民一直享受国家的贫困补助,很多贫困家庭主要是因学致贫、因病致贫,而且接受教育程度很低,没有一技之长,无法摆脱思想上的桎梏,认为自己没有赚钱能力,没有脱贫的愿望,逐步养成了等、靠、要的思想,认为扶贫就是国家给钱给物,因此国家发钱就花掉,国家给物就变卖。只图眼前的实惠,缺乏长远的考虑。农民参与脱贫的意愿低,即使知道劳动能够致富,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创造商机,带动农村脱贫,也不愿意参与进来。
(六)旅游配套服务收入。部分贫困农户可因地制宜开办旅游相关配套服务,如餐饮、住宿、游乐、交通等项目提高收入。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跨境电商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协同教育主管部门和企业探索一条以社会为本位的、多渠道、个性化的跨境电商教师培训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全国创建更多的跨境电商师资培训基地,与跨境电商示范院校和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开展协同创新,为更多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提供具有针对性、实践性、连续性和开放性的跨境电商师资培训。
二、旅游开发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整合已有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针对农村地区,旅游资源相对单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村镇联合,协同规划与发展。在市、镇级政府指导下形成乡村旅游开发协同发展模式,避免相邻村镇重复开发,重复建设。通过“一村一品”等差异化服务,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在有特色的地方,要紧紧围绕成熟特色旅游资源,以点带面,通过特色产品和景点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形成协同差异的旅游资源集群,带动贫困乡村的整体发展和农民普遍增收。
(五)特色工艺品收入。有特殊技能的农户可以根据当地特色生产工艺品,如编织品、竹雕、根雕、银饰等,通过旅游特色纪念商品获得收入。
(四)农民手中资源有限,难以实现资产增值。旅游扶贫,旅游是手段,扶贫是目标,最终是通过开发乡村旅游的方式让贫困的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因此,让贫困的农民享受到旅游开发带来的效益才是旅游扶贫的关键所在。但是,农村的贫困居民往往手中资源有限,缺乏资金进行各类项目的开发,同时也缺乏各类能够用于开发和利用的土地等资源。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很难实现农村居民的资产增值。
(三)旅游开发本身资金缺乏。旅游项目的开发往往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景点建设,特色项目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和宣传营销投入等。一个完整的旅游景点开发与投入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贫困地区虽然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是不论是农民本身还是村委,甚至是乡镇一级的政府都很难有财力和物力对当地的旅游资源做到有效开发。
(五)大多农民缺乏相应技术与能力,无法从事更高价值的旅游服务。乡村旅游开发除掉资产出租或者入股之后,农民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提供相应配套服务来获得收益。不过农村地区,由于农村居民大多文化水平低,也缺乏相应技术,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来获取较低的劳动收入,无法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旅游服务实现更高的收入。
(二)旅游产品少,质量低,同质化严重。我国的贫困地区多为山区,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主,旅游资源过于单一。加之,贫困地区封闭落后,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极容易出现盲目效仿,跟风其他地区建设,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又因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难度大,很容易出现贫困地区旅游景点缺乏、旅游持续性较弱的情况,影响游客旅行体验。
今年9月,石屏县脱贫出列,成为全省15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计划,今年上海方面给予援滇项目资金410.5万元,用于龙武镇龙武村功能提升项目及法乌村产业振兴综合项目,项目建成之后,将促进两个村在办公服务、建设多功能阵地、强化产业发展方面的条件得到较好改善。此外,省投资促进局积极开展教育帮扶,借助上海市资金、平台条件,加强本地招商引资干部走出去培训,与上海知名学府建立长期的干部培训合作关系,举办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开阔干部视野,创新工作思路,学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本职工作。
三、乡村旅游开发视角下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一)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扶贫思维转化。扶贫是目标,旅游是方式。通过乡村旅游开发,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是旅游扶贫的重点,也是扶贫工作的新思路。针对村镇,特别是村级干部认识不足、贫困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需要通过思想教育的加强,村级干部提高对旅游扶贫的认识,让村级、镇级干部认识到旅游扶贫对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养成参与旅游扶贫、思考旅游扶贫、践行旅游扶贫的工作和思维模式,转换之前补贴、给钱、给物的扶贫思路。对于贫困居民,需要通过思想教育,交流座谈,让贫困居民改变“等、靠、要”的思想,积极参与劳动,通过双手创造财富,要通过评先进,树典型让贫困居民认识到“懒贫可耻,脱贫光荣”。也要通过旅游扶贫规划与思路的教育,让贫困居民认识到旅游开发对于脱贫的重要意义,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来,自主自立,积极脱贫。
通过开发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在很多具有一定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有着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通过乡村旅游开发实现精准扶贫依然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旅游资源开发本身以及旅游项目开发之后贫困居民的参与和获益,制约着乡村旅游开发精准扶贫的顺利推进。
片刻,明镜般的水面平静下来,四声空空的落水声也在宽阔的山洞里消散。随着那点亮光的消逝,山洞中冷气下沉,花朵上升,石柱支起,积满花瓣的石厅回复原状,深藏着绯色牡丹花的万花因隧道,经过一夜的绽放,又重新闭合,沉入秦岭山腹,返回到沉沉黑暗。
(三)引导市场参与,促进乡村招商引资。在国家精准扶贫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政策机遇,越来越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到乡村旅游扶贫中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旅游是市场行为,单纯依靠政府的“输血”式扶贫方式难以真正带动市场需求,让贫困村民获得旅游扶贫的实质性收益。因此,旅游项目的开发需要通过市场参与,吸纳社会资金,引导社会参与,让社会主体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在为乡村旅游开发带来资金的同时,更带来市场导向思维,为乡村旅游开发注入活力,从而改善农村地区缺乏开发资金与开发思路的窘境,提升旅游产品开发质量,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旅游产品本身与周边产品发展,为贫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多样化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四)积极探索集体合作社式的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开发最终目的在于实现贫困人口的脱贫,因此需要贫困人口能够切实参与到旅游开发中来。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居民资源、资金少,难以实现对旅游资源和项目的独资开发运营。因此,可以尝试探索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农村旅游合作社,以投入资金多寡来分配获得的利益。只有这样旅游开发的红利才能最大限度地惠及贫困人口。同时,通过人人参股的方式,也能带动人人参与,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来,实现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在重庆,沙千里曾与何惧创办工厂,并曾任建国机器厂经理、建成实业公司经理、和春麦粉厂经理等职,与重庆的工商界有一定的联系。当时重庆的不少中、小资本家对“四大家族”的压迫和吞并十分不满,沙千里就团结他们反对国民党腐败的经济制度。沙千里还组织基层公务员和企业职工讨论物价上涨、生活困难的原因,指明这是和“四大家族”在经济上的掠夺有密切关系。
在农村特色产业、技艺、文化和手工艺产品方面,通过集体合作社社模式能够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推进特色产品的传承与发展。更能为游客提供地道真实的旅游产品和文化体验。在政府支持、合作社推进的模式下,更多的贫困居民能够通过参与旅游开发与保护实现收入,最终脱贫致富。
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就是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五)加快人才培养,扩大居民参与。村民是农村扶贫对象,也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建设主体。通过旅游就业能够让村民从第一产业中解放出来,从事更高价值的劳动,也能让没有土地等资源的贫困居民拥有新的收入来源。因此,让农村居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旅游开发的就业过程中来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加强对当地村民进行基础教育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文化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也要加强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既可以通过外聘引进旅游开发、管理和扶贫人才,也可以通过与高校产学研合作,利用高校资源,形成对点帮扶,带动当地居民的参与能力与热情,让旅游开发造福村民。
主要参考文献:
[1]谢永红.贵州塘山村旅游扶贫项目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11.1.
[2]李根,刘贝.旅游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时代金融,2018.8.20.
[3]张来.儋州市中和镇乡村旅游扶贫关键问题研究[D].海南大学,2018.6.1.
本文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项目:“贫困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以蒲城县为例”资助(项目编号:RW180164)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27日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精准扶贫论文; 问题与对策论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