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执政党意识形态包容性的提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包容性论文,执政党论文,意识形态论文,社会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78(2010)05-0061-04
在转型期,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发展,必然要求作为执政党社会整合重要工具和载体的意识形态更加具有包容性,能够作为不同利益主体和社会思潮的价值支撑。对意识形态的这种包容性的要求本身就表明了意识形态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增强弹性,能容纳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分歧,从而更好地发挥价值整合功能。有广泛包容性的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现代性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讲,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有比较广阔的边界,能够把许多不同的观念和价值整合在一个思想体系之中;第二,它有较大的空间,能够为尽可能广泛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支持。”[1](P234)这样,才能使不同的价值观协调起来,避免冲突,达成共识,汇聚共同的力量来实现执政目标。
一、社会转型与执政党指导思想包容性的提升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活动的根本理论基础,它全面、系统地体现了党的价值取向和理论支撑,是党的意识形态的灵魂和集中体现。不断提升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首要的是要不断提升党的指导思想的包容性。历史和实践证明,僵化的、脱离实际的指导思想将会把党的事业带入危机中,而富有弹性、宽容、理性、包容、符合客观实际的指导思想就能有效引导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不同,指导思想也要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进行调整,实现与时俱进。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多元,社会思潮多变,公共参与高涨,实现社会整合的难度加大,不断提升党的指导思想的包容性就尤其重要。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树立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面旗帜,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概括性和统领性,增强党的号召力,激发社会活力和生机,需要执政党在巩固基本理念的基础上适时对指导思想进行因应时势的修正,使其保持适度的张力,在复杂的社会变迁中保持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包容度不断拓展。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中,之所以走了许多弯路,是与当时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有关。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取得,党内骄傲自满情绪不断滋长,急躁、冒进的非理性情绪逐渐在党内占了上风,对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判断出现失误,“左”的观念逐渐在党的指导思想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直至提出和实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使党的指导思想越来越僵化,包容度越来越弱。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变化,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与时俱进,包容度大大增强,改革开放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指导思想包容度提升的过程就是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实现与时俱进的过程,同时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深入展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如毛泽东思想回答了“为什么要革命、怎样取得革命胜利的问题”,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引向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为中国此后的一切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新道路,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新论断,有效地回应了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中国共产党如何继续保持和发扬先进性的挑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则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这个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改革开放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和实现路径。
二、社会转型与执政党执政发展理念包容性的提升
党的执政发展理念涉及到执政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是指党为了实现既定的执政目标所采取的发展思路、方向及指引党有效实现执政目标的思想支撑和理论先导,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在执政发展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有什么样的执政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执政方式和执政效果,执政发展理念先进与否,是判断一个执政党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不断提升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需要从执政实践的高度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发展理念的包容性。在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发展理念实现了新的转型和跨越,重视科学发展,关注社会和谐,努力化解发展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和挑战,积极培育和谐的发展理念,使党的执政发展理念的包容性大大增强,适应性不断提高,社会认同度逐渐提升。但是,这种增强、提高和提升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在执政实践中不断深化,并且还要注意对执政历史经验的不断总结。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基本要求,就是对在转型期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发展理念的包容性的一个深刻总结和简明概括。
科学发展是党在执政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总结出的新的执政发展理念。科学发展强调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发展。得到这样一个新认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发展这个硬道理不动摇,一切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和硬道理,但是在实践中确实出现了许多偏差,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对发展的理解上。有许多人认为发展就是纯粹的经济发展和纯粹的物质文明水平的提升。当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这样理解未尝不可,在实践中也确实需要尽快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扩大社会财富总量,为其他方面的建设奠定牢固的经济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和人们各方面诉求的不断增多,把发展仅仅理解为是经济发展,首先就会在发展理念上出现脱离实际的偏差,强调GDP至上,见物不见人,直接导致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现偏差,在领导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人的因素,看不到在这样一种理念指导下的发展潜在的危机,就更谈不上引导全社会实现发展观念的转变了。事实已经证明,这样一种发展理念是难以为继、不可持续的。
另外,在发展思路上,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实现转型和超越。市场经济作为现代国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本身并无异议。但是为什么在中国提出这个概念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论呢?这与当时党的意识形态的僵硬和弹性不足有关。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和剥削划等号的,而计划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和公平划等号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正因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从一开始提出便备受责难和争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了快车道,社会转型的速度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中不断加快。因此,有学者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是一个包容性的概念,这个概念一半是社会主义,一半是市场经济,二者是怎样结合在一起没有先例可循。……从经济发展看,计划经济单一所有制模式不可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容许其他所有制的企业存在和发展。所以,意识形态的包容性的增强与经济体制的变革是同步的。”[3]因此,发展思路的转变过程就是党的执政发展理念包容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同时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包容性不断增强的过程。
在党的执政过程中,一直很注重稳定。这个稳定首先是指社会政治稳定,既社会秩序井然,政治局面安定。在中国,强调稳定,注重稳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自1840年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中国社会就一直处在列强凌辱、动荡不安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社会政治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而随着党的指导思想开始逐渐出现“左”的错误倾向并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社会秩序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经济社会发展失去了起码的稳定基础,生产力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综合国力在世界排名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一直强调要稳定,强调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就什么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要把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放在特殊重要的地位来考虑。这说明,党和人民对于社会秩序混乱、政治局面不稳的危害有着切肤之痛,对于稳则国兴党兴、乱则误党误国的道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也证明,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强调稳定是硬任务,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有序转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有力地保证了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地长期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民不仅渴望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也更渴望创造欲望得到鼓励,个人价值受到尊重,发展空间不断拓展,社会活力不断增强。一句话,人们渴望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即这个社会不仅是稳定的,同时也是和谐的,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是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提出来的,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包容性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体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4](P3)的要求,从而把社会和谐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中更加突出的地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一方面是执政发展理念的创新和升华,另一方面也为执政发展理念包容性的不断提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提出和实施都要紧紧围绕促进社会和谐这个宏伟目标来进行,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的改革和完善都要以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为根本指向。
三、社会转型与执政党执政基础包容性的提升
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是否广泛,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执政合法性是否能得到社会认同和党的意识形态能否占据引领社会思潮的地位。党的意识形态要为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服务,使党的支持力量和依靠力量更加强大、广泛,充满活力;而反过来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党的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度的不断提升,能够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说服力,为更广泛更有力地凝聚社会共识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执政基础既有一个巩固的问题,也有一个扩大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有机统一的,实质是一个党的执政基础是否具有包容性的问题。没有巩固,就谈不上扩大,但如果不能关注、团结、吸纳新生社会力量,党的执政基础也难以巩固。因此,不断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就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对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出新判断新举措,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基础的包容性。
党的执政基础包括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其中阶级基础是党的执政基础中最根本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巩固和扩大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最广泛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社会转型期之所以更加强调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基础的包容性,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各种新生的社会阶层也在不断涌现,原有的各种社会阶层也在不断分化、组合,这对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来说,既是一个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机遇。
从阶级基础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工人阶级主要分布在国有、集体企业,也就是指在公有制下的工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日益增多,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工人也自然属于工人阶级的范畴。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农民工在城市所从事的职业完全是与现代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的,他们也应该属于工人阶级的范畴。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在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中许多人下岗失业,生活面临困境,主人翁意识下降;二是在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乡镇企业工作的工人权利意识增强,但对自己的阶级属性的认识模糊,主人翁意识淡薄;农民工群体面临的是如何能更好地被城市接纳、逐渐融入城市的问题。要妥善安置好下岗、失业工人的生活,从生活上、思想上多方扶持和帮助,做好就业再培训工作,使他们能逐步摆脱生活困境,巩固和增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要注意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加强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利益协调作用,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阶级认同感;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出发,多方努力,从制度、法律、政策等方面着手,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供给,健全立法执法,提升政治参与,重视宣传教育,加强文化认同,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正如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由于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而且从长远看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整体素质,发挥工人阶级的整体优势。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5](P285)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就时刻不能忽视和丢掉工人阶级这个根本依靠力量,而是要不断巩固、提升和优化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增强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和阶级意识。
从群众基础来看,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仍然是党执政的主要群众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如受聘于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他们是不是我们党执政所要依靠的群众基础,如何认识和评价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的社会作用,就成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江泽民指出,“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们与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5](P286)既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那就说明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辛苦劳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必须紧密团结的对象和紧紧依靠的力量。可以预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还会有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只要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敬业守法,都应该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的对象,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吸收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吸纳中国各社会阶层、群体的精英,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先进,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善于做群众工作,坚持和发扬群众路线,不断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6](P26)。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始终是党执政的力量源泉,一方面党要保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好、保护好、发展好他们的最现实、最急迫、最直接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党要时刻关注社会阶层变动的新趋向,注意调节各个社会阶层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倾听他们的呼声,维护他们的利益,提高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同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在新的形势下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历史任务。对于执政党自身来讲,应该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以良好的党风引导和促进政风和民风。加强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做到时刻不忘本。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一个失去了广泛支持的政党是没有前途的,也更谈不上巩固执政地位和完成所谓的执政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