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四有”新人 促进社会全面发展——重温邓小平同志有关“四有”新人的论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四有论文,新人论文,全面发展论文,论述论文,邓小平同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关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有”新人思想的提出,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的深思熟虑。理论和现实都已充分说明,能否培育出“四有”新人,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一、“四有”新人的历史使命
纵观历史的发展脉络,考察社会的改革进程,古今中外无数次改革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推动社会进步的改革能否获得成功,无不与是否能培养出与改革事业相适应的人才密切相关。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改革,均要求有与之相应的人才,得其人,则改革成功,失其人,则改革失败。
社会主义的改革,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的变革,因此,只有培育出与社会主义发展大业相适应的一代新人,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改革的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邓小平理论中,培育“四有”新人的理论,占据着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光荣、艰巨而伟大的历史任务。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不但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为了完成这一伟大、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就必须教育和培养能够担当这一历史任务的“新人”。否则,正在成长的一代人就难以承担起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我们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也不可能实现伟大的复兴。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理论,全面而深刻地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新人学说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对人的素质和培养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认真的思考,并经过多次的考虑和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他的“四有”新人理论,使“四有”新人成为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成为对党和国家的干部的品德标准,成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四有”新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时刻注意的一个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个根本目的,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加自觉、更有成效,才能更好地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邓小平同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特别告诫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能胜利”[1](P144)。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主要是我们始终强调精神的力量,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有些同志,却忽视了精神力量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物质文明发展了,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并在一定范围内不断蔓延。针对这样的情况,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就语重心长地说:“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2](P154)因此,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为邓小平同志特别关注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包括着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有繁重的工作要做,如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促进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社区活动等等。但是,一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都必须落脚在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一主要要求上来。邓小平同志不止一次地明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要培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他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的”和“根本要求”。
1982年在《在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就说:“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2l(P408)1983年,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文中,他又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1](P28)之后,他多次强调要“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P110),要把“四有”新人作为对全体人民和干部的要求。他明确地指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1](P205)
离开了培育“四有”新人这一主要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就难以落到实处,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检验我们精神文明建设是否取得成效和进展的根本性的评价标准,就是要看在培育“四有”新人上所取得的成果如何。
三、“有理想”包括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
为什么要突出“有理想”?我们所强调的“理想”,应当是什么样的“理想”?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四有”新人的一个关键之点。邓小平同志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心。“四有”新人中的“有理想”,包含着两个层次,一个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个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理想,这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方面,前者是最终理想,后者是实现最终理想之现实追求。没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理想,我们就容易脱离实际,就会忽视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我们要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理想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之中。邓小平同志多次明确地强调,“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3](P290);“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1](P111)从长期的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教训中,邓小平概括出一条真理,这就是,我们过去干革命之所以能战胜一切敌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就是因为我们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没有这一崇高的理想,我们就决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也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更需要特别强调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崇高的科学理想,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1](P137)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需要经过几代、几十代人的努力。共产主义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它引导、鼓舞着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一崇高的理想社会而英勇奋斗。为此,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牢固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
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树立起“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理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我们当前的任务不懈努力。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1](P209)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的每一项工作。
四、“有道德”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有道德”是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四有”新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邓小平同志认为,鉴于人们有先进和落后的差异,有道德水平高低的不同,我们对每个人的道德要求,也应当区别对待、分出层次。他说:“我们在鼓励帮助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2](P106)邓小平同志实际是提出了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同群众性的关系,强调要把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结合起来,这一思想对我们的道德建设沿着“实事求是”的路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共产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层次,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等道德的最高要求。邓小平认为,尽管这些要求,主要是用来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言行的规范,在目前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它们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和改善社会风气的重要意义。对于那些否定在当前应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意见,邓小平同志曾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他说:“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有人居然对这些庄严的革命口号进行‘批判’,而这种荒唐的‘批判’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抵制,居然还得到我们队伍中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每一个有党性、有革命性的共产党员,难道能够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吗?”[2](P367)邓小平同志还特别强调,对于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来说,更应当用共产主义道德来约束自己,“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2](P367)他一再告诫人们,党和政府愈是实行积极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愈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
对广大群众来说,应当提倡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以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要求。邓小平同志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P14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这决不是说我们不重视个人利益,而是更好地保证个人利益的实施。如果违反集体利益而追求个人利益,违反整体利益而追求局部利益,到头来,势必两头都受损失。
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我们要向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努力宣传这种高尚的道德”。[2](P337)邓小平同志强调,能不能坚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他说:“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的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个人都向‘钱’看。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2](P337)他提醒人们,要充分认识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对立,指出这种个人主义的思想如不及时制止,就有可能发展到小集团的活动,走上极端错误的道路,因此,要求我们的“四有”新人一定要具有集体主义的精神。
在提倡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他十分重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2](P105)等社会公德的要求,特别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道德要求,把“爱社会主义祖国”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他说:“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提高民族自尊心,还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2](P262)
五、“有文化”就是要提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正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我们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也经受着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一竞争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科学、技术、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就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一个重要要求。
早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党必须特别注意培养精通生产技术和其他各种专门业务知识的干部”[3](P251),明确地提出了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对培养干部的标准,他强调“总的是又红又专,红专结合”[3](P336)。1957年,在共青团全国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他告诫青年:“要结合建设祖国的实践,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自己的共产主义觉悟,克服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其他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我们要努力学习各种劳动的本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3](P277)。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提出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又红又专的接班人。同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突出地强调了文化、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阐述了科学、文化对社会主义新人的意义。他说:“今天,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工艺的变革,都非常迅速。许多产品,往往不要几年的时间就有新一代的产品来代替,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P88)
六、“有纪律”是一切事业成败的关键
“四有”新人中的“有纪律”,是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建国以后,毛泽东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新人,曾提出“又红又专”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强调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体格的重要意义。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前三者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有纪律”在“四有”新人的品格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他明确地指出:“我们历来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纪律”,“要搞四个现代化,使中国发展起来,就要有纪律、有秩序地进行建设”。[1](P209)
在“四有”新人的培养中,强调“有纪律”的要求,是邓小平同志深思熟虑的结果。他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出发,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之所以一盘散沙而受人欺凌的教训,考虑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认为“有纪律”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有没有严格的“纪律”,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中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1](P111)更加值得指出的是,中国的发展,必须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在一个有领导、有秩序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健康地前进,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要求,社会就可能发生动荡,人民也就不可能安心地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就不可能保证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又必须有统一的纪律作保障。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全局、地方服从中央的思想,就是“有纪律”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让那种“我行我素”的无纪律现象泛滥起来,其结果必然会是纪律松懈、各行其是,从而断送我们的事业。目前我国一些地方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种种违法乱纪现象未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克服,正说明“有纪律”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
“有纪律”不是提倡盲目地服从,而是强调对中央和上级的正确决定,要坚定地加以执行,不以任何借口敷衍塞责,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即使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受到损失,也应在所不惜。
“有纪律”,是与崇高的共同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有了共同的理想,有了铁的纪律,就能够同心同德、一心一意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对纪律的服从,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有纪律”的基础;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中国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理想是不行的,没有纪律也是不行的”。[3](P124)
七、培养“四有”新人要从青少年抓起
培养“四有”新人要特别注意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
青少年时期,不但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而且是培育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段时期,没有打好品德的基础,就容易受到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由于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思想以及没落的生活方式,也必然要以各种手段、通过各种渠道来影响和腐蚀我们的青少年。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之徒为了满足个人的贪欲,也不惜采取各种卑劣手段,诱骗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旦我们的青少年受到腐蚀,必将危害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使广大青少年增强免疫力,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才能抵御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诱惑,从而免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只有“从娃娃抓起”,才能使广大青少年在“四有”新人思想的哺育下健康地成长。
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就是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使习惯成自然。只有经过长期的教育、陶冶、培育和引导,才能使青少年在知识增长的同时,道德也与日俱进,在智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品德也相应提高。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在潜移默化中,使青少年远离邪恶、心向美德。
八、“四有”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发展,必须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们不但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的迅猛进步,而且要注意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决不能只看到眼前的、暂时的、局部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邓小平同志强调,没有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施与发展,他把培育“四有”新人作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P208)不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2](P367)。从这里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重视人、关怀人,对社会主义新人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
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来推动的,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唯一目的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中心环节。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社会的全面发展,要以长远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把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保障;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邓小平同志关于“四有”新人的思想,体现了他对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的深刻认识。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道德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四有公民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四有干部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