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奔腾建材制品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混凝土对于建筑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混凝土生产过程需要采取控制混凝土生产成本的措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文章分析了混凝土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企业;成本;管理
引言
目前我国的商品混凝土企业多数都存在着重视生产,轻视管理的思想观念,这就造成,企业只是大力的抓生产,忽视了成本管理,而且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这就造成混凝土成本管理工作很难实现全员参与,精算控制的目的。
1混凝土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质管体系缺少有效的运行控制
当前,大部分施工材料生产企业制造的商品混凝土虽然在质量方面已经得到认证,但是在混凝土的生产成本管理方面仍使用传统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下商品混凝土的成本管理,一部分混凝土施工管人员对混凝土生产中的成本管理操作不熟悉,缺乏有效的现场指挥和控制。很多混凝土生产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仍停留在文件管理阶段,未能予以实际的操作落实,因此当前各商品混凝土的成本管理控制还未能实现完全性控制。
1.2缺乏专业性成本管理人才
在商品混凝土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生产成本管理团队比较缺乏,企业会将成本管理当作财务人员的责任,主观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比较简单,致使商品混凝土成本管理存在各种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此外,大部分企业员工对于商品混凝土生产成本的控制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也没有多加重视,不能调动起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管理的积极性,导致生产过程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从而造成产品生产成本管理无法实现精细化管理。
1.3机械设备成本控制乏力
混凝土生产离不开机械设备,所以企业注重于设备的投入和修理,却忽略对设备的日常保养,使本来通过保养就可恢复的零件趋于报废,不仅增加了成本也给维修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另外由于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工程现场的施工进度密切相关,具有生产周期不稳定,生产波动大,产量不均衡的特点,容易导致设备的“忙闲不均”现象,在实际控制中经常出现由于没有进行严谨的规划而造成机械设备配置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设备成本。
2混凝土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完善成本核算体系
要想商品混凝土企业成本的核算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就需要构建一套合理、科学的标准化成本核算制度,商品混凝土企业成本的核算工作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核算体系为前提,便于在企业经营工作中进行商品混凝土成本核算,这样可以确保商品混凝土成本的核算工作规范化。企业的成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1)原材料的成本。除开采购的成本,最关键是优化混凝土生产配方,在保证质量、强度以及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通过长期试验,根据材料价格找最优化的粗细骨料以及外加剂的用量组合;(2)仓库成本。仓库成本泛指除原材料之外的成本,包括油料、配件及轮胎、折旧费、人工工资、水电等费用。要把这些费用进一步的细化,做到没一个环节都有人控制,并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给各个分管领导,即时调整,形成一个能即时反应生产成本的共享平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要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对成本计算方式、核算流程与操作项目预算进行控制,保证商品混凝土企业成本核算与实际支出一致,使企业生产成本明朗化。
2.2注重相关人才培养
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多面手”人员,如鼓励搅拌机操作人员学习操作装载机,培养有潜力的员工学习电工和钳工方面的知识,搅拌站站长和调度不仅会管理,还要会车辆操作,必要时都能顶得上。这样既节约了人工成本,也满足了现场的施工生产。实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使员工的收入与产量、成本、综合考核指标等完成情况进行挂钩,从而实现了多劳多得的制度。
2.3合理配置机械设备
在工程项目上马前要对项目的混凝土需求方量及供应计划进行详细了解,以此并根据其它影响因素综合考虑,认真确定混凝土生产及运输设备的配置,做到“不少配、不浪费”的原则。在混凝土供应量周期性下降较大造成较多砼运输设备闲置的情况下,要及时在各个项目间进行混凝土运输设备的统一调配,最大限度的降低机械设备成本。由于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混凝土泵车等生产设备在混凝土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不仅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力求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又要避免生产设备过度操劳而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制定了详细、具体、标准、可操作、可检查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同时为将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度落到实处,要将混凝土搅拌站设备保养标细则做成手册形式,保证人手一册,不仅使保养制度直观化、简单化、一目了然,也方便操作人员学习和查看。
2.4加强质量成本控制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成本,是指将商品混凝土质量保持在规定范围内所需要的费用,其中包含了企业用于开展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活动经费和由于质量问题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众所周知,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施工和设计对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加强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质量成本控制,是进行有效经济管理的关键。具体过程应当强化企业财务部门的控制管理能力,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实现良好的激励制度,只有这样,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操控。
2.5建立考核机制,加强承包考核
为加强各驻外搅拌站的生产经营管理,全面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确保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并以各搅拌站的经营管理成效作为绩效奖金的分配依据,促进两个文明健康发展,建立以生产任务量、施工成本、安全质量、基础管理工作、精神文明及文明工地建设五个方面为指标的双文明考核机制,使员工的绩效奖金与双文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具体做法是每月初根据各搅拌站所在项目的生产情况及施工部位发布“双文明”考核指标,确实生产任务量、人员、车辆及油耗等指标,次月初召开考核分析会,由各业务部门进行考核打分,并将打分成绩作为各搅拌站绩效工资基数的依据,产量高得分高的搅拌站奖金就高,真正体现“多干干好就多得”分配原则,不仅调动了站长及搅拌站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管好管坏一个样的大锅饭思想。
3.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生产企业成本控制好坏的关键取决于经营者的管理意识,经营者要以成本管理为主线,不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成本管理,还要从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入手,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依托绩效奖金考核为手段,确保各项成本指标处于可控范围。通过定期进行科学而准确的分析,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及时纠偏,避免小问题积累成大问题,并持续改进,才能使成本得到有效地控制,促使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伍瑞斌.混凝土企业制造费用综合分配方法对成本的影响分析[J].商业会计,2014,23(12).
[2]张瑞琛.作业成本法在福州三强混凝土有限公司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26(11).
[3]吴霏雨.谈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结合运用[J].会计之友,2011,(2):106-108.
论文作者:李常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成本论文; 企业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商品论文; 质量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