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东广州510623)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健康喂养婴儿。方法:母乳喂养和及时添加辅食,以及强化食品的应用,定期儿保复查。结果:360例足月儿一周岁内多次保健、身长、体重、头尾均达到生长发育要求指标,而对照组未得到上述要求。结论:建立婴儿生长发育适宜的喂养方法和策略十分必要。
【关键词】 婴儿;适宜喂养;生长发育监测
【中图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4-0338-02
岁以内的小儿统称为婴儿,婴儿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涉及到大脑和体格等各系统的发育,婴儿期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快速的时期,要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要求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水平,科学合理的喂养是至关重要的,婴儿期喂养随月龄递增,喂养的方法和食物的种类有所不同[1],本文总结360例正常足月儿婴儿期喂养经验,介绍如下:
1.临床材料和方法
360例足月儿均系G1P1(单胎足月),其父母身体健康,360例婴儿出生时体重均≥2500g,身长≥48cm,无器质性疾病,心肺功能正常,住院分娩,于出生时有专业护士陪同,指导喂养和婴儿护理,抚摸按摩,于生后1小时开始母乳喂养,喂养的方法一般每天不少于8~12次,每次喂奶20~30分钟,同时注意按需哺乳至添加辅食时仍坚持一定量和时间的母乳。
2.结果
在同期设立对照组的情况,360例研究组婴儿到1周岁时期体重、身长、头尾的比较如下表:
3.讨论
研究组360例婴儿初生3天来儿保建卡登记,于每月来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进行营养咨询和生长发育监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初生婴儿于4个月内来儿保门诊均建议纯母乳喂养,教会母亲如何正确抱姿使母子均在哺乳时舒适,如与母亲胸贴胸、腹贴腹,下巴贴乳房,使婴儿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避免扭转脖子吃奶,如果婴儿张大嘴口寻找奶头,即出现觅食反射,要迅速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内,这样的会接方式使婴儿上下唇能充分与挤压乳晕下的乳窦排出乳汁,每次喂奶应吸空一侧乳房再换另一侧,这样婴儿可以吸到全奶,使小儿持续有良好均衡的母乳营养;如果小儿吃饱后乳房仍未排空,要挤出多余乳汁,下次喂哺则从另一侧乳房开始[2]。
如何评价小儿母乳量是否充足,①可听婴儿吞咽声有连续的吞咽动作和吃奶后满足感,且能安静入睡,醒时愉悦眼神明亮[3],②1~3个月每昼夜哺乳8次以上,③3~6个月6~8次,小儿每天排尿6次以上,每天有少量多次或一次量大的糊状大便排出,6个月内体重每周增长150~200g。
对于母乳充足者要其注意良好的午睡和补充钙和多种营养素,对于母乳不足者,须到本院产后门诊咨询和指导。
对于大于4个月的婴儿,均告知父母须给婴儿添加辅食,辅食添加分两个阶段,先是从液体到糊状食物,再由糊状到固体食物,婴儿生长发育的轨迹,营养是否达标取决于是否及时充分地供给每个生长发育阶段最适宜的食物[4],这对孩子以后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拒绝有渣食物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婴儿维生素D的添加于新生儿后期就须每日一粒,对于大便性状中有颗粒状残渣最好添加益生菌促进小儿食物营养消化吸收;婴儿于6个月大小时建议进行血常规和骨碱性磷酸酶(BLAP)检测以确定婴儿是否须添加钙剂;对于夜惊、枕秃、出汗通常须添加钙剂;婴儿于半岁内来我科进行综合发育评估一次,于满周岁进行gass检查以判定小儿营养和精神系统包括运动能力的发育情况;婴儿辅食的添加应是4~6月就开始,不应晚于7-8月,添加辅食中婴儿配方奶粉十分必要,因有多种微量元素的补充。对于婴儿期喂养的评估一下几点供参考:
①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达正常。
②食物结构、性状与月龄相符,食物多样化。
③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对食物感兴趣,见到食物愉悦,享受食物,不是强迫喂食。
④婴儿到8~10月时可以自己捧杯喝水,12月能拿勺盛饭吃到食物,没有吵闹拒食现象。
总而言之,建立婴儿生长发育期最适宜食物,须从母乳4~6月开始添加辅食,食物调配和定期保健很重要,强化食品改善消化功能和相关血检及综合智能评定均需要,儿保门诊定期随访也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李荣萍、应汉艺、张冀莉,等.42天婴儿喂养方式及体格发育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6):536—537.
[2]王贺茹、金春华.早期喂养方式对不同时期儿童体质量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21):1693—1695.
[3]岑奇秀.婴儿喂养方式与发育及免疫力的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24):66—67.
[4]宋淑梅,王旭华.喂养方式与婴儿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3.17(2):101—102.
论文作者:梁蔚筠董训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5
标签:婴儿论文; 生长发育论文; 食物论文; 小儿论文; 母乳论文; 辅食论文; 方法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