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蓝墨智能云课堂模式改革创新
□文|高燕
“互联网+教育”在传统教育模式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正在成为推动教学创新、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现代智能手机云班课APP引入民法学课程班课教学课程中,民事案例分析与同学讨论答疑互动,以及课堂考勤、点名云模式的结合,一定程度把智能教学方式与传统民法学理论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将人工智能模式嵌入教学流程中,改革新的模式、新的课堂,能够把传统民法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调动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民法学》在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一直以来都处于核心的地位,是所有法学课程中最重要、内容最多,也是国家统一职业资格考试中分值最高的一门课程。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完全按照编和章节,按照教材模式进行一一讲解,老师讲得枯燥乏味,学生听得一知半解、效率不高。
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茫然,自己所读的专业能学到哪些本领,毕业后能找哪方面工作,毕业后是否继续读书,一点想法都没有。学业水平测试,不仅关乎学生的毕业,更重要的还是升学。对自己定位不清晰,造成学习动力不足,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了有什么用处,考试又有什么用处,能够及格,顺利毕业就足够了。因此,从新生入学开始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对学生开展学业水平测试的相关文件的学习教育,并将相关的文件印发给家长一起学习,引起学生及其家长的高度重视。只有学生从主观上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引起了重视,才能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智能云与现代教学的模式相结合,更加有效地把传统民法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调动起学生充分的热情与学习的主动性。利用现代智能手机云班课APP引入民法学班课教学课程,包括具体课程PPT、配套案例分析班课与讨论区答疑互动,以及课堂考勤、点名云模式的结合,最大程度把智能教学方式与传统理论教学有机融合起来。
智能云教学模式概念引入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带来重大变革机遇,基于以上技术的智能云教学,正是顺应这种教学改革趋势的最前沿教学理论与实践。“民法学课程智能云模式教学改革创新”主题是,在成果为本的教育理念下,结合移动教学与课堂教学二者优势的参与式教学与考核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为以下环节:利用智能手机云课堂APP平台,导学和引思—系统建构点拨引申——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结合人工智能教学与课堂教师主体,导学引思,点拨引申,系统建构,反馈调整。学生主动提取,内化迁移。利用智能云平台上的课堂抢答、举手和手机摇一摇功能,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根据教学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采用分层导进的办法,逐层递进,渐次强化,尽速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民法学》课程智能云教学改革过程,具体可以分3步走:
民法学课程智能云教学方式的改革思路
在D-Met组中,以2.5 mmol/L组的生物膜总生物量显著高于10、25、50 mmol/L组(P<0.05); 而10、25、50 mmol/L组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1c);各浓度组的生物膜抑制率为:10、25、50 mmol/L 组>2.5 mmol/L组(P<0.05)(表1)。
学方式改革之目标。民法学课程智能云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过程,为对于如何提升教学水平迷茫,对于教与学的过程不能透彻理解,对于各种教学模式心存疑惑不知如何选择的教师提供了非常大的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帮助,并尽力使其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在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课堂范围有限,限制了学生的司法实践,所以,我们要尽力克服这一障碍,为学生结合实践案例学习提供一切可能性。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或课件嵌入到蓝墨云平台课件里,而且因为存在于蓝墨云数据里,可以反复多次观看,为学生展示一些重大疑难民事案件或者法庭审理现场过程,通过观看、分析与讨论,加深学生对这一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有效提高学生民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一举双得。
民法学智能云教学改革的方法。民法学课程智能云教学模式,上课前提前由教师将本节课的PPT课件发给学生到云平台系统,让学生将自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通过让学生自己讲授的方式,一来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被动的受教者转变为积极的思考者,二来学生积极的思考反过来也会激发教师讲授的激情,并发现学生们存在的一些错误或者不当的看法。本科学生经过几年法学理论的学习后,开始有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案例教学恰恰迎合了这种要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学习热情。同时对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已经学习过的民学法知识和我国现行法律的精神及相关规定。讨论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俗语说“理越辩越明”,很可能学生在学习民法理论时,在头脑里对一些问题的认识还是模糊不清的,通过对民事案例展开分析和解答,则会消除学生在民法学理论学习认识上的误区和盲区。
另外,民法学智能云课程还可以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充分得到锻炼,使得学生利用这个平台,所有人都可以将自己的理论观点、案例意见输入到云讨论系统区域,该授课教师在课程后台,可以将每位学生的看法和观点清晰地看到,并且及时给予点评与点赞,鼓励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去讲、去说——这种能力的培训在本科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是非常重要的。
(5)焊缝组织与力学性能S32205不锈钢焊后凝固过程,铁素体组织先凝固,后随温度降低,部分铁素体在晶界处开始转变为奥氏体,并向铁素体晶内生长,焊后腐蚀试验组织如图3所示。
民法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讲授老师的经验一般是,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分析具体案例。虽然已经是高年级学生,也已经掌握了一些民法理论知识,但是要让这些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和案例间建立关系,还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先使用一些现实材料来进行铺垫。也就是说,在该课程的初期阶段,可以在云班课APP系统上提前上传与即将讲到的民法理论知识点相关的经典案例,然后让学生准备分析、讨论具体案例思路,通过身边经常发生和看到的现实例子,培养他们对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感觉,然后再考虑进行具体的案例培训。
民法学课程智能云教学改革创新的具体机制
利用智能云教学工具与云班课平台,针对原来的传统民法学课程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经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达到让学生们参与翻转课堂、愿意并有能力采用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方法实施教学改革,以解决当前教育转课堂教学的模式,并且经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学习方法,达到让学生们认可和参与到翻转课堂、愿意并有能力采用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方法,解决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此外,关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也有研究从规模、动力特征、行动主体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对土地流转状况及特征进行了分类(表1),并认为小规模、由农民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较为符合农村的社会结构与规范,能够维系地方的社会秩序。而行政或资本主导的规模化土地流转具有强制或半强制的性质,打破了乡村社会自发的社会变迁进程,使农村社会生活失去了稳定性。那些强制或半强制的力量相对于农户自发力量而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在行政或资本的干预下,农村内部自发的土地流转进程常常面临被迫中断的窘境,由此带来乡村社会秩序与规范的失灵[17]。
第一阶段,APP上分析案例材料,认识法律关系。
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农业、气象部门除了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气象预警工作之外,在行动上,也应当做好与预警工作相关的支持性工作。建立省、地市、县三级灾害信息管理与发布的预警机制,有效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难题,不断增强在这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气象灾害的预防、监测和信息传播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业气象信息能够及时有效的在第一时间传送至用户手中,以便用户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农业生产损失。
第二阶段,在云平台讨论区,由学生分析自拟案例。
智能云教学平台,一般都会有一个自由讨论区域,教师开启讨论开始按键,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所设定的时间内自由发言、讨论与互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给出不同的互动成绩,这一阶段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案例中的法律关系,并按照主体、客体、内容对法律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同时还要使学生更进一步地掌握适用这一特定法律关系的特定法律规范,也就是完成找法的任务。不仅如此,在找到适用于特定法律关系的特定法律规范后,还要使学生对民事法律规范的具体含义和构成要件有清晰的把握,即完成法律解释的任务。这里的民事案例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所有意识设计出来的。
第三阶段,在APP云平台上具体分析现实中司法实践案例。
比如法院审判过的案例,并对法院判决进行评析。实践案例与自拟案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并不是针对重要的知识点的,经常不具有典型性,另一方面它里面的干扰项比较多,学生要学会在当事人的众多表述中寻找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与法律关系。因此,总体上来说,这种案例分析起来难度较大,比较适合经过一段时间简单案例训练的学生。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对实践案例进行举例。
一系列的民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对于培养理论创新型、社会实践型法律人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对于我校法学系学生的就业,及法学系今后的发展,也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林丽.我院民法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析[J].高教学刊,2018(20):120-122.
[2]任文婧.华中师范大学云课堂+云平台打造数字化学习中心[J].中国信息化周报,2017年第42期.
[3]汪应.高职院校智慧云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27):80-83.
基金项目: 本文属于2018年度西安培华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民法学课程蓝墨智能云模式之改革探索,项目编号:PHY1814.
(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标签:课堂模式论文; 智能手机论文; 改革创新论文; 民法学论文; 传统教育模式论文; 互联网+论文; 教学创新论文; 教育公平论文; 西安培华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