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最大程度保证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应从线路结构、环境气候及安全工器具等多个方面入手,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110kv;高压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
引言
随着电力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带电作业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开展的频率也随着不断提高,由于配电网本身具有复杂性特征,使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存在诸多危险点。
1、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危险点分析
1.1由于线路特殊结构形成的危险点
110kV配电线路具有结构多样化的特征,同时也是现阶段最常见的一种配电线路。最常见的是在同一杆塔上仅有一回110kV三相线路通过,并且这种配电线路的结构较为简单。此外110kV配电线路还有相对复杂的结构类型,比如同杆双回线路,该线路是在同一杆塔上存在两回110kV三相线路,而两回110kV三相线路并排通过,该线路设计方式在实际的位置转移过程中操作难度会随之加大。在具体的110kV配电线路带电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线路密集等问题,常常出现于同杆双回加上高低压同杆的情况下,该结构类型不仅会导致斗臂车操作困难,同时其绝缘遮蔽措施开展也相对复杂。
1.2受到特殊气候影响形成的危险点
在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中,除了线路结构方面的问题外,还会受到特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作业操作时,为了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性,需要针对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方案。由于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大多在露天环境下进行,所以受到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程度也相对较大,如果施工作业人员未能按照规定开展工作,不仅会影响带电作业工作的进行,同时还会加大自身安全风险。
1.3不合格作业器具导致的作业危险点
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大量的电力设备与相关器具,部分应用的绝缘工具与一般的绝缘工作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别。与常规绝缘器具相比,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过程中所用的绝缘设备具有特殊性,如果这部分器具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磨损等问题,则会直接导致器具自身的绝缘性能全部丧失,进而形成作业危险点。此外,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器具一般会受到使用年限的限制,如果器具超出了使用年限,其性能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器具使用的安全性,需要加强对器具的保护,还应该在作业前对其性能进行必要的检测。
1.4对安全距离忽视形成的危险点
在综合分析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期间的危险点这一问题时,要最大程度上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合理把握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非常关键。通常情况下,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会存在安全距离的问题,但是这一问题常常被作业人员所忽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风险。因此,对于由安全距离产生的危险点,应在提高对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重视程度的同时,将带电作业事故和安全问题预控工作切实提上日程,切实保证1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始终处于安全、合理的范围内。
2、110kv高压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
2.1规范配电带电作业管理制度
在电力企业服务日趋规范化精细化的背景下,要促进电力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围绕电力系统检修,做好配电带电作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梳理至关重要。基于配电带电作业管理,电力企业及其下属的检修管理部门要对配电带电作业施工前中后三个环节的安全制度细则加以完善,归纳配电带电作业的方式及相应的安全隐患因素,根据配电带电作业的形式类型来确定相关的技术管理方法及安全防护措施。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对电网设备的性能进行缺陷测试和弥补,将之记录于配电带电作业资料日志中,在带电作业完成后形成作业指导规范案例文件,供作业人员学习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制定带电作业全过程管理标准
(1)施工前准备:①作业现场勘察流程规范和能否实施带电作业的判断标准;②项目施工方案的标准格式以及方案可行性的检查和审核机制;③施工计划、风险管控报告和带电作业指导书的格式与内容;④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的风险识别和科学试验标准;⑤施工资料的填写与检查标准。
(2)施工人员准入:①施工人员资格要求及审核标准;②工作票签发标准;③施工人员资格获取机制。
(3)施工过程控制:①工作票的填写规范;②班前会、出车会和班后会的管理机制;③工作票开工的许可手续;④规范安全技术交底内容;⑤作业停止条件与监测方法;⑥现场工作负责人职责与权力;⑦安全监察员职责与权力。
(4)施工质量控制:①施工作业质量标准策划机制;②安全工器具和带电作业设备使用标准;③施工安全质量检查表格式与内容标准。
2.3合理配备带电作业防护设备
带电作业中,操作人员安全防护工作必须全面。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前提下,带电作业风险性极高,安全防护工具至关重要。进一步提高带电作业安全性与稳定性,及时配备安全防护用具,合理控制带电作业风险,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带电作业工作。
2.3.1带电作业屏蔽服
带电作业屏蔽服的应用,主要因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中,电场强度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伤害。据人体皮肤受电场强度影响发现,人体皮肤感知的电场强度主要为在240kV/m。带电作业期间,电场强度大,所以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屏蔽服。屏蔽服必须选择特定材料进行制定,主要以纤维材料、导体材料为主,屏蔽服必须穿着全套才能起到保护作用,具体包括衣服、袜子、裤子以及鞋子等。屏蔽服连接位置处理好,真正做到全面性人体屏蔽。带电作业操作期间,屏蔽服不地同位置起到不同的屏蔽作用,电位屏蔽面的设置,很好地隔离人体与强电流。屏蔽服应用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质量检查,确保屏蔽服质量达标。检查好屏蔽服连接位置,保证电流传导安全。屏蔽服保管要求严格,必须将其置于干燥位置,防止屏蔽服被破坏。
2.3.2静电防护服
静电防护服的应用,针对带电作业中静电放电情况进行应用,静电放电会增加电磁场强度,电磁场强度危害人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静电防护服有效防止操作人员长期处于静电辐射环境中,避免操作人员出现头晕或者恶心等情况。静电防护服以特殊的材质将静电疏散,并且抑制静电放电,尤其是操作人员高空作业下,静电防护服进一步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2.4重视带电作业操作人员安全培训
操作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十分重要,是提高带电作业安全防护的关键手段。安全意识作为操作人员的主观意识,指导着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锻炼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避免在带电作业中出现操作失误现象。安全培训着重以输电线路巡视以及带电作业中测量工具应用等方面着手,指导操作人员时刻按照操作标准进行作业,并且不断为操作人员灌输全新的安全操作技能与安全防护意识,保证安全培训的针对性与全面性。当然作业器具的检查与维修、操作等也是安全培训的重点,操作器具的正常应用,为带电作业操作安全防护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配电带电作业能够有效避免检修停电,保障了供电正常,提升供电的可靠性,但也要认识到此种作业的风险,威肋、着作业人员的安全。因此,在配电带电作业中,需要从管理、专业技术、设备等等多个方面着手,确保带电作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刘锡洪.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特点及安全防护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85-86.
[2]刘青云.提升配网带电作业安全性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风,2018(30):162.
[3]王袁睿.配电带电作业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方法[J].低碳世界,2018(110):165-166.
[4]贺彪.基于带电作业与快速检修技术的高压线路分析[J].通讯世界,2017(23):281-282.
[5]郭勇,邓德刚.浅析高压线路的带电作业与快速检修[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179.
论文作者:赵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作业论文; 线路论文; 操作论文; 人员论文; 屏蔽论文; 器具论文; 安全防护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