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血液肾内科 湖北武汉 430100)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同营养状态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根据营养风险筛查量表的评估结果分为营养风险组和无风险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生活质量。结果:无风险组患者出现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风险组患者(P<0.05),生活质量相关领域得分均高于风险组患者(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可影响其相关并发症和生活质量。在透析期间加强对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干预,将有助于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0-0325-02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在透析的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的肾功能代谢存在障碍,其全身营养物质发生流失,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几率大大提升,且死亡率也在不断增加[1]。另一方面,营养不良还会使患者发生各种相关的并发症,有研究显示,营养不良是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病死率在20%以上[2]。在进行透析治疗前,如能够筛出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对其采取及时有效的营养干预,不但可以改善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的营养状态,还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和恢复[3]。鉴于此,本文对我院肾内科收治的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平均年龄为(51.5±4.3)岁,男56例,女54例。其中,38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糖尿病肾病,多囊肾19例,高血压肾病35例。根据营养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营养风险组(60例)和非风险组(50例)。
1.2 研究方法
治疗实施前,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估患者营养状态,指标包括年龄(70岁及以上赋1分)、营养分数(①与过去7天相比食物摄入量降低量范围为25~50%,90天内体重降低5%以上赋1分;②与过去7天相比食物摄入量降低量范围为50~75%,60天内体重降低5%以上,BMI18.5~20.5kg/m2赋2分;③与过去7天比食物摄入量降低量范围为75~100%,30天内体重降低幅度在5%以上,或90天内降低幅度在15%以上,赋3分)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指标计分(①合并髋关节骨折及急性并发症的,赋1分;②患脑卒中、肺炎、恶性血液病,及腹部手术的,赋2分;③存在骨髓移植、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头外伤,及APACHE评分在10分以上的,赋3分)。NRS2002量表总分为7分,患者得分在3分以下者,营养状态正常,为非营养风险组;3分及以上者,表示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归为营养风险组。
对两组患者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比较患者在透析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BREF)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值标准差描述,t检验分析,率的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情况[n(%)]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生活质量指标风险组无风险组tP
生理领域70.96±3.7590.21±3.9616.624<0.001
心理领域73.36±6.5193.27±5.2914.751<0.01
环境领域70.62±5.3692.10±4.6522.634<0.001
社会关系72.81.±5.6289.25±4.2312.933<0.05
总生活质量73.55±4.5090.18±3.7420.748<0.01
3.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个人体能量不断消耗的过程,基本上每次的透析都会使机体丢失大约10g~13g的氨基酸肽类和水溶性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尤其是当采用高通量、高效的透析治疗的时候[4]。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有效措施之一,但若进行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同时引发多种相关的并发症,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透析患者通常因缺乏营养知识、胃肠动力变弱、孤独、情感抑郁以及经济压力困难等各因素,使得患者存在长期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情况,也使得透析患者营养问题更加严重[5]。美国有研究发现,有23%的血透患者的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比0.8g/(kg·d)低,体脂与肌肉储存量不足。
我们的研究采用NRS2002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它能够严格的按照患者的实际状态,具有科学性、动态性的特征,能够有效筛查治疗期患者营养不良的问题,可制定出科学且有效的方法以供患者营养支持[6]。我们的研究显示,在无营养风险组的患者中,高血压、心绞痛等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营养风险组,提示我们在存在营养风险的情况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会发生各种并发症。此外,因生活质量可以评价患者身体的综合情况和身体状态,我们的研究表明,营养风险组患者在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等领域的评分均较无营养风险组的患者低,也提示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综上,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营养状态对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存在显著影响。对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爱萍,董永红.营养干预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0):1473-1475.
[2]易江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对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7).
[3]宋亦琪.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及相关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8(1):51-53.
[4]王柳雯.饮食干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
[5]胡洁勇,吴晋芳,邢喜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4,30(2):119-122.
[6]黄钦,黄钊,陈阳阳.改良版营养风险筛查评估量表在中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5):643-646.
论文作者:张婉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患者论文; 营养论文; 并发症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血液论文; 风险论文; 发生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