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
高流民 福建省安溪县城厢镇玉田小学 362499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的问题上提出,要引导并帮助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地表达”,等等。这些描述正是创新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内涵。从这点上伸展开去,创新作文就是要从成全学生的生命出发,使作文成为学生张扬生命、激扬文字、放飞想像、袒露心灵的途径和方式。张扬个性,才可能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
一、放飞心灵,张扬学生个性
1.加强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培养。想象力、联想力是衡量创造思维能力高低的标尺,也是检测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联想力,又是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想象力、联想力的训练又是作文训练的薄弱环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文章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并不是记忆仓库中没有材料,而是因为联想的“线路”没有接通。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做到训练经常化、具体化。经常化,指平时的作文大都可用来培养想象力、联想力。具体化,指通过启发思路、传授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想象、如何联想,用这样的训练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2.加强思维深刻性的训练。深刻思维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方式。没有深刻的思维,文章就不会有思想的高度。针对学生作文停留在单纯的记事、作文没有深度的现象,我会故意出一些似乎自古已有定论的问题让他们讨论,提升他们的思想深度。总之,以讨论的方法确立写作中心,既能强化学生的思维动机,使之积极思维;又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问题,避免千篇一律。
二、 快乐习作,写出学生个性
1.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的个性。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样事物,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千差万别的。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的新鲜事物,用新角度去观察问题,用新眼光去分析问题,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新的方法去叙述事物,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2.鼓励学生大胆创造,敢于写“大胆文”。儿童的思维最活跃,敢想敢说,很少保守思想,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最为敏感,他们对人生、生活、社会的思考有时可能是狭隘的、偏激的,但正是这种活跃的思维却常常使创新的火花四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对当前的教育体制、素质教育话题很愿意发表他们的见解。因此,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写“大胆文”,让学生说他们想说的话、写他们想写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写出鲜活思想,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思想。
三、多元评价,彰显学生个性
1.教师导评——学会品析。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无论是品优秀作文还是析作文得失,教师都不能简单地用套话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要用心写好作文评语。教师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及时点评,找出亮点,放大亮点,评价激励。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要保证不同的学生能获得成功的快感。教师要尽量追寻评价艺术,应具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种春风化雨般的诗意。让教师动情的评价,如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似一曲雄壮的交响乐。
2.同学互评——学会欣赏。互判、互评是指同学之间依据评改要求,互评作文,交换意见,边评边改,以达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评判应以“两面性”为原则,即无论是优秀作文还是差生作文,都要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去评判。评论优秀作文时,既要让同学们学习优秀作文的长处,也要鼓励学生用“显微镜”大胆“挑刺”,找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评论差生作文时,让同学用“放大镜”找“闪光点”,一个准确的词语、一句精彩的句子都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用这样的评判方式,既可以鞭策优秀学生不断进步,又可以对后进生产生极大的鼓励,增强他们作文的兴趣和信心。这种形式,实质上是鼓励学生大胆而积极地参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同时也是一种“今天我当小老师”的成功尝试。评判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集体评判、小组评判、同桌互评,可以口头评判或书面评判,可以对一篇作文评判,也可以把几篇作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共同的优点和集中的问题。评判的内容可以有多种意见并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诚,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每位学生在互动中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习作带来的愉悦。
语文教师的作文评价语言要用心修炼,更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己、拥有自信、挖掘潜能,最大可能性地激起写作兴趣。
个性化的习作必然有创新的火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鼓励,努力使其延伸到学生的整个习作过程;创新的过程总会带有不成熟的印记,需要我们教师大度宽容,使学生更为从容地迈越成长的过渡期;习作的语言难免一些瑕疵,需要教师适时点拨,使其成为优美可读的文本。但愿我们共同创造良好而宽松的环境,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学才子。
论文作者:高流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习作论文; 思维论文; 自己的论文; 想象力论文; 大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