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环境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建设城市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园林的设计,使其发挥积极的环境调节作用,让城市变得更加温馨舒适,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因此园林设计要针对现如今环境中出现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产生具体的设计方案,使城市园林成为城市环境的净化系统。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引言: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往往会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生态学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园林的设计必须从功能性入手,使其成为城市环境的净化系统,缓冲大气污染、水污染、粉尘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带来的负面作用。因此,城市园林的设计,要紧密地配合城市规划,根据规划内容的不同而实现园林功能性,在此基础上,再对园林的内部进行详细的设计。
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学原理
1.1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是指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空间和时间上所占的位置,以及该种群与其他种群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功能关系。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生态位原理,根据不同物种的生长习性特征,进行植物的合理搭配,有效杜绝种群内或种群间产生直接竞争,进而构建稳定的种群群落结构,保证种群间能合理地利用温度、光照、养分、水分等资源,确保群落的稳定。
1.2互利共生原理
互利共生主要是指相互共生的双方,都可以从对方处获得生存上的利益。例如:刺柏属、栎属、松属、衫属、桉属中的一些种类,他们的根、叶可以分泌相克的物质,对其周围的植物生长能产生抑制的作用。部分花卉植物,例如:蔷薇科、十字花科、茄科的一些植物不能在一起种植;风信子、稠李分泌的挥发性物质、洋槐的花和树皮也可以对一些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接骨木可以分泌出对云杉根分布有利的物质;白蜡、皂荚与九里香生长在一起时,可促进彼此的生长。还有部分植物的分泌物会抑制一些植物的生长,例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醌的物质,能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在设计园林景观时,最好不要将松树与云杉、胡桃与苹果、白桦与松树等种植在一起,在建设生态园林时可利用植物间的这种关系,维护植物群落间的稳定。
1.3物种多样性原理
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越好,景观园林存在的时间就会更长久一些。所以,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设计师必须要考虑到物种的多样性问题,有效维护园林景观生态的稳定性。假如生物品种太过于单一,即便是一片生长茂盛的森林,在经历过无数次风雨洗礼后,最终也会消失。生物之间就是一个食物链条,任何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敌。换句话说,森林中树木的种类繁多,那么就会有很多种动物生存其中,它们就可以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地存活在一起。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问题。
2城市园林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
2.1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
我国未来的发展是以尊重自然环境规律为主,环境保护是任何投资的第一审批要素,城市规划也必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因此,在笔者看来园林的设计其实就是城市环保建设的具体的设计,是政府、群众对城市环保建设的一种意志体现[1]。这也决定了园林设计面对的是一盘大局,要纵观全局,并非只是一个园林的内部设计。这就要求设计者拥有非常专业的环保知识、城市规划经验以及园林设计基础,更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园林设计的水平。
2.2结合功能区进行园林设计
我们明确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的关系,之后便开始了具体的园林设计方案。本文认为具体的设计中要有几个要求:第一,要根据环保要求和城市规划,进行实质上的设计安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认为,设计需要考虑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甚至于光污染等因素,结合具体的城市规划来进行设计。第二,遵从就地解决标准来处理具体的挖掘土方,比如铺垫甬道、堆积草坪等等;第三,避免园林建设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绿色施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2.1工业区园林设计
工业区涉及到了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园林设计必然要结合其形成具体的处理系统。比如污水处理方面在工厂进行具体的处理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可以集中排放到园林的湖泊当中。当然湖泊要在源头上对这些水进行再一次处理,配合湖中净化水质的水草,让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2]。废渣则可以经过环保处理之后用于园林的甬道铺设中,废渣具有孔隙,对雨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经过其过滤的水排放至湖泊中。废气处理则需要考虑利用法国梧桐、藤类等植物。
2.2.2商业区园林设计
商业区主要是机动车废气污染,这一类园林设计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同时也要结合商业区具有的休闲、娱乐、购物等特色,打造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园林环境。采用合理设计方案应对噪音污染,比如很多花卉树木都具有隔绝噪音污染的能力,可以利用这些植物形成具体的俯仰生姿的生态林,既能净化空气又能隔绝噪音。园林内部设置健身器材,解决商业区居民的运动问题,增加园林的功能和公益性。在园林外缘甚至于一定半径内的街道等种植高大的树木,用以缓解城市亮化工程带来的光污染问题。
2.2.3居民区园林设计
居民区的园林涉及则要从分考虑到居民生活所需的功能,比如健身、娱乐,更要结合居民区噪音、垃圾污染,采用积极地自然的手段来进行缓解。在园区内种植大量的植物,来净化空气和阻隔吸收噪音,并配置喷泉、小湖、小型瀑布,利用这些水资源来打造小环境湿润气候[3]。园林内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净化之后用于居民区洗车等日常生活中,从而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压力,实现节水之目的。
2.2.4文化区园林设计
文化区园林设计自然要考虑文化因素,其中植物的选择要用文化价值较高的梅、兰、竹、菊,配合一定量造型各异的雕塑,搭配上一定造型的草坪,补充以人工湖泊、小河、瀑布、飞流等,打造出拥有浓烈文化氛围的园林[4]。文化园林应该作为城市文化的宣传基地,要有当地历史介绍、甚至于当地风景或者地标性建筑的缩微模型,立体地向市民以及外来旅游者展现出城市的魅力。
2.3园林设计细节
(1)植物设计:俯仰生姿,注意树冠线的打造,形成层叠的视觉感受;注意季节植物的搭配,形成一年四季不同景色轮换。(2)水源设计:要有配套的水源处理系统,避免蚊虫滋生。(3)道路设计:要特别注意交通要道的质量问题,避免地面开裂或者低洼产生积水。(4)山石设计:山石设计要依据需要制定具体的比例,摆放稳固不可发生倾倒,不可在假山上修建凉亭,确保市民和旅游者安全。(5)园林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不可因为建设园林施工而产生的二次污染。
结语:
园林设计是促进城市和环境关系改善的缓冲系统,要在一定范围内缓冲甚至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功能区进行不同的园林设计,而且要在具体设计中注意具有共性的设计细节,让园林大到环保功能小到美化功能都能得到最大的展现。
参考文献:
[1]周密.浅谈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8(44):41-42.
[2]王晓.浅谈城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J].南方农业,2018,12(23):49-50.
[3]陈浩.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J].居舍,2018(08):91+107.
[4]贾筱昕.城市园林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22):27-28.
论文作者:刘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园林设计论文; 园林论文; 城市论文; 植物论文; 种群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功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