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饮酒对小鼠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戴雪莹,葛怡坤,宋子玉

长沙医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饮酒与小鼠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构建小鼠OSCC的动物研究模型,通过使酒精与口腔黏膜反复接触,达到模拟长期饮酒的效果,观察小鼠硬腭后部鄂黏膜的癌变效果。结果:50、100mg/kg浓度组与空白浓度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200mg/kg浓度组与空白组浓度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在50-100mg/kg的浓度范围内,乙醇促进OSCC的发生;浓度为200mg/kg时抑制OSCC。结论:酒精与口腔黏膜反复接触,尤其是可引起口底粘膜化学烧伤,因此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溶于酒精中的致癌物的吸收,导致唾液腺萎缩和病变,其功能受到影响,进而黏膜表面冲洗不足,局部暴露于较高浓度的致癌物,且长时间接触,增加了口腔癌症的风险。

【关键词】饮酒;小鼠;口腔鳞状细胞癌

【中图分类号】R1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079-01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六位,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病因至今不明,但饮酒被认为是OSCC重要的危险因素[1-2]。在中国,从夏朝就有杜康酿酒的传说,根据国家调查数据显示[3]:2002-2007年,男性饮酒量增加了1倍,女性则增加了6.5倍。目前,国内约有500万人经常饮酒,在成年人钟,重度饮酒者的比例由2002年到4.7%增加至2007年的37.04%,有65.39%的饮酒者身体状况不佳,而饮酒与口腔癌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动物学研究发现,乙醇本身不是一种致癌剂,而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却具有明显致癌作用。本研究通过小鼠实验,探讨饮酒和ALDH2与OSCC发生的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模拟长期饮酒的雄性小鼠

1.2 实验方法:

1.2.1 模拟研究饮酒对雄性小鼠的OSCC发生的影响。

1.2.2 实验用雄性小鼠24只,经1周检疫后,随机分成2组:正常对照组、乙醇染毒组,分别记作A组、B组。

空白对照组(A组):6只,无离子水涂抹,4周。同时给予标准饲料饲养,自由饮水。

乙醇染毒组(B、C、D组):本实验选择运用乙醇涂抹作为小鼠饮酒的模拟。根据乙醇小鼠经口LD50(998 mg/kg)[7],将1/20LD50(49.9mg/kg)、1/10LD50(99.8mg/kg)、1/5 LD50(199.6mg/kg)

设置为低浓度组(B组)、中浓度组(C组)和高浓度组(D组),每组4只。按0. 01 mL/g BW,小鼠于28日龄开始涂抹小鼠硬腭后部鄂黏膜,于双日涂抹,染毒4周。同时给予标准饲料饲养,自由饮水。

1.2.3 每日观察小鼠活动情况包括小鼠精神、饮食、外形等情况。每周称重,记录。

1.2.4 染毒四周后,停止染毒。于最后一次染毒12h后禁食,24h后对实验小鼠进行眼球取血并处死,取血留样,迅速解剖。

1.3 通过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的硬腭后部的鄂黏膜是否有不典型损害、癌前损害、和癌瘤等的口腔黏膜损害,记录相关的数据指标。

1.4小鼠眼球采血,室温放置20min,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待检。利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液中ALDH水平,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方法进行操作。

2 结果

2.1 不同浓度乙醇对口腔鳞癌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乙醇作用于小鼠后,各浓度组值经方差分析,F=15.926,P<0.05,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50、100mg/kg浓度组与空白浓度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200mg/kg浓度组与空白组浓度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在50-100mg/kg的浓度范围内,乙醇促进OSCC的发生;浓度为200mg/kg时抑制OSCC。具体见表1。

3 讨论

酒精可作为一种溶剂,促进致癌化合物在黏膜钟的吸收,也可直接损伤细胞膜并改变其分子组成[6]。由于酒精与口腔黏膜反复接触,尤其是课引起口底粘膜化学烧伤,因此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和溶于酒精中的致癌物的吸收,导致唾液腺萎缩和病变,其功能受到影响,进而黏膜表面冲洗不足,局部暴露于较高浓度的致癌物,且长时间接触,增加了口腔癌症的风险[9]。因此,当小鼠硬腭后部的鄂黏膜长期暴露于乙醇下,导致口腔内器官及口腔鳞状细胞发生改变,长期以往口腔鳞状细胞发生癌变;但高浓度的乙醇有些许抑制口腔鳞癌的现象,善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饮酒可增加口腔癌发生的风险,这一观点已被国际癌症机构确认[3-6],且发生与饮酒频率、酒精含量等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Ding J,Li S,Wu J, et al.Alcohol dehydrogenase-2 and aldehyde dehydrogenase-2 genotypes, alcohol drinking and the risk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 2008

[2]Asim M,Khan LA,Husain SA, et al.Genetic polymorphism of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s M1 and T1 in India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isease Markers . 2010

[3] K Lee,D Caceres,N Varela,DA Csendes,RH Rios,SL Quinones.Allelic variants of cytochrome P4501A1 (CYP1A1), 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M1 (GSTM1) polymorphisms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smoking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as gastric cancer susceptibility biomarkers. Revista Medica de Chile . 2006

[4]Hsieh HI,Chen PC,Wong RH, et al.Effect of the CYP2E1 genotype on vinylchloride monomer-induced liver fibrosis among polyvinyl chlorideworkers. Toxicology . 2007

[5]何映.邱银生.汪晖.宫新江.贾珍容.He Ying.Qiu Yinsheng.Wang Hui.Gong Xinjiang.Jia Zhenrong 体内外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J]-中国药师 2006(2)

[6]田甜.TIAN Tian 饮酒与口腔癌发生相关的可能机制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3(5)

作者简介:戴雪莹,长沙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学生

通讯作者简介:宋子玉,长沙医学院教师

论文作者:戴雪莹,葛怡坤,宋子玉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2

标签:;  ;  ;  ;  ;  ;  ;  ;  

长期饮酒对小鼠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性研究论文_戴雪莹,葛怡坤,宋子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