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红
沈阳二四二医院干诊科 辽宁 沈阳 110034
【摘要】 目的 探索分析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设置未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均采用CT 血管造影进行临床检查,观察分析2组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为78.0%,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为38.0%,2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显著上升,颈动脉狭窄是造成患者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颈动脉狭窄可以作为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依据.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狭窄; 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78-02
根据有关资料[1],临床已经证实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为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硬化斑块[2])因此,临床上颈动脉狭窄是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指标,并且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复发等均具有密切的关系,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设置未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探索分析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本组患者均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9.3岁±14.7岁(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2岁到67岁不等),其中男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2例,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8例;同时设置未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3岁±12.7岁(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4岁到64岁不等),其中男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4 例,女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6例,排除合并出现严重的心,肝,肾系统功能障碍者,排除对造影剂过敏者,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以及观察指标给予观察组和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进行常规的生化检查,血电解质,凝血等检查,在此基础上给予2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采用CTA(CT 血管造影)进行检查,研究采用的检查仪器为16层螺旋CT 机(SiemensEmoGtion),扫描层厚为5毫米,管电流为300毫安,管电压为100千伏,患者呈仰卧位,扫描范围为主动脉弓到头顶,先进行扫描测试,之后在进行颅脑CTA 检查,具体的检查步骤如下所述:第一,给予患者注射70ml,300mg/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和40ml,0.9%的录华纳溶液,注射速率为2ml/s(采用自动高压注射器,与肘前静脉注入),观察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直径情况和动脉狭窄率.
1.3 评定指标颈动脉狭窄的评定标准参照NASCET[3](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的狭窄分级方法进行评定,利用公式计算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其中N 为患者颈动脉影像学测量结果的横断面上最狭窄部位的直径,D 为患者供血区域远端的正常血管的直径,根据狭窄率将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4]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完全闭塞,各等级的具体狭窄率情况如下所述:无狭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为0;轻度狭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小于29%;中度狭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为30%到69%之间;重度狭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为70%到90%之间;完全闭塞,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过CTA 检查和计算分析,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为78.0%,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为38.0%,2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
3 讨论根据有关资料[5],颈动脉狭窄的好发部位为人体的颈动脉分叉以及颈动脉起始处,导致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硬化斑块,其他疾病也可造成颈动脉狭窄,例如,静脉炎,纤维为基层发育不良等,颈动脉狭窄易引发患者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斑块脱落或者急性的局部闭塞导致患者出现颅内脉闭塞以及供血不足,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等,根据临床研究资料[6],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出现脑中卒的发生率约为30%,另一方面,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当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超过70%的时候,患者出现卒中的发生率将达到13%.
3.1 颈动脉狭窄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作的病理过程分析颈动脉狭窄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作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由于颈动脉中不稳定斑块继发血栓,受到血流的冲刷而出现脱落,导致患者的颅脑动脉出现栓塞现象,存在出现恶性脑梗死的潜在威胁;第二,由于颈动脉的狭窄程度较重,导致缓和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不足,从而使得患者出现脑组织去缺血现象;第三,引发颈动脉狭窄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溃疡,随着血流流入人体远端血管,导致患者出现远端供血区域的栓塞病变. 3.2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重点临床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方法较多,例如以CTA 为代表的无创检查和以DSA 为代表的有创检查,治疗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有效的治疗控制:第一,重视控制患者的危险因素,告知患者养成合理的饮食,作息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适当的体运动,合理控制体重;第二,合理采用药物进行例如抗血小管的药物(阿司匹林)和降脂药物进行控制治疗;第三,针对颈动脉狭窄程度严重者可以采用颈脉支架成形术进行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用颈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时,需要谨慎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以保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群体,随着我国的医疗科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颈动脉狭窄已经被证实为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 研究选择CTA 进行本组5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和5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为78.0%,对照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为38.0%,2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率显著上升,颈动脉狭窄是造成患者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颈动脉狭窄可以作为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1] 郭爱玲,沈焱,邢向娈.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复发相关性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5,7(1):14-15. [2] 刘杰,都超.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分析[J].安徽医药,2014,19(10):109-110. [3] 黄百令,阮荣生,张桂玲.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治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6(1):1-3. [4] 龚思引,周沐科,郑洪波.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分析[J]. 华西医学,2014,29(2):210-213. [5] 高瑞利,左平祥,李静.脑动脉狭窄与血尿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J].临床荟萃,2014,29(8):934-935. [6] 胡建荣.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颈动脉杂音预测血管狭窄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6):94-95.
论文作者:谭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4
标签:狭窄论文; 缺血性论文; 颈动脉论文; 患者论文; 脑血管论文; 脑血管病论文; 病患者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