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后给予常规组35例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36例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康复有效率及格拉斯昏迷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促进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现象的出现,提高康复进程。
关键词:脑卒中;重症监护室;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脑卒中主要是指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出现的破裂或由于血管阻塞导致的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引起的一组损伤性疾病[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身体突感无力、晕倒、脸部手臂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不清、行走困难、眩晕、失去平衡、头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重症监护室内的脑卒中患者一般为大面积脑神经受损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往往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出现[2],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尤为重要。为了分析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我院针对收治的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7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观察(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后,常规组35例脑卒中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9:16例,年龄集中在53至79岁之间,均值为(65.24±3.62)岁;观察组36例脑卒中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6例,年龄集中在52至80岁之间,均值为(65.26±3.79)岁。
分组结果满足组间基础数据差异不大的要求(P>0.05),分组结果具备对比价值。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35例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36例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早期心理疏导:所述脑卒中患者处于陌生、孤单的重症监护室环境中,缺乏与家人的沟通,疾病带来的疼痛不适及担心预后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心理障碍,再加上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吞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方面的缺失后患者内心难以接受会出现焦虑、烦闷及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过程中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将患者家属鼓励、关心的话带给患者,给予患者鼓励、肯定及支持,为其实施心理疏导,倾听患者内心想法,了解其负面情绪出现的原因,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行缓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缓解其负面情绪;(2)早期体位护理:由于脑卒中患者会出现程度不一的肢体功能障碍,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实施相应的肢体摆放及体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患侧卧位时,在患者后背垫上枕头作为支撑,将患侧上肢向前伸展,与躯干角度呈90度以上角,前壁旋后被动背伸,将重心放在前面,将健侧上肢放在患者身上。针对健侧卧位患者,应保证患者躯干与床面呈90度直角,患侧上肢前屈90度,腕关节伸展在枕头上,患侧下肢垫上软枕保持向前屈;针对仰卧位患者,在患者头部下垫上枕头,将患者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胛处放置枕头,患侧臀部及大腿下垫上软枕防止患侧骨盆后缩;(3)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针对患者实施早期身体功能的康复护理,为患者实施肢体的被动运动,四肢循序渐进的开展屈曲、伸展、外旋等被动运动,改善患者运动能力;针对吞咽功能障碍或语言能力障碍的患者实施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及发音训练的护理,提高患者康复进程及速度。
1.3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康复有效率及格拉斯昏迷评分等差异;(1)康复有效标准:患者安全从重症监护室转移至普通病房,不存在严重的功能损伤,出院后生活部分能够自理,不存在严重并发症现象;(2)格拉斯昏迷评分[3]:总分15分,正常人的昏迷指数为15分,分数越低患者的昏迷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格拉斯昏迷评分为(10.25±2.26)分,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格拉斯昏迷评分为(12.96±1.34)分,两组相比:t值=6.17,P值=0.00;两组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康复有效率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数据见表1所示:
表1:两组重症监护室的脑卒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康复有效率
3讨论
重症监护室内的脑卒中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预后差、治疗难度大及完全康复机会小等特点,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般对维持患者生命支持较为重视,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康复护理的实施,导致多数重症监护室内的脑卒中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较差。
临床报道显示,针对重症监护室内的脑卒中患者应在监护条件下保证其生命体征指标处于稳定状态下开展早期的康复护理[4],主要包括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肢体摆放、体位方面的、心理方面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等全方面的康复护理措施,提高患者重症监护室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肢体功能、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出现,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重症监护室脑卒中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康复有效率及格拉斯昏迷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常规组重症监护室脑卒中患者,说明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十分显著,利于患者康复及预后。
综上,脑卒中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给予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建议在重症监护室内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丙坤,张伟滨,吕政,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8):156-159.
[2]陈红,刘小玲.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0):267-268.
[3]李惠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39-141.
[4]周建梅,陈祢,王宝兰.专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的影响效果[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8):1062-1064.
[5]王洁.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9):1373-1374.
论文作者:吴亚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重症论文; 并发症论文; 肢体论文; 监护室论文; 室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