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金玉 贵州省关岭自治县第一中学 贵州 关岭 5613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的吞咽期,积极加强语文阅读教育,有助于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很多教师普遍存在语文阅读创新教学不足的情况。 本文从对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价值分析入手,针对当前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74-01
引言
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语感培养缺乏重视,导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因语感能力的缺乏,影响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效果。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阅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培养学生读书的专注度,推动阅读习惯的形成
在一次交流中一个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特别爱读书,书柜上堆满了他的各种课外读物,如《查理九世》(全套)、《草房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西游记》,等等。 可为啥作文还是写不好,阅读理解能力还是不理想呢? 我就问这个家长,孩子是怎么读书的,一本一本从头到尾读吗? 那个家长说,好像不是,他的床头柜上总是放着两三本甚至四五本书,我看他一会儿读这本,一会儿读那本。 听到这里,我就一下子明白了,这位家长说的,所谓读了很多书,写作水平不长进,阅读理解能力不高的原因了,就是读书不专注所致。 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多读书当然是好事,但是盲目的没有目的读书,收获不大,且还容易让学生养成浮躁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性格,智力发展都是不利的。 所以,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专注阅读的习惯。 只要拿起一本书,要么不读,要就从头到尾,认真、仔细地阅读下去。 这样,一是让学生了解全书的内容,才能知道书中讲了什么,这一类的书你感不感兴趣,给以后的选择阅读提供帮助;二是完完整整地读完一本书,才能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学生的兴趣;三是完整读完读书一本书,学生才能从中学会作者的谋篇布局,故事结构,也才能学到作者对故事构架能力和描写手法,等等。 所以说,推动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培养学生的阅读专注度是十分关键的[1]。
二、紧扣课本内容,实现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目前,虽然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已经注意到了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积极采取阅读创新教学的价值, 但是在实践开展过程之中,却存在混乱无序的情况,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很多教师的阅读选材往往和课本的内容契合度不足,所以无法实现以阅读教学对学生课堂素质的反哺。 针对于此,建议广大教师要积极加强备课,筛选能够和课本相互疲惫的阅读素材。 比如,在开展《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阅读叶圣陶所撰写的相关著作,来加深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深入理解;在开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节课程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普希金的其他经典名篇,从而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感受普希金诗歌的魅力。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在保障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重视对教学环节的充分运用,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 教师需要对阅读中的介入阅读教学、 推进阅读教学和学生阅读的升华三个环节应加以重点把控运用。具体到教学中,首先,介入阅读的环节,主要是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课堂预设和对课文的解读体验介入其中, 但这种介入往往造成与课堂教学和学生阅读认知之间无法很好衔接而产生一定的冲突,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从学生阅读后的思维和问题角度作为切入点开展介入, 适时结合预设,逐步引导深入到教学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质量。 其次, 对推进阅读教学这一环节的把控运用,这一环节不仅教师要做好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推进, 推进学生去深入体会和探索阅读中未被发掘或尚不能深刻理解的阅读价值,不仅有教师的“传道解惑”,还有安排或鼓励学生重实践中的体验和总结, 使阅读以及与之相关的听、说、写落地生根,真正有质量。 再次,对于学生阅读的升华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的阅读进入一个新的高度,能够通过阅读更加深入透彻理解和创新思维的发掘课文的深入,并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生活体验中、学习技巧中,形成自己的知识[2]。
四、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写作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通过阅读教学,老师可以讲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僻的语言知识进行收集和讲解,并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培训。 例如,关键词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语感水平,并实现巩固学生语言能力的作用。 老师也可以通过各种写作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如鼓励学生写日记、周几、随笔、游记等,或者是给学生出一个固定题目,让学生围绕题目来进行写作,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巧。 例如,写人的时候应该怎么写,描写静物的时候应该如何描写等。 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真情实感融入到写作内容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语感的培养。
五、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学生的阅读习惯
给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是基础,这直接关系到孩子的阅读效率与阅读效果。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光凭一堆的辅导书和各种课外班是不行的。 需要从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方法培养等多方面考虑。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阅读室,营造一种阅读快乐的气氛。 学生可以借阅学校的书籍去阅读室进行阅读,也可以在学校的一个宁静角落,组织学生进行一起阅读。 在家庭中,家长尽量给孩子单独一个书房,初中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喜欢自己的空间,在自己的空间阅读比较有安全感,同时阅读效率比较高。 总之,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提高阅读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3]。
结束语
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积极加强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成为当前教学的重点。当前,从客观的实践情况来看,一些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足。 本文从对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价值分析入手,针对当前的不足情况, 提出了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创新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勇.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56-57.
[2]李兴平.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7.
[3]柴海宾.浅谈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93.
论文作者:陈金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语感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