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孝愿

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海绵城市”作为一种规划城市的新的理念,正在逐渐被大家认识。“海绵城市”好处多多,不仅仅是排水、储水上更有效率,而且更是向居民传播一种新的环保理念,利用一些更好更先进的设计和规划方法,不但能够指导现有的城市进行道路和排水的升级改造,还可以为以后新建城镇和城市提供良好的指导借鉴作用。本文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入手,讨论了一些城市道路建设的一些问题,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设计要点

在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期间,应当重视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建立专门的设计方案,明确各类工作要求,逐渐提高城市道路的雨水储存效果,满足实际设计需求,优化城市道路体系。

1、海绵城市的概述

海绵城市就是将城市比喻为海绵,在应对自然灾害以及环境变化时能够具有良好的“弹性”,即下雨时能够吸水、储水、净水以及渗水,在需要时能够将储存的水资源释放出来并进行有效利用,以实现城市良好的水文循环。近年来城市频繁发生内涝,同时不少城市缺水严重,大量雨水径流被无序排放。城市雨水径流带来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为解决城市内涝与缺水,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减弱城市面源污染提供了解决思路。传统的城市道路工程是利用道路排水系统对雨水径流收集后进行集中排放,为了解决内涝问题,雨水排出系统往往非常庞大,对雨水资源的浪费也非常有限。

2、市政道路海绵城市方案设计思路

城市道路雨水通常经路面横坡汇流到雨水口,然后经由市政管网进行排放。市政道路海绵城市方案设计要从“以排为主”转变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和实现生态保护”的设计思想,设计可实现蓄流雨水、避免雨涝灾害、实现雨水顺利排出、补充地下水的雨水系统方案。海绵城市人行道的设计思路是让雨水一部分通过透水砖等透水材料后被土地渗透吸收,一部分经绿地过滤后被土地渗透吸收或被周围雨水收集设施收集后利用或排放。

海绵城市车行道的设计思路是: 利用道路周边植草浅沟进行雨水初级处理后排入雨水口或在路中行车隔离绿化带与路侧绿化带下设置渗透管收集雨水后排出。

3、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设计要点

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核心思想就要保证,自然生态水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协调发展,而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又是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发展与居民的日常生活问题。作为城市综合功能体现的重要组

成,城市市政道路占据整个城市功能较高的地位,所以必须要加强城市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使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道路设计有效融合。下面我们通过以“海绵城市”作为市政道路设计的核心理念,然后对道路设计要点进行说明。

3.1道路总体设计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保证海绵体不受到整体的开发建设影响,需要最大限度的对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进行保护。因此,必须要通过正规、科学、合理的规划对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同时,为了能够维持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结合目前城市水环境规划及现有的给排水系统对城市整体系统进行设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因为设计缺陷造成的对天然河道、湖泊等水环境的伤害。此外,还需要避开一些存在的敏感要点,从而充分的协调城市发展中对城市道路的空间布局,真正的对城市道路中的绿化带、车行道、人行道的合理布置,通过对道路设置完善的雨水收集、排泄设施,真正的达到道路开发控制的社交目标。

3.2道路路面设计

为了满足海绵城市理念要求,对城市市政道路路面的设计,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因为采用密度较高的硬化路面,会大大削弱雨水的渗透,从而不能够有效的产生水循环,加大了城市发生内涝的风险,使得雨水流量与雨量形成一个正比。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进行路面的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相应雨水收集功能的要求下,必须要能够最大程度的消减雨水的径流量,从而帮助雨水迅速的渗入地下土壤或者收集装置中。而通过采用透水路面,能够使路面的孔隙率得到加大,并且雨水能够通过透水路面的面层深入地下,从而既能够保证路面的硬化强度,还能够保证对雨水的快速渗透要求,此外这种设计还能够使土壤的透水性及透气性得到很大的改善。通过有效的设计,能够改善雨水的径流量,从而真正实现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3.3道路排水设计

(1)对绿化带系统进行全面设计。为了提高路面排水系统的畅通性,应当制定绿化带的设计方案,明确相关高度,提高工作效率。如表1所示,绿化带的四周要高出中心0.5m左右,在路面积水之后,雨水会通过绿化带排出,更好地治理洪涝灾害问题,提高系统的渗水性能,在雨水排入绿化带之后,还能减少日常维护中灌溉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起到良好的使用作用。

表1 系统与路面之间的距离

(2)对排水沟进行全面设计。设计者在设计排水沟系统期间,应当根据当地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情况,建立层次化设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排水沟而言,应当将高度控制在路面高度的0.4m左右,提高积水的渗透效果,建立先进的污水管理机制,增强设计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良好的环境保护作用,有利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系统运行水平。

4、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注意事项

首先,在进行城市市政道路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考虑,一些城市交通运输压力较大的主干道不适合使用透水路面。并且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道路的形式进行有效的衔接,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其次,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道路出现纵坡与横坡形式时,对于雨水的汇集带来的影响,从而使雨水能够及时的被海绵设施进行有效的收集。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整个海绵城市工程的造价,对于选则的绿化植物也要尽量的选择本地植物,并且植物自身要有较强的耐污染、耐淹和耐盐性。最后,对于市政道路在实行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后,必须要特别注意因雨水下渗导致的路基不稳现象,从而延长道路使用的寿命。并且对一些城市管线的保护也要加强,避免因为暴雨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

5、结束语

海绵城市会选择采用低影响的道路开发模式,而这种开发模式对于我国城市未来的道路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的排水问题和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海绵城市是在结合当前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最为先进的发展理念,为城市人口问题带来的道路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城市问题同时也改善了生态环境,使城市环境更加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叶少帆.绿色建筑中雨水收集回用技术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给水排水,2017,43( 7) :92-95.

[2]应君,张青萍.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透水性铺装的应用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6(7):41-46.

[3]杜中华.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3):69-71,73.

论文作者:陈孝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1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孝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