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区科普工作探析论文

我国社区科普工作探析论文

我国社区科普工作探析

朱洪启

摘 要 社区科普是我国科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区科普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阶段,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不平衡性。当前我国社区科普还存在着形式化等问题。新时代社区科普应结合美丽社区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科普融入居民生活。

关键词 社区科普;发展;形式化;服务居民

社区科普是我国科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区是城市居民的聚集区,在社区开展科普工作具有独特的优势。社区科普对于服务居民生活,提升居民科学素养,对于社区文化建设、和谐社区建设,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新形势下,社区科普如何适应新的要求,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如何更有效地吸引公众参与,如何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还依然有许多探索的空间。

1 当前我国社区科普工作的特点

我国非常重视社区科普工作。多年来,围绕社区科普,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比较系统的工作模式。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专门提出了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使社区居民成为与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并列的五大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重点人群之一。2016年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继续将社区科普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

我国社区科普工作目前正处在新旧结合的发展阶段,如社区科普工作的理念、形式、内容、服务对象等都处在变化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新的元素不断融入,传统的一些因素也继续发挥作用。同时,我国社区科普工作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性,各地,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社区之间,社区科普工作的差异巨大。总体来看,存在以下两个显著特征。

跨境电商的出现为人们创新开创了新天地。人工智能的逐渐发展,标志着新一代数字科技的兴起,这一发展给跨境电商等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跨境物流的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子商务要想更好发展必须要有发达的跨境电商物流,为了促进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应有效解决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

第一,新旧并存,创新发展。这是我国社区科普工作目前最主要的特征。新旧并存,主要是指一些传统的机制、做法还在延续。比如,科普讲座、科普画廊等依然在使用,同时,新的社区科普形式,如电子宣传屏、微信等也在使用。就机制而言,政府有关部门、科协、以及街道、社区等依旧是组织开展社区科普工作的主要力量,社区科普资源主要来自政府,同时,也有机制的新突破,社会力量,如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力量越来越多地渗透进社区科普工作。社区科普工作中的新旧并存,归根结底是两种社区科普工作机制以及新型科普媒介与理念和传统科普媒介与理念之间的并存。这种新旧并存是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在社区科普工作中的反映。在当前阶段,传统的不能全丢,同时要鼓励、促进新要素的成长。其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其衡量标准也只有一个,就是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在现有条件下,我国应进一步强化社区科普对公众的服务功能,将社区科普工作有效地融入到社区建设当中,提升社区科普中公众的参与度,将公众的评价作为社区科普工作开展如何的最高评价标准。要找准社区居民的关切点,从百姓的需求出发,服务百姓生活,据此来开展相关社区科普工作。社区科普工作的出发点应是社区居民需求,最终的评价也应由社区居民来评价。没有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科普,搞得再风光也没有实际意义。

三是社区科普活力不足,社会力量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我国社区科普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政府行为。目前我国的社区科普主要由政府部门、科协、街道和社区来组织和开展工作。不可否认,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对于调动国家资源,进行社区科普活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这也反映了科普体系的封闭性,政府的角色没有很好的转化,社会力量的投入严重不足,继而使得社区科普工作人力、财力严重不足。社区科普组织过于单一,活力不足。社区科普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靠政府单方面的力量,只有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才能推进这项事业顺利地发展。

一是社区科普工作形式化。目前社区的任务主要是执行政府各职能部门下达的诸多具体任务,社区的任务多而杂。同时,由于社区缺乏科普专职人员,往往对科普的理解十分浅显。在社区繁杂的日常工作中,科普显得非常边缘化。在社区科普工作实践中,各地多是习惯于在社区搞些科普活动,如科普讲座,发放科普宣传材料等。在有些社区工作人员看来,社区科普工作只是按照各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进行的一些例行工作而已,其目标只是完成一些常规的要求而已,很少进行深入的考量。

2 当前社区科普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就胶东半岛而言,洪水更可能是由暴雨,或是沿海地区风暴潮造成的。当短时间内一定区域大量降水,汇流入河道,造成水位迅猛上涨,洪水便产生了。

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一直都是按照课标要求实施的。国家也一直倡导因材施教,但是在执行时面临种种困难,这些困难来自多方面,有师资力量,学生数量,教学任务等各种原因未能达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无疑对我们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它促使由原先的单一维度评价教学方式转化为多维度评价教学方式。通过数据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分析评价,从中了解到得到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从而制定出一个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1.8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等级分组比较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二,进一步提升社区科普服务于居民的能力。

3 新形势下我国社区科普发展对策

第一,应更加关注居民的需求,工作进一步接地气。

第二,社区科普工作存在着巨大的不平衡性。有些地方的社区科普硬件设施、人员队伍、活动开展等都非常好,有些地方仅仅能够维系,而有些地方,则基本不开展相关工作。差异如此之大,固然与地方的财力、当地政府重视程度、资源状况等有关,但也与社区负责人的工作能力与重视程度也有密切关系。社区科普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集成资源和人力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广泛动员资源与人力,不可能仅靠社区自身的力量就能把社区科普工作开展的红红火火。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社区负责人在社区科普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作积极性高或重视程度高的社区,其社区科普工作往往开展地比较好。社区科普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广泛动员的过程,一是向政府各部门、社会力量广泛动员,以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社区科普工作,另一个层面,社区科普工作也需要向广大社区居民动员,动员大家积极参与,并广泛征集居民的科普需求。这种动员工作需要社区负责人积极的心态、高昂的工作热情。其实各地社区科普工作的不平衡,除了往往强调的地方财力、资源、人力等的差异之外,社区负责人对于社区科普的重视程度以及他们的工作能力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针对脆性特厚煤层矿压显现强烈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方式,对“强护表高韧性整体支护法”支护与普通高强锚杆锚索支护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是要进一步增强社区科普体制的活力,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如非政府组织、企业等投入到社区科普,把他们的人力、物力、财力、经验等等投入到社区科普,以优化社区科普资源。二是要建设社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平台,为社区科普工作提供充裕的“粮食”,尤其是为中小城市的社区提供科普资源,解决这些地方资源不足的问题。三是要进一步提升社区科普项目的策划能力。社区开展什么科普活动,如何开展这些活动,要切实关注社区居民的所想与所需,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科普工作,有效策划科普项目,以公众参与科学为中心,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科普的参与度。

二是社区科普工作行政化。与社区工作的行政化相伴随,我国社区科普工作也带有一定的行政化色彩。在我们与社区工作人员座谈时,我们发现各社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就是“科普搞得好不好,关键还得靠领导”,如果一些上级部门,如科协、科技局等对于某个社区的科普工作比较重视,就意味着该社区能够获得较多的发展资源,尤其是经费的支持。正是由于资源主要是来自于政府,这就导致了社区科普工作的运行机制要依附于政府的运行机制,社区科普工作的理念也是一种行政化的理念,其工作方式,也会带有一定的行政化倾向,助推着场面化科普的形成。这种场面化的社区科普,属于叫好不叫座,虽然能有效应对各种形式的检查,却很难吸引公众的参与。

第三,充分利用科普信息化的发展机遇,促进社区科普转型升级。

随着社区科普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社区科普将在科普方式、内容供给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变化。社区科普信息化将带动我国社区科普的转型升级。社区科普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比较清晰地了解居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普工作。因此,社区科普工作若能够合理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同时,发挥自身的优势,真正形成“互联网+社区科普”,则会大大提升社区科普的吸引力,提升社区科普的影响力,从这一角度来讲,科普信息化是社区科普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关键是如何利用好互联网,来放大自身的优势,在智能化服务社区居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4 结论

当前社区居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这对社区科普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社区科普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在此,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社区科普的优势是在特定空间里开展科普,是社区居民身边的科普,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因此,它的效果往往会更好。另外,社区科普具有文化交流功能,增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有助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共同体精神的形成。“社区建设硬件是必要的,但软件更重要,要使社区真正成为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还得依靠居民的共识。共识来自于共同的需要和活动,我们要面向有着不同需求的居民,找到大家共同的生活内容和共同的活动方式,为居民的共识建立一个现实的基础,也需要创造条件,帮助居民形成集体生活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1]。结合美丽社区建设,将科普的元素有机纳入其中,既可促进美丽社区的建设,也有效推动了社区科普的发展。社区科普可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科学文明的社区风尚,是发生在居民身边的事,对居民的影响会更加深入与持久。

注释

①由于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区别很大,本文专指城市社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J].江海学刊,2002(3):15-18.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26-0183-02

作者简介: 朱洪启,副研究员,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方向为科普理论、基层科普等。

标签:;  ;  ;  ;  ;  

我国社区科普工作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