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解析论文_刘雪连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解析论文_刘雪连

河北金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065500

摘要:如今,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建筑工程项目持续增加,然而,建筑质量的安全性一直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合理有效应用剪力墙结构可以大大改善和优化建筑结构,因为,剪力墙结构不仅拥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抗侧刚度。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同时进一步确定了剪力墙长度和厚度,从而深入探究了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设计;应用

前言: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一日千里,对工作、居住环境方面,居民期望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建筑结构设计花样翻新,设计师们频繁将剪力墙结构合理应用在建筑设计结构中。剪力墙结构不仅侧移能力弱,而且抗侧刚度很大,抗震效果良好,目前已经成为高层和多层建筑结构的最佳选择。为了充分发挥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中的价值和效能,应更好地掌握其设计原则,了解设计要点,与时俱进,跟上建筑结构创新要求。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原则

大家都知道,钢筋混凝土是剪力墙结构制作的主要材料,已经替代了建筑项目中的框架梁柱结构,主要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来有效承载内力荷载,从确保建筑结构的水平承载力。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应用剪力墙结构,起作用价值越来越凸显。已然成为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结构体系。

1.1科学分析墙体受力情况

在进行剪力墙结构设计时,设计人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墙体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这是因为墙体属于平面构件,所以墙体既要承受水平方向和弯矩的剪力,而且同时还承受竖向压力。所以,在进行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必须要充分了解剪力墙的实际受力情况,从而切实保障墙体强度,促进墙体实际应用效果的提高。

1.2合理应用平面内搭接

因为剪力墙结构具有其特殊性,导致同一平面剪力墙结构能够肩负起较大的刚度和承载力,同时逐渐削弱平面外的刚度和承载力。假如直接与平面的剪力墙和梁体结构相连,不可避免地会提高强制平面外弯矩。然而在大部分建筑设计中,都没有验算承载力大小和平面外刚度,进而造成墙体受力情况出现计算误差,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剪力墙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有效预防平面外连接。如不可避免,应按照有关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加固技术手段,从而切实保证平面外剪力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合理控制超限

在设计剪力墙结构连梁时,需要保证剪力墙结构连梁跨高比在2.5以上,避免发生弯矩过大或者剪力高于规定要求。如果连梁结构跨高大于5,则需要结合框架梁的标准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并尽量不要折减框架梁刚度。此外,如果梁框架结构的跨高比能够保持在5-6左右,则应按照相应标准降低结构刚度,以防止剪力超过最大阈值或弯矩超过极限等问题。通过合理有效的优化调整,使得剪力墙结构连梁达到合理范围,进而大大降低成本造价。

2.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1 剪力墙肢类型

剪力墙的墙肢按照高度、厚度之比,将其划分为短肢剪力墙和一般剪力墙。假如剪力墙高度与厚度之比达到8:1,则属于一般剪力墙,如果剪力墙高度与厚度之比为6:1时,则属于短肢剪力墙。根据剪力墙墙面洞口大小,剪力墙可分为壁式框架、连肢墙以及整截面剪力墙等。整截面剪力墙不开洞或开洞面积在15%以下时,剪力墙会发现曲型变形,在整个墙肢高度上弯矩图不存在弯点,不会产生突变;整体小开口墙开洞面积需要控制在15%以上,主要以弯曲性形变为主,整个墙肢高度基本没有反弯点,弯矩图关键位置发生了突变;连肢墙或者成列排布,或者开口非常大,受力特点同整体小开口墙相像;壁式框架通常都会出现很大尺寸的洞口,剪力墙通常会发生剪切型变形,在受力特征上与框架结构大同小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剪力墙的具体结构布置

高层建筑中,普遍使用剪力墙结构。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拥有良好的空间使用性能,因此,应按照双线布置剪力墙结构,这样,才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结构空间,不断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尤其是抗震区域,剪力墙双向墙体的刚度需要统一或者接近,平面分布一定要均衡,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剪力墙刚度中心和建筑物中心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剪力墙安全性和平稳性,进而增加剪力墙承载能力。在设计界面相对较小的楼面梁时,需要利用半刚接或铰接,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剪力墙发生平面外弯。与此同时,大量实践显示,约束性截面剪力墙通常大于无约束性的界面剪力墙极限承载力,不仅墙面稳定性能良好,且抗震是可以快速消耗大量能量,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剪力墙结构时,必须要全面考量,将实际使用效果和承载力考虑在内,从而准确判定出使用无约束性边缘结构还是约束性边缘结构。

2.3 剪力墙中大墙肢处理

剪力墙结构结构自带延伸性,所以,在具体设计施工过程中,也应保持相应的延伸特性,事关剪力墙结构的耐久性和整体性。为了防止剪力墙结构发生脆性破坏,设计墙体长度偏长的剪力墙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承载力要求,才能运用分层间隔设计法,将剪力墙划分成一定数量的均匀的独立墙段;对于长度偏小的墙体剪力墙来说,一旦发生弯曲,势必会使裂缝宽度变小。此时可设置配筋,最大限度地发挥配筋的支撑作用。当墙肢长度达到8 m以上时,建议通过以下方法来规避或预防脆性破坏,第一,开施工洞,即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墙体预留一个洞口,等到竣工之后砌填充墙,把长墙肢转变成短墙肢;第二,计算结构时,墙上也需要留洞,有利于提升小墙肢的配筋能力。

2.4 剪力墙截面厚度及配筋

按照抗震等级系统来正确选择姜立强结构厚度。为了有效确保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性、钢性以及抗震性,一、二级剪力墙底部应增加部分墙体后续,使其达到20厘米以上,超过层高的1/17,其他部分墙体厚度应保持在16厘米以上,墙端头不设置暗柱或者翼墙时,墙体厚度应超过层高的1/12,然而,这些规定不能用在8度低层地震区的剪力墙结构设计中。控制剪力墙配筋率对于结构安全和工程造价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在抗震等级为1-3的剪力墙中,纵向和横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需要保持在0.3%以上,某些框支剪力墙底部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大于0.35%。以上配筋率建议更多地应用在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对于低层建筑,结构相对较低的建筑剪力墙而言,需要适当增加水平分布筋和配筋数量。

2.5 连梁设计

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主要用于墙肢之间的连接。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剪力墙极易发生变形。连梁装置可以平衡墙体的水平荷载,调整和优化墙体受力情况,有利于更好地约束和稳定墙体。由此可见,墙肢之间的连梁在整个剪力墙结构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剪力墙结构设计的重点和关键。不允许出现任何设计错误或不合理地方,一旦出现差错,必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剪力墙结构设计质量。因此,在连接梁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相关规定降低连梁结构的高度和刚度,合理扩大跨度,进而使结构刚度下降,改进抗震结构设计,减少地震对剪力墙结构破坏和影响。此外,应不断提高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和最大承载荷载,设计师还应合理地增加剪力墙结构厚度,扩大连梁截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连梁装置的作用。

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设计建筑剪力墙结构时,必须在实际需求基础上,设计建筑结构,科学合理地设计剪力墙结构,确保建筑结构的功能性。实现设计创新,有效提高剪力墙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优化建筑结构形式,不断提高设计水平。此外,设计人员还要借鉴学习其他优秀案例经验,不断补充自身知识储备,努力控制好建筑成本,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维翔.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中问题及处理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2010 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02):89~90.

[2]高益军.浅析使用高层剪力墙结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2008(01):34~35.

论文作者:刘雪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解析论文_刘雪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