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绵山与闽文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绵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区域文化研究的升温,闽文化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福建省闽文化研究会会长、闽台文化研究所所长、《闽文化研究》主编何绵山为推动闽文化研究,进行了长期的努力。近年来,他撰写、主编了20余本有关闽文化的书,其中已出版或即将出版的有《闽文化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闽文化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福建历代作家评传》(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建经济与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福建文明与福建现代化》(海峡文艺出版社)、《八闽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闽文化丛论》(海峡文艺出版社)等10余本。正在撰写的专著有《闽文化史》、《福建文明史》(多卷本)等。前不久,笔者就闽文化研究的意义、闽文化的形成和特点、闽文化研究的现状等问题采访了何绵山。
对于闽文化研究的意义,何绵山认为除了一般区域文化研究所共有的意义外,还有其特殊的意义:(1),有利于增强海外闽籍华人对闽地的凝聚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闽文化具有一定国际性。俗话说:“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人。”闽籍海外华人约为870多万,占全国海外华人总数的1/3,遍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500位海外华人富豪中,有200位祖籍福建;去年世界十大华人超级富豪排名榜上,祖籍福建的有4人。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闽籍海外华人至今仍保留闽人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对故乡一直有浓厚的感情,关注闽地文化。(2),有利于沟通与台湾的联系,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闽台两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闽台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地缘相近,台湾有80%的人祖籍福建。已有台湾学者撰文,认为台湾文化实为闽文化的移植。但是,闽文化的精华表现在哪些方面?台湾学者希望我们拿出具体成果。台湾的广大闽籍人士,更是渴望了解闽文化。(3),有利于发掘抢救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福建由于远离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又因重山阻隔,历代受兵祸牵连较轻,由中原传入的文化相对保存较完整,一些外地已消失的文化,在福建还能找到。如一些古本和古曲在全国其它剧种中早已绝响,而唯独在福建能听到遗音。(4),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福建的现代化建设。现在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同等条件下,不同区域人的个性、文化心理、行为特征、精神风貌、教养和趣味,都将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读书界享有盛誉的杨东平所著《城市季风》中援引韩国一家刊物在比较中国各省份人不同特征时,对福建人的评价是:“福建人特别小气,下雨时带两把伞,自己用一把,卖一把。”这其实并不能代表福建人。闽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多元性,人的特点也多样化。莆仙人的吃苦省俭、闽南人的热情豪爽、闽西人的坚韧不拔、闽东人的求稳勤勉、闽北人的安贫乐道等各不一样。同是闽南人,也不一样。厦门人由于偏隅的地理位置和舒适的气候条件,悠然自在,易于满足;对外吸纳力强,却缺乏创意和创劲,稳健有余;虽说没有在全国形成厦门旋风,但也从未出过乱子而栽跟头;因过度中庸而缺乏磅礴气势,这被人称为“小岛意识”。对于漳州人性格特点中的不足方面,中共漳州市委书记曹德淦在《加快漳州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路》中有过精僻论述:“漳州人有比较浓厚的小家意识,而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效益观念不强。小富则安,小进则止,满足于现状,习惯于原有的思维方式。对上级指示精神,习惯于照传、照搬、照套,不敢试,不敢冒,不敢闯,老实本分,缺乏主动性,故土难离,抠小账,不算大账。互相扯皮,互相刁难,形不成合力。”泉州开放以来所以发展较快,则与泉州人(特别是石狮、晋江一带的人)不信天命、不满足现状、勇于进取、敢于冒险等性格有关。《爱拼才会赢》风靡泉南,“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成为闽南人的座右铭。对于这些现象,已有专家学者建议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进行研究。《福建民族》将开辟福建区域文化专栏,其中有“漫说福州人”等文章,有兴趣者可阅读。
对于闽文化的形成和特点,何绵山认为,闽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如古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传播、海外文化的冲击、台湾文化的交融等,都对闽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闽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多元性,也称碎状性,这是因为闽文化不像源于本地的中原文化那样对外来文化有很强的征服、融解能力。闽文化是一种非自生根形态的文化,缺乏征服力,谁也征服不了谁,谁也代表不了谁。比如福建共有20多种大小剧种,难说哪一种戏最能代表福建,是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芗剧?全国八大汉语方言中,仅在福建境内流行的就有七大汉语方言,其复杂性还表现在同一方言区内,也有很大差异;有的县或乡内,竟没有一种统一的方言,甚至有的地方过一座山、一条河就不能通话。闽文化的特点还表现为难融性、双向性、不平衡性、延伸性、易移性等。
对闽文化研究的现状,何绵山认为,这几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标志为:召开了各种与闽文化有关的研讨会,从不同方面对闽文化进行了研究。这种研讨会由省、市、县及各种学会召开,每年都有多次,仅今年所知就有:福州市社科院组织的林则徐研讨会、省宗教研究会组织的宗教研讨会、省语言学会组织的福建方言研讨会、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组织的福建与近代中西文化研讨会、省古典文学研究会组织的沙县历代作家研讨会等。最近,还陆续发现了一些对研究闽文化极为重要的文物和资料,为进一步研究闽文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些与闽文化有关的社团和科研机构的相继成立,并积极开展活动,使闽文化的研究具有较为广泛的基础,也进一步拓展了闽文化研究的范围。各地市、县的区域文化研究日趋活跃,并取得较为丰硕成果,为进一步从总体上研究闽文化创造了条件。此外,还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方志和填补空白的专著。较有影响的如福建地图出版社推出的“福建史志丛书”;福建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八闽文献丛书”、“福建地方志丛书”、“福建文化丛书”;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的“近代闽人传记丛书”、“福建思想文化史丛书”;鹭江出版社推出的“闽台文化丛书”等。
如何克服闽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何绵山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1)开拓新路。当前炒冷饭较多,一些论题被多次重复,并没有什么新意,也提不出什么新材料。一些极有意义且极富挑战性的课题,却长期没有人进行探讨。如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奇异现象:地处东南之隅、远离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弹丸之地侯官,在短期内崛起了林则徐、严复等一批杰出人物,其原因是什么?弄清它,不仅有利于研究闽文化,也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近代史。但是,至今没有看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2)一些空白点亟待填补。比如,汉武帝元封元年,汉军从闽西、闽北、闽东围攻东越王余善,余善退居冶山后被杀。汉武帝为清除后患,下令闽越国百姓迁往江淮,一些未曾随迁的则遁入山谷和林莽。闽越国由此消失了,福建社会由此停滞了,出现了几个世纪的空白。但这几个世纪福建社会究竟怎样,还没有人进行过认真研究。再如,莆田位于福州与闽南之间,为什么莆仙话自成一体而不受福州话和闽南话影响?这也是一个悬案。(3)要有科学态度。这主要表现在近几年研究的热点课题上,如研究民间信仰时,有的文章混淆了学术研究与宣扬封建迷信的界线,将传说当作已发生过的事情,客观上淡化了无神论的教育。再如对朱子研究,有的文章任意拔高朱子,以“我注六经”的态度来研究朱子,甚至将一些今人才有的思想安在朱子身上。再如研究闽文化时,有的文章过分强调闽台文化的共同性,忽略了台湾文化的特殊性。闽台文化固然密不可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有各的特点。由于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台湾文化的特殊性是很明显的。(4)评价人物要实事求是,不可感情用事,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对闽籍人物的评价上。如认为明代气数已尽,不可能继续统治中国,清王朝统一中国势在必行,施琅此时弃明投清,并对统一台湾做出贡献,因此不能对施有过多非议,这有一定道理。但对在甲午海战中的方伯谦的表现,却有大量文章为其鸣冤诉屈,认为是被冤杀,认为其不是临阵逃脱,而是退却,并试图用中日两国的时差来证明济远舰是战斗结束之后才撤离战场的,显然证据不足。因为两国之间时差仅一个小时,而济远舰早于整个舰队四个小时就回到旅顺。因此,有学者在去年《读书》第12期杂志上撰文,认为这种翻案活动实际上是“一群历史学家在为捍卫一个家族和一座城市的名誉而战”。这是值得深思的。感情不能代替事实,如果一味感情用事,不顾事实,难免成为后人的笑柄。
关于今后研究的计划,何绵山谈到目前正在策划与新华社福建分社电视新闻部合拍十五集大型电视系列片《闽文化》,试图以实物实景来展示闽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正在加紧撰写《闽文化史》和《福建文明史》。前者主要侧重于从精神文化方面展示闽文化的历史,注重可读性和普及性,约30万字。学术界一般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后又认为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那么闽江流域在中华文明史中应占有什么地位呢?《福建文明史》则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后者主要侧重从物质文化、文物资料方面揭示福建文明的起源、发展,注重学术性和资料性,约三卷,共150万字。如有可能,还想完成福建人民出版社辞书编辑室前几年就关注的《闽文化大辞典》。何绵山认为,作为一位教师,首先要完成学校交给的本职工作。他还兼任中央电大《中国文学》课文字和音像教材的编写及修订,所剩的业余时间并不太多。
我们衷心希望何绵山在闽文化研究领域中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