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特别是房屋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所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建筑企业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对当前建筑施工管理现存的问题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
1.前言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有着支柱产业的地位,城市化的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很多机遇,也让建筑行业的某些存在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质量问题。虽然目前很多建筑企业都非常重视安全施工、高质量施工,然而建筑施工本身就是危险系数和事故发生率双高的行业。从整体上看,我国建筑行业还未形成比较成熟有效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筑工程的质量决定建筑的使用寿命,拥有较高的质量管理水平,才能让企业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1]。要想有效地进行采取质量管理措施,就要落实施工管理制度,提高工程安全质量水平,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工程安全稳步地进行,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建筑的外观和功能,也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水平,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很有必要。首先,对工程质量采取管理措施,能够从人员分工、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方案等方面进行整合,将各种施工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了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保证施工进度,最大程度地获取经济效益。其次,进行质量管理可保证建筑的质量达到相关要求,保证施工人员和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因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带来严重的损失,而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规范施工单位的操作,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降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最后,较好的质量管理水平能能够打造质量过硬的工程建筑,提高了施工单位的资质和知名度,让企业拥有更好的声誉,有助于增强其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2]。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3.1施工工序不科学,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是保证施工质量,而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施工工序不科学、不符合规范造成的。例如,部分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谋求降低成本,选用了劣质的材料,建筑寿命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的情况屡见不鲜,给施工企业的信誉带来不良影响。例如,某些工程的对操作程序的要求比较高,但施工人员没有使用特殊的操作工艺,没有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调整安排,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埋下了安全隐患。
部分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没有对实际的工程施工进行定期记录,无法及时发现实际施工和原定计划已经产生偏差,更无法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而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我国目前对施工进度的管理观念仍然是粗放的,大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初期就疏于管理,让施工进度落后于原定方案,工程延期的申请和报告越来越多,这不仅增加了施工的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办法陈旧
目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不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很多施工企业或单位没有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组建科学的管理团队,没有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没有制定出比较规范的施工管理方案。除此之外,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措施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新,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仍然延续传统的管理办法,没有引进更为先进的安全保障设备,让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大大降低。同时,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不能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还会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4.建筑施工中提高质量管理的措施
4.1强化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大部分从事工地施工行业的人员都是外来务工者,他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因此,在工程的施工之前,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培训,配备专职人员不定期对员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在强化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的同时,让他们的业务技能有所提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施工。同时,施工企业要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并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定时检查,防患于未然。此外,部分企业管理人员过分重视如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管理工作片面化,因此还要注意加强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意识。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或者组建一支质量管理监督队伍,逐个落实质量管理相关措施,减少质量安全隐患。
4.2优化施工管理机制,加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
在施工前期,要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施工计划,依照相关法规和质量验收标准明确各个施工阶段的目标,分配好各个部分的任务。在施工工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若非发生不可抗因素,则必须按照原定计划施工。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在进行施工时,要求施工人按照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施工,防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为了赶进度而违章操作的现象。在施工的工程中,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的各个部门和施工环节进行严密的监管,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抽查,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工艺的流程和顺序进行项目的操作,对于不合格的工序,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指正并予以返工[4]。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科学的管理制度,比如创建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颁布一系列规章制度约束施工人员并加强监督巡视,发现违章操作立即予以纠正,采取这些方法,可以在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施工的进度和效率,
4.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施工前,要制定科学的材料采购方案,并嘱咐采购员严格按照采购方案采购符合要求达到标准的原材料,注意检查所有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书,记录生产厂家。在材料到达施工现场时,检测人员要对所有材料进行严格的现场质量检测,以保证施工材料符合相关的设计规定。不合格的材料决不能投入到施工操作中,要坚决予以退回。在施工过程中,需派遣专门人员对材料进行养护,维持其质量水平。建筑企业还需优化质量监督管理方式,细化管理措施,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减少质量管理盲点,让施工每一个环节由始至终都保持高质量水平。
5结束语
我国建筑行业正在不断发展当中,建筑企业要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脱颖而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须强化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采取措施优化施工管理机制,确保每一项施工任务都能够安全、稳定地执行。
参考文献:
[1]黄志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与措施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6(01):89-90.
[2]王伟伟.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6,16(03):179-180.
[3]王浚宇.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实施途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07):161-162.
[4]杨宇杰.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探析[J].江西建材,2016,16(21):271.
论文作者:王耀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