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处理关键技术探寻论文_侍剑波

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处理关键技术探寻论文_侍剑波

连云港赣榆金茂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沉降的差异过大,必须要严格控制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后浇带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规模越来越大,施工数量也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要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分析,才能不断地优化后浇带施工技术,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精益求精的要求。

关键词:房建施工;后浇带施工;处理关键技术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要高度重视后浇带的施工,及时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确保后浇带施工所有环节的有序开展。使用这样的方式,才会在当前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建筑施工技术更为完善,并且实现预期的施工成效。

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

1.1缓解建筑物的沉降差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使高层建筑与其裙房结构连接成一个整体,避免因为地基、重力等因素导致两者出现差异沉降问题,大多采用后浇带施工工艺。首先将高层建筑、裙房结构两部分进行断开施工,待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建筑物的沉降已经稳定,此时对高层建筑及裙房结构的连接区域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实现了高层与底层之间的连接。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建筑物的差异沉降问题,确保其沉降差异处于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建筑物本身的稳定性。

1.2减少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收缩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结构,因水泥的水化作用,混凝土结构在固结的过程中,会因为温度的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变形现象,一旦其所受的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大抗拉强度,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质量。而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为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形提供了空间,降低了混凝土收缩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影响。

2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2.1合理选择位置和材料

后浇带的位置选择非常重要,应根据收缩应力和温差,通过计算得出后浇带的合理位置,其一般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受力和变形最小的地方。带有剪刀墙的建筑物,后浇带要设置在模板和大梁位置而不是在中部位置,避免弯矩过大或者剪力过大形成构造压力。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后浇带浇筑前,要将裂缝中残存的积水清理干净,同时要保证后浇带表面湿度。浇筑时,要选择收缩系数小的微膨混凝土。如果建筑构件的强度较高,则需要将高标号的混凝土振捣后施工。防水材料选择高分子片材或者沥青防水卷材,也可以选择其他具有防水性能的密封材料。

2.2模板支护

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中,模板的搭建十分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垫层面的标高进行适当降低,以便在施工之后,可将后交代底部位置的残留物进行有效的清理。之后再用水泥浆对其进行覆盖,并进行施工浇筑。在进行后浇带施工模板支护的过程中,针对墙体后浅带的钢筋相交点,利用拉钩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免其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位移的现象。同时,还可以将保护层垫块置于相应的位置之上,确保其保护层的厚度达标。在利用木方对侧膜进行加固处理的时候,可充分利用双层钢丝网、钢筋支架等进行施工作业。在进行梁、板支撑的时候,可充分利用钢管架、门架等进行有效的支撑;在进行后浇带二次浇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强度与施工设计的标准相符合,则无需对支撑架进行拆除。

2.3后浇带垂直缝控制施工技术

在后浇带的垂直接头设计中,必须使用钢材对后浇带进行振捣,以确保后浇带混凝土的紧凑性。在施工过程中,应由专人负责对冲洗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强调检查人员的责任,制定相关的规程及检验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控制后浇带的温度时,必须科学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使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合理化,并保证后浇带与原来的混凝土结构的结合效果,这样也使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能够强烈地结合。在后浇带施工作业时,必须对其时间进行科学控制,以确保施工期在三天内结束,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开裂的问题。

2.4温度方面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有效的浇筑温度,一般来讲,比较适宜的温度大概是10℃,在热力学收缩、膨胀相关知识当中,这个温度符合相关要求。在完成浇筑施工作业之后,需要对收关工作的时间进行合理选择,这个时间并不是确定的,但是一定要在完成建筑施工作业的两天之后,通常最佳的操作时间通常是在早上或者是晚上,这个时候的气温都不至于太高,并且能够对干裂现象的产生进行有效规避。

2.5用于浇灌的混凝土的选用以及养护

在进行建筑工程时,混凝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施工用料,要是建筑物能够安全稳定,就一定要保证混凝土能够发挥自身良好的性能,合理的进行混凝土材料配置,因此在选取混凝土时,要选用收缩性不高的材料为最佳选择。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材料能够达到施工要求,严格依照计划施工。要确保混凝土比例合理,这样才会使混凝土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才能有效的避免在建筑结构过程中产生混凝土的开裂现象,还有就是对混凝土的振捣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必需注意水泥浆的流失程度,振捣器要与模板保持好间隔,实现充分振捣的目的,从而提高在房屋建设中的施工效率。当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完成后,要及时对灌注的混凝土进行养护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出现混凝土开裂的概率,提高施工效果,当灌注模版摘除后,还要加强对混凝土表面的养护工作,要避免表面失水过多,可以采用覆盖法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覆盖,同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洒水补湿,维持混凝土凝固过程中需要的表面湿度。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化

3.1后浇带添加剂采购环节的优化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后浇带添加剂的采购工作进行优化。只有保证后浇带添加剂的质量,才能够为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质量提供保障。而针对后浇带添加剂的采购优化,首先要科学选择添加剂的类型,其次要严格进行添加剂的试验,最后要加强添加剂的质量审查,确保采购回来的添加剂具备正规、有效的生产资料,符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作业需求。

3.2后浇带混凝土试验的优化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要对后浇带混凝土的试验进行优化,加强混凝土的质量检测。首先,在浇筑带上进行后浇带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其次,进行后浇带混凝土试块的抗渗试验,确保后浇带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的抗水性能良好,避免后期因为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出现有害裂缝,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底板、墙体等位置设置施工缝,来解决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因为收缩膨胀所产生的裂缝,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待混凝土结构稳定之后,再对施工缝进行填充,使得分离的构件连接成整体。因此,研究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磊.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8):171-172.

[2]郝少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8):58-57.

[3]常林安.现代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7(27):33-34.

[4]王泽,胡诚家,陈龙光,毛锦波.对房建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居舍,2017(26):38.

[5]王雪松.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7(24):87.

论文作者:侍剑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处理关键技术探寻论文_侍剑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