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糜国星

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03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65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处与健侧的LVA、RVA、BA、LICA、RICA。结果: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左颈内A颅侧外段LICA,右颈内颅侧外段RICA均高于健侧,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得出较为精确地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颈动脉重度狭窄;临床价值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逐渐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得社会当中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从而增加了人们患有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作为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颈动脉重度狭窄将会引发其他脑部疾病,如脑缺血、脑梗塞等,严重的甚至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一定威胁[1]。所以,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患病的早期,及时发现与治疗该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颈动脉重度狭窄检查效果,本文选取65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回归性分析,以探讨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65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为实验组,其中,男性39例,女性26例,年龄为55~77岁,平均年龄(62.38±6.95)岁且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的并发症,其中,高血压患者38例,糖尿病患者22例,心脏病患者11例,高脂血症患者19例。

1.2方法

利用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主要流程如下:(1)患者保持坐位或侧卧位状态,将探头放入患者枕骨大孔中央,或者是旁枕骨大孔,放入深度为80mm,之后通过对探头的转动,调节探头的测量方向,从而获取左右侧椎动脉负向直流频谱与小脑后下动脉正向血流频谱,检查人员应以不间断的椎动脉血流信号为基准,逐渐提升检查深度。在80~90mm深度时,可以获取负向、相对VA升高的基底动脉血流频谱。

1.3检查标准

左右椎动脉LVA与RVA的标准值为41~61cm/s;基底动脉BA的标准值为47~74cm/s;左右颈内A颅侧外段LICA与RICA的标准值为45~85cm/s。若测量结果大于标准值,则表明患者存在颈动脉重度狭窄问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患者LVA、RVA、BA、LICA与RICA对比可知,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处,左椎动脉LVA为(62.64±16.48)cm/s,右椎动脉RVA为(70.65±15.44)cm/s,基底动脉BA为(66.79±17.49)cm/s,左颈内A颅侧外段LICA为(72.67±12.17)cm/s,右颈内颅侧外段RICA为(70.57±11.18)cm/s;患者检测,左椎动脉LVA为(46.58±11.36)cm/s,右椎动脉RVA为(47.34±11.67)cm/s,基底动脉BA为(51.35±14.73)cm/s,左颈内A颅侧外段LICA为(55.81±11.42)cm/s,右颈内颅侧外段RICA为(57.39±10.57)cm/s。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患者LVA、RVA、BA、UCA与RICA对比表

3 讨论

作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颈动脉重度狭窄的病因有很多,如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夹层等。若该疾病出现的早期,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很容易使该病症进一步恶化,引发脑缺血、脑梗塞等更加严重的病症,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若该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检查出来,即使通过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很容易在2年以内,引发脑缺血疾病,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因此,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检查,以及时、准确的检查出患者是否患有颈动脉重度狭窄疾病,为患者的治疗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检查时,常用的方法有很多,如血管影像学检查、脑组织影像学检查等,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其中检查准确率较高的一种方式。采用传统的超声波设备进行检查时,会受到人体颅骨较厚因素的影响,导致采集的数据具有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检查结果。而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具有较强的穿透力,能够自动寻找患者颅骨的薄弱位置以及自然孔道,并在该处将超声波传入患者的脑部,以获取颅底主要动脉的多普勒回声信号,并利用返回的信号,绘制出相应的图像,从而为颈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检查与治疗提供更加精确的参考信息。而且,该设备在测量的同时,将结果实时显示出来,并保存下来,使得检查的数据更加准确;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检查的需求,适当对探头位置进行调整,使得设备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对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查,从而提升检查的准确性,能够及早发现颈动脉重度狭窄病症。此外,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发现,患者颈动脉重度狭窄处,左椎动脉LVA为(62.64±16.48)cm/s,右椎动脉RVA为(70.65±15.44)cm/s,基底动脉BA为(66.79±17.49)cm/s,左颈内A颅侧外段LICA为(72.67±12.17)cm/s,右颈内颅侧外段RICA为(70.57±11.18)cm/s;患者检测,左椎动脉LVA为(46.58±11.36)cm/s,右椎动脉RVA为(47.34±11.67)cm/s,基底动脉BA为(51.35±14.73)cm/s,左颈内A颅侧外段LICA为(55.81±11.42)cm/s,右颈内颅侧外段RICA为(57.39±10.57)cm/s。

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也能够表明,利用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检查,准确率较高。

应用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检查,可以得出较为精确地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红秋.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前后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变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11:55-55.

[2]张逊娟.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5):31-34.

论文作者:糜国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数字化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颈动脉重度狭窄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糜国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