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_经济特区论文

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产业结构论文,特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经济特区创办到本世纪末,特区经济的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0年至1985年,为特区经济的奠基阶段。在此阶段,各特区集中力量进行了以创造投资环境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据统计,到1985年底,四个特区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6.3亿元。开发出建设用地约60平方公里,兴建了一批工业厂房、商业楼宇、旅游设施和居民住宅。与此同时,各特区依据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推动以工业为主的经济迅速发展。到1985年底,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总计11.7亿美元,占全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1/5。四个特区已有近900个新工厂投入生产,引进了一批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其中有的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1985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48.6亿元,比建立特区前的1979年增长了5倍以上。发展最快的深圳经济特区,吸收了3.5亿美元的外资和5亿元的内联投资,建立了包括电子、轻工、纺织、食品、建材、机械、石化等行业在内的770多家工厂,1985年产值达25亿元,比1979年增长39倍,已经有一批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从而为建成现代化综合性经济特区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从1986年至1992年,为特区经济的扩张阶段。在此阶段中,特区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引进和利用外资项目的水平明显提高,外资出口大幅度增长,经济的外向化程度逐步增强。以1992年为例,特区的工业总产值达857.86亿元(1990年不变价),其中发展最快的深圳特区的工业总产值达371.38亿元;①工业投资以吸引外资为主,1992年五个特区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5385个,协议外资金额87.1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9.4亿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109%、168%和81%,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特区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均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其增幅均高于全市工业产值的平均增幅;外资出口迅速增长。据海关统计,1992年我国五个特区的出口额计123.8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24.2%,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5%②。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张,特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先成立的特区均在不同程度上逐步实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来料加工逐步转变为自行设计、生产为主;二是从转手贸易逐步转变为“外接单、内生产”和发展“两头在外”或“三头在外”。逐步形成进料—加工—增值—出口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三是从主要收购内地产品出口逐步转变为自己大办实业,实行工农技贸相结合、自产产品出口为主;四是从间接远洋贸易逐步转向直接远洋贸易。③通过这一阶段的发展,形成了工业吸收外资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的工贸结合的特区外向型经济。

第三阶段,从1993年至本世纪末,为特区经济的创新和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特区必须依据已经变化了的内部客观条件,在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更有成效地吸收外商投资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寻求和创造自身的发展优势,将区域地理优势与自身产业发展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积极地、稳定地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依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和要求,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外向型经济由速度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的转变。我们以为,从长远的观点看,这一阶段的发展甚为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特区是否能继续保持其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变,以及在下一个世纪的发展中是否具备坚实的基础和长足的后劲。

本文讨论的“特区产业结构”,是指特区经济发展第二阶段即1986-1992年期间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这主要是考虑到本文上述两个阶段即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在时间和逻辑上的顺序关系。第三阶段是在第二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阶段特区产业结构的状况是第三阶段特区产业结构如何调整和升级的直接依据。因而舍象1993年的统计资料,既便于分析和讨论,也不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

还需要指出的是,经济特区的区域优势是特区因获得或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所产生的政策优势大大强化了它原先的特区地理位势的结果。这一区域优势使得特区在国际分工和交换与广大内地间的双向支撑下,在资本、技术、行业选择和发展以及人才和劳动力供应等方面,获得了相对广阔的活动空间,其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受其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制约和影响就要小得多。因此,在特区经济呈跳跃性高速发展的同时,那种被产业经济理论所描述的区域工业化过程中的典型的演变特征或发展阶段,在特区工业化过程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中表现的并不十分明显。在短短的十几年里,本着工业投资以吸收外资为主,产品以出口为主的基本原则,特区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外向型、城市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产业结构。

1.三次产业高速发展,除海南外,其他四个特区已经形成第一次产业比重较小,第二次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次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的工业主导型的产业结构(见表1)。从表1可见,1992年深圳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重为3.6:50:46.4;珠海为12.7:45:42.3;汕头经1991年调整特区面积后,因其所辖农村区域相对较大,第一次产业产值比重稍高,为21.3:46.7:32;厦门为9.6:53.1:37.3海南特区建设起步较晚,又是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基础上发展的,因而在产业结构上尚未完成以农业为主体向工业为主体的转换。但是,自1991年之后,其结构转换速度开始加快。1992年海南的第二次产业产值比重增加,比1991年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而第一次产业产值比重则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如果参照世界银行对中等发达国家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的有关描述,即第一次产业为15%,第二次产业为38-40%,第三次产业为45-47%。以上四个特区的产业结构已达到或超过中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水平。这一状况表明,在1986-1992年间,特区经济在总量增长、规模扩张的同时,其经济素质得到了迅速的改善和提高。

(表1)1987-1992年五大经济特区三次产业产值构成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统计资料汇编(厦门市统计局)整理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次产业内部,特区农业生产正逐步朝着集约化经营和外向型方向发展。深圳特区兴办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禽畜、水产和水果四大鲜活生产基地150多个,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品种和无菌挤奶、工厂化养猪养鸡、养殖水产品、蔬菜无土栽培以及肉类、饲料加工等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农副鲜活产品除供应特区市场外,1990年出口达10.4亿港元。农业商品率达到90%以上。汕头经济特区在重点发展果蔬、禽畜和水产养殖及农、水产品的出口加工生产,逐步形成从种养到加工出口的“一条龙”的外向型生产体系的同时,加强农、水产的加工增值研究、通过开发名、优、新、特产品打进国际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在发展创汇农业的同时,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城市型的、以鲜活农副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部门,四个特区的产业结构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城市型经济的特征。

2.形成了含有支柱行业群、门类比较齐全、技术比较先进、外向型的轻型工业结构。(见表2)

(表2)1987-1992年五大经济特区工业总产值构成

资料来源:《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统计资料汇编(厦门市统计局编)》。

1992年,在各特区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主导地位,其产值比重均占65%以上。与此相联系,形成了以“小型、轻巧、新颖”为基本特征的产品结构。在工业结构中,三资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992年深圳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9.58%,珠海为69.2%,厦门为55.7%。十多年来,通过外引内联,引进一批比较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深圳目前已形成电子、轻纺为主,食品、机械、仪器仪表、化工等35个行业,技术较为先进、外向型的经型工业结构。珠海建成了以电子、轻纺、食品、建材、机械为主,有30多个行业的工业体系。厦门市在原有的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改造,形成了电子、机械、化工、食品、纺织、建材六大支柱行业群。其中以彩电、录相机、电话机、收录机为龙头的电子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产值居各行业之首,成为全国的电子产品的出口基地。

3.外贸出口额不断增长,出口产品结构逐步改善,产业结构的外向化程度明显提高(见表3)。表3中的三项基本指标,即出口总额、出口依存度(区域出口贸易额占区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人均(区域出口贸易额与区内社会劳动力人数之比)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特区外贸出口的增长情况和产业结构外向化的演变程度。其中,深圳特区的发展最快。有些年份其出口依存度因为代理出口的原因,出现出口贸易总额超过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的现象。由此也可看出深圳在促进内地同世界各国经贸往来方面所起的桥梁作用。同时,各种统计数据显示,各特区产业结构在其外向化演变中,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4—表7反映了先成立的四个特区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情况。在区域出口商品构成中,工矿产品的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出口比重迅速下降。1986年深圳特区的工矿产品占出口比重60.1%,1992年上升到85.34%;1986年珠海、汕头农副产品的出口比重分别为40.1%和43.1%,1992年大幅度下降,分别为8.27%和14.78%。厦门1991、1992年的出口商品构成为中、市属进出口工贸公司主要商品的出口情况,不包括三资企业的出口统计数据,因而表7中1991、1992年出口商品构成并不能确切地反映厦门经济特区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真实情况。但是,从1990年的构成比重中,可以发现厦门经济特区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情况,农副产品出口比重从1987年的53.24%下降到28.24%,工矿产品出口比重则从45.22%上升到58.84%。第二,在各区出口的矿产品中,轻工纺织产品占绝对的比重。1991-1992年,珠海的出口商品构成中,轻工纺织产品分别占86.04%、83.64%。以上两方面较为确切地反映了特区工业结构的形成以及外向化的演变程度,同时,也验证了各区均为轻型的工业结构这一判断。第三,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即区域出口市场中国家和地区的分布和构成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特区与国际市场供需结构间的联系程度。这是因为经济特区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是依据国际市场的供需结构而建立的。因而国际市场的供需结构,其中包括区域出口市场的构成和分布,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区域出口市场的构成越多,分布面越广,国际市场经济价格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作用就会增大,从而区域产业结构对国际市场变动状况的反应和调整能力就会相应地增强,它与国际产业结构体系的联系程度就会不断提高。因此,出口市场的多元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产业结构的外向化程度。1986年深圳出口的国家和地区19个,1992年增至122个;1987年珠海出口的国家和地区16个,1992年增至48个;1987年,厦门市属外贸企业出口市场27个国家和地区,1992年增至102个。直接远洋贸易的发展和出口市场分布多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步改变了以往特区出口市场以港澳为主的局面。

表3 五大经济特区出口总额、出口依存度、人均出口额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7、1989-1992年)》和《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统计资料汇编(厦门市统计局)》整理而成。

表4 1986-1992年深圳经济特区出口商品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7-1993年)》,中国社会出版社。

表5 1986-1992年珠海经济特区出口商品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7-1993年)》,中国社会出版社。

表6 1986-1992年汕头经济特区出口商品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7-1993年)》,中国社会出版社。

表7 1986-1992年厦门经济特区出口商品构成

*:为中市属进出口工贸公司主要商品出口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厦门统计年鉴》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8-1993》整理。

以上三方面的分析表明,在产业结构外向化的演变过程中,我国经济特区依据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选择了劳动密集型以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相结合产业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优势,形成了以电子、轻纺、食品、机械、化工、建材、仪器仪表等为主的出口支柱行业群。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重点发展出口为主或加工出口为主的轻型工业,逐步改变出口商品的构成,以工业制成品替代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等一些初级产品的出口,以增加出口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外向化发展。初步改变了以往那种产业结构基本以国内市场供需状况为发展依据的局面。目前从总体上看,早先成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三次产业的发展是基本协调的,各特区在实现总量和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经济素质的提高。

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显示,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个循环扩大的良性转换机制,即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更大规模地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扩大出口。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高度看,这一循环扩大的良性转换机制,实际上就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外向化的演变过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因而,把这一过程当作参照系,我们可以对目前我国经济特区产业结构演变所处的阶段性作一个大致的判断:从总体上看,目前特区的产业结构正处在这一循环过程的往复阶段,即更大规模地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出口这一阶段上。这一阶段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这一循环扩大的良性转换机制能否生成。这一结论,与我们以上对特区经济发展第三阶段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

经过15年高速增长的经济特区,在改革整体推进和全国形成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新形势下,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在下一轮的发展中,经济特区要保持其原有的增长势头以及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变,首先必须从原有的“特”的观念中走出来,在实现从原先的区域特殊政策优势向现有的自身优势和再创自身优势转变的过程中,积极采取各项有效的措施,推动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就目前的情况看,各经济特区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1)在总体上,各特区间的发展存在着相当明显的差距。而各特区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其产业结构的差距更大,表现为第二、三次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比值R偏低。以深圳为例,其目前的R值仅为0.37,而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R值一般都大于1.0④。另外,第三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还表现为劳动就业比重低,产业内层次发展不平衡。低层次部门的发展快于高层次部门的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行业发展相对迟缓。(2)在区域经济增长与国际市场区域出口生产体系与国际分工交换之间,尚没有形成一种积极的、稳定的依赖关系。从表3中可见,各特区的出口依存度都不同程度上带有“虚”的成份。这一方面固然与各区域相对较小的生产总量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各种人为措施刺激的结果。这种人为措施的负效应,不仅会造成区域出口生产体系与区域内生产体系某种程度上的割裂,而且也夸大了区域经济增长与出口间的真正的依存关系。实际上,表3中的指标显示,在各特区经济总量急剧扩张的同时,其出口依存度却或呈递减趋势或上下起伏不定。这一情况表明,区域生产扩张实际上还是以国内市场而不是国际市场循环为基础的,区域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平衡还不能完全通过国际交换来实现。因此,区域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托关系尚不稳固,从而区域产业结构与国际产业结构,尚没有形成一种稳定的、积极的分工交换关系;(3)至关重要的是,在各特区普遍存在着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⑤:一是现有工业结构档次较低;二是工业外延发展未能与内涵的提高同步。具体表现为:①产品档次总体水平不高。拳头产品和优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在工业品中的比重太低,而技术含量少,附加价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相对较高。在工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工业的产值低;②整体技术水平较低,技术进步尚没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据测算,深圳市全市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金的大量投入;③工业企业专业化协作程度低,行业企业间的联系松散,生产专业化程度不高,且没有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在总体上影响了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等等。

因此,90年代的今后几年对于早先成立的四个经济特区而言,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仍应以建立轻型、外向和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工业结构为主要方向,同时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应注重其产业内部的层次调整。具体说来,就是要通过更大规模地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适用技术,推动目前的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粗加工型产业结构向以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精加工型产业结构的转换,以此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实现以出口粗加工产品为主向以出口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通过扩大生产要素和产品的国际交换,使区域产业结构成为国际产业结构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实现特区外向型经济由速度效益型向结构效益型的转变。

海南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从表1可见,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十分明显,农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高,工业结构表现出依附于农业的性质。由于原有经济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工农业生产水平低,一部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依靠内陆供给;同时,海南的资源优势却十分明显,如高品位的铁矿、橡胶、丰富的南海油气资源、热带旅游资源及农副产品资源等。在过去的传统体制下,对这些资源已有一定规模的开发,并形成了与大陆特定的分工关系,即海南原料,大陆加工;运出原料、运进成品。由此导致以农业原料供给和矿产资源开采与初级加工为主的低技术、粗加工型工业结构。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采用“成片开发”这一有别于其他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其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大规模吸收和利用外资,实现政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在今后几年海南要建以工业为主,工农贸旅并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外向型的、综合性的经济特区,首要的任务是围绕着具有自然资源优势的重点产业部门构造本省的产业结构,在实施“成片开发”的战略中,采取产业倾斜与区域倾斜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加快工业化进程,即通过大规模吸收和利用外资与内资,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技术设备,大力发展以资源优势为基础的制造业。近期应突出内陆市场导向的战略地位,即面向大陆市场,积极参与国内分工和交换,开发和制造销往大陆地区的资源和制成品如富铁矿、橡胶、药材、建材、热带时鲜水果等,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工业的积累能力和工业结构的加工度化,以迅速生成一批以资源优势为基础的战略重点产业,为现有产业结构向未来的以工业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和转换创造必备的基础条件。

注释:

①资料来源:《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统计资料汇编(厦门市统计局编)》。

②转引自黄泰和:《1992年经济特区对外经贸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3)》第87页。

③转引自《中国经济特区与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1980-1989)》第23页。

④参阅胡细银:《深圳市产业结构实证分析》,载《特区经济》1993年第11期16页。

⑤参见胡细银:《深圳市产业结构实证分析》,载《特区经济》1993年第11期;余杨;《深圳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思路》,载《港澳经济》1992年第2期。

标签:;  ;  ;  ;  ;  ;  

中国经济特区的产业结构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