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生命形态的进步_生活方式论文

生动而深刻的变迁——当代中国人生活形态的进步历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动论文,形态论文,历程论文,当代论文,深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活形态是人的社会行为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外在的常态性表现,它是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最直观也最丰富的主体成分,8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生活形态的巨大变迁可以说是大变革时代中国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生活形态的要素极其丰富,我们将其大致划作三大方面,即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生活水平是现代人生活变迁的物质基础以及数量标志;生活方式是现代人行为活动的空间展现,是人的现代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外在标志;生活质量作为一种质量标志是对现代化人生活进步的综合评估,既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层次内涵,也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快速增长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可以说,改善人民生活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坚持的奋斗目标,但由于种种原因前30年发展步子不是很大。从1979年开始,我国逐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现代化迅速加快,到9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3%,居同期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首。经济的高速增长推动了全国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全国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84元猛增到1996年的2675元,以下两表较直观地反映了这一巨大的变化。

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消费比重)变迁和居民生活的改善来看,80年代至今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摆脱贫困,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在生存性消费资料基本充足的基础上,居民食品消费比重下降,家庭耐用品消费,生活用电量、社交消费、伦理性消费、以及服装、娱乐消费都有程度不等的提高。根据的1997年一项万人城市职工的大型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城市职工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话52部,省会城市达到60部;过去只有大机关才有的计算机,如今已迅速进入职工家庭,每百户拥有3-4台,成为文职人员的工具和培养下一代的学习用品;十几年前还是大公司现代化标志之一的图文传真机也开始步入城市家庭,每千户拥有2台;汔车在城市职工家庭的拥有率为1.3%,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提高自身素质的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旅游、娱乐等消费支出均比80年代有较大增长(注:见《中华工商时报》1997年9月8日2版。)。这一切都说明90年代以来确实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增长最快速的时期,其突出标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作出高度的概括:“市场商品丰富,人民的衣食住行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储蓄大幅度增长,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三千二百万。”

在充分肯定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当前人民生活中还存在若干突出的问题,主要是:【1】城镇贫困人口呈增长趋势,由于近年来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人数上升,因物价上涨部分退休人员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各种改革相继出台中部分低收入职工负担越来越沉重。据社会学者统计目前城镇贫困人口超过三千万,比重为城镇总人口的5-8%。(注:参见《1997年社会蓝皮书》第1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2】各类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目前除了不同职业之间收入差距存在不合理现象外,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部门间的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根据国际通用的五等分测量法,我国20%的高收入户与20%的低收入户的贫富差距由70年代末的2倍左右扩大到1995年的5倍以上。【3】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根据笔者1996年对南京市千户居民所作的抽样调查,物价问题仍是时下市民最为关注的焦点,在他们的日常交往话题中,收支和物价排列第一,在他们认为“政府当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中,物价问题排在第二位。虽然1996年的物价涨幅已大面积回落,但这是在连续三年高位涨幅上的回落,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消费物价指数1995年比1992年上涨了69.5%;1996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抽样调查,因物价上涨使约40%的家庭人均收入有所下降,当年另一项调查则表明有76.7%的居民认为当前物价仍偏高。(注:见《1997年社会蓝皮书》第131页。)

二、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全面改观

人们或许还记得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那时不分男女服装都是灰黑蓝,不论老少早晚都是忠字舞,文化生活中电影就是样板戏,小说就是《艳阳天》,这种单一,僵化的生活方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弯道,它凝固了人民对美的追求,阻碍了人的现代化进步。直到1981年于光远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中呼吁建立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成长时,并未立即引起公众的共鸣,当80年代青年人穿西装着牛仔裤时,还是有不少人要抵制这些“奇装异服”,当青年人跳起华尔兹、迪斯科时,还有人认为不健康。观念的僵化毕竞抗衡不住文明的脚步,在改革开放大潮席卷中国之际,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同时席卷了现代中国人。

当代生活方式的变革,尽管其起点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但她的足迹是坚定而急速的,在装点人生、美化社会的同时,对于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的价值也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健康的社会心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生活方式的变革,反过来又促进了消费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积极地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一定会带来精神需求层次的提高,当代人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便是突出的体现,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随着生活方式变革,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多,社会交往不断扩大,消费质量持续提高,这些都为现代人发挥潜能输入了更多的“能量”,改变了人们的需求结构,促使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成为可能。可以说,生活方式既体现了也制约着现代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程度。

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生活活动的模式,类似与马、恩所理解的人的“活动方式”,其中至少包括了人的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闲暇生活。现代人的职业生活中自主性、创新性、自觉意识、竞争意识以及职业道德意识进一步加强,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推进了职业领域中劳动岗位的交换,职能的更动和职工的全面流动,80年代后我国社会流动的节律明显加强,农村经济结构改革促使大量人口向非农化迅速转移,城市经济体制转轨,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也加快了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职业流动。主体意识也进入了家庭,现代人家庭生活的自主性加强,代际间趋向平等,家庭生活的中轴从物质转向情感,家务劳动开始被社会化、机械化逐步替代,闲暇文化生活格外为人所关注。限于篇幅,本文中拟重点分析一下现代人的闲暇生活方式。

闲暇生活的内容首先是由其时间容量所决定的,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越多越有可能使自己的闲暇生活更加丰富、合理。根据社会学者的大量调查,当代中国人的闲暇时间在持续增长,国家社科“七五”重点项目“城乡人民生活方式研究”成果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城镇居民1988年同1980年相比,在每周平均一天的24小时中,家务劳动时间消耗由一天时间的18.95%下降至12.75%,闲暇时间却由9.8增至15.03%。休息日男女平均闲暇时间为7.25和5.69小时,工作日男女平均闲暇时间为3.49和2.53小时,一周内平均一天的闲暇时间男女分别是3.96和3.10小时(注:参见王雅林等《闲暇社会学》第39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这一结论和笔者在1990年于苏南地区的抽样调查结果(男女平均每天闲暇时间为2.94和2.62小时)相近,但自从90年代执行双休日制度以来,我国城镇职工的闲暇时间已多达5小时3分,比80年代中期工作时间减少了一小时17分,家务劳动时间减少了37分,生活必需时间增加50分钟,闲暇时间增加了1小时4分(注:见《中国青年报》1997年4月26日8版。)。在这平均每天数小时的闲暇时间里,人们的活动安排构成了闲暇生活的主体,80年代末我们曾在全国作过一项专题抽样调查,其结果如下表(注:参见笔者《青年生活方式发展报告》,载《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第381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上表反映,80年代后期的中国居民闲暇生活体现了较浓厚的“被动受传型”色彩,即以选择看电视、电影、看报纸、听广播者为多,还缺少主动的选择和创造性活动。17岁以下少年以学习文化为主,18-35岁青年举比较广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36-55岁中年人抽空看些书报杂志、电影、电视,56岁以上老年人除看电视、听广播之外,更多地串门聊天、打牌下棋,游园散步和种花养鸟以消磨时间。随着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开放和社会流动的加快,社交活动在现代人的生活内容中日显突出,人们的社交对象日益广泛、社交圈也在不断扩大,90年代笔者曾就此在苏南地区城乡作过一项抽样调查,见下表:

根据上表的进一步分类分析,可以看出在直接交往的规模上,男性大于女性,干部、个体户大于工人,农村居民大于城市居民,但这仅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随着现代交通、通讯、邮电的发展,城市人越来越多地倾向写信、电话、传真等间接交往,并且城镇居民每年外出旅游,也差等远距离社交的机会也要多于农村居民。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年龄较大、文化较低和住在农村的人多数选择血缘、地缘性的亲戚、邻居,而年轻人、学历较高和城镇居民则多和同学、同事、朋友往来,侧重于业缘性和机遇性。

总体上说,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在80年代开始了巨变,90年代的变革步伐不但未减反而继续加快和深化,其进步的主要特征和趋势表现为:现代人作为生活的主体意识在增强、人们生活结构日趋合理化,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生活节奏趋向有序和紧凑,生活的空间不断扩展、生活的手段逐渐现代化,最终促进了生活的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在现代化进程中进步与差距同在,当前人们生活方式变革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亟待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解决,一是居民主体素质和创造新生活方式的能力须大力提高,尽管不少人感觉到自己业余生活单调,但由于缺乏业务爱好、缺乏开拓意识,只好继续自我封闭,以“被动受传型”的闲暇生活打发时光;二是各级政府对丰富人们闲暇生活的设施建设和文化引导重视不够,在居民家务社会化不足的同时并存着文化娱乐的社会化短缺,人们在工作之余缺令多种多样的活动场所、设施,特别是缺乏单位、社区或文化团体对文化生活的组织引导。

三、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

人的生活质量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为当代人所认识和重视的。本世纪六十年代生活质量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对象;在中国走向小康的90年代,生活质量也第一次被列为国家的决策和发展目标。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人们的需求水平和努力目标是有高低之分的,如果说80年代人们以解决温饱为奋斗目标是着重于物质生活改善的话,90年代的小康和现代化蓝图则更加着重于人民生活、社会环境以及精神文明的整体提高,也可以说是着重于强化一种“质量”的意识了。因此,跨世纪的生活质量内涵和战略不仅要求改善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也包括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个体物质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整体社会福利和生活环境、设施的改善。正因如此,70年代开始流行于国际社会的测量现代文明进程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或综合指数将在我国充分发挥现代化建设的指示器功能。作为一种综合性标志,生活质量标准集中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层目标以及目标实现的程度与结果、效益。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人不是为了生产,而是生产为了人”这一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可以更及时、更便利将我国的现代化进步和国际社会文明进程作衔接和比较研究。

这些年来,在生活质量标准的研究方面主要有两大取向,一是统计学和社会学界主要选择了生活消费水平和环境福利等指标;二是社会心理学界主要观测人们的生活感受和主观满足程度。我们认为,这两类指标的选择评析各有其价值,但仅用其一便各自偏颇,不应孤立使用而应将主客观的评估加以综合,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深入地反映人们生活质量的进步。

先从客观指标方面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有关生活质量的指标所作的比较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目前仍属于低收入国家,但生活质量总体上却达到中等或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如下表(注:转引自《21世纪的中国社会》第251页,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资料来源:《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

从主观方面来看,人们生活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现代人的生活追求和他们对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心理评价。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改善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如果问及人们这十多年中生活是否富裕进步,绝大部多数国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论是谁对现有的生活质量都不应估计过高,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江苏苏南地区也不可能超越初级阶段,我们对该地区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便反映出,居民们对自身的生活状态仅为基本满意,参见下表:

*满意度得分是根据五点式尺度测量计算的,最低为1分,最高为5分,中间状态为3分。

这里显示出,在90年代已基本实现了小康生活的苏南城乡,民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也不是很高,除了对各种人际关系及其婚姻生活评价较好外,他们对工资福利,收入和住房条件以及多种物质、文化生活都倾向“一般”甚至不太满意,对周围社会风气以及社会生活安全感也觉得不甚理想。不久前《中华工商时报》刊载了一些读者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主观评分,以百分为满分,人们的自我打分均在60…75分之间(注:见《中华工商时报》1997年1月11日6版。),这和我们的调查结论完全吻合。

当前人们对生活目标的追求也和初级阶段的发展水平相吻合,多次调查数据表明对幸福家庭、身体健康和衣食不愁生活安定的追求构成了现阶段多数劳动者生活目标的主体;在对江苏全省800户居民的调查中,公众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依次是:腐败现象(63.0%)、物价上涨(53.3%)、社会风气(48.8%)、消费品质量(44.4%)、待业或失业(28.0%)、入学或升学(17.9%),环境污染(14.4%)、交通拥挤堵塞(8.3%)(注:《中华工商时报》1997年1月12日2版。)。对照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当前人们生活质量还面临着这样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是社会各部门对生活质量提高的价值、作用尚未引起重视,缺乏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其次,不少地区的产业结构失调,特别是城市第三产业滞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并未给当地居民提供方便、舒适、全面的社会化服务;再次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没能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及时合理地调整,使得消费行为出现紊乱化、浅层化、短期化;另外,由于不同程度上存着消费品质量差、消费服务态度差,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切实维护,从而造成了不少居民消费生活的满意度下降。

从以上主客观指标的综合分析来看,我们应该充分肯定现代人生活进步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促进了全体国民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与提高。城市居民已基本达到了小康生活标准,消费结构趋向城市化、现代化,人们的生活目标健康、合理,生活态度积极务实、符合现实国情,进而有利于人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标签:;  ;  ;  

生动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生命形态的进步_生活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