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88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改善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现阶段,在我国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园林绿化工程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园林绿化工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推动整个城市的生态水平提高,同时还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节水措施,以期为促进园林绿化工程的长足发展尽上绵薄之力。
关键字:园林绿化;设计;节水;措施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政府部门大力建设园林绿化工程。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在取得显著发展成就的同时,其中存在水资源的消耗较大,植被覆盖和水景分布不合理,加大了用水量和灌溉难度,天然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灌溉技术的落后和缺乏专业的园林灌溉规划等问题,给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带来诸多挑战,不利于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园林绿化设计的过程中,水资源如何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运用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解决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水资源浪费问题,把水资源的不必要消耗降到最低,实现合理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
1园林绿化设计中节水方面存在的不足
1.1植被覆盖和水景分布不合理,加大了用水量和灌溉难度
在实际的园林绿化设计工作里过分的强调了绿化这一部分,强调森林覆盖率的同时忽视了植被分布和水景分布,没有科学的按照植被实际状况科学的种植,这样一来,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大大降低,同时在灌溉时难度会大大提高,导致水资源浪费过多。在实际的设计过程里,大部分设计者都会选择一些水景,但是这些湖泊和水池是不和外部相连接的,所以大部分都会使用自来水供水的形式进行,在蓄水时和换水时都会浪费很多水资源,所以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防止浪费资源。
1.2天然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从现在来看,很多部门在设计园林绿化时忽视了水资源利用问题,所以导致现在的园林绿化节水工作不到位。降雨以后,水资源通过地表流到下水道中,并没有对整个园林景观发挥作用,这样一来会导致天然雨水的浪费。在降雨之后,如果水资源没有被保存起来,没有发挥良好的灌溉作用,就是没有科学的利用天然水资源。我国的城市用水量越来越大,如果排到地下的水资源过多,没有被充分的利用起来那么就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园林绿化工程的节水工作。
1.3灌溉技术的落后和缺乏专业的园林灌溉规划
现在的园林绿化设计中,为达到绿化效果,植被覆盖率都比较高,城市园林中植物的生长需要人工的悉心浇灌。而在灌溉过程中多采用人工持水管灌溉的方式或者水车浇灌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在灌溉过程中水分流失严重,大量的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大多数的园林灌溉中,都缺乏专业的园林灌溉规划设计,没有专业的灌溉队伍来帮助节水。人们对园林中植被的需水量和灌溉量的了解都比较少,不能根据不同的植被类别,不同的植被的需水量来确定其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以及灌溉方式。现在的灌溉从业人员依然只是凭借农业知识和经验来实施植被的灌溉,不仅灌溉设备使用寿命短,而且没有实现园林绿化节水的目的。
2园林绿化设计中的节水措施
2.1合理选择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能够起到不同的节水效果,其在园林绿化节水设计中有着较高的影响作用。在选择园林植物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重视乡土树种的开发及利用,合理选择耐寒植物、耐旱植物,使园林植物的用水需求有效减少,进一步增强园林植物景观的特色美,为园林绿化工程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设计人员还可以采用复层结构对乔、灌、草进行结合运用,从而有效提高植物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可行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节水型灌溉技术的运用
利用节水灌溉技术时,最先要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求相适应,适时适量的进行灌溉,使得水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尽量的降低灌水过程中的损耗率。跟传统的运水浇灌以及人工水管浇灌相比,喷灌、滴灌、地下滴灌、渗灌这些节水型的浇灌方式节水效率更高。
(1)喷灌
喷灌技术对于土地的平整度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对于那些地形复杂的山岗缓坡地或者大小不一的地块都可以采取喷灌的方式,此外喷灌的形式不但可以用来灌水,还能够进行肥料以及农药的喷洒,有效对霜冻以及干热风等恶劣气候进行预防。喷灌的主要原理在于利用成套的动力机以及水泵进行给水加压,或者利用水之间存在的自然落差,通过管道的输送后,将水送至架空喷头处,进行喷洒灌溉,此灌溉方式主要的优势在于水在喷射过程中,能够在空中形成细的水滴,并在绿地上均匀的分散。喷洒时要根据植物的品种,园林的土壤以及园林所在区域气候特征适时适量的进行喷洒,喷洒的水量较少,且不会出现地面径流以及出现深层的渗透问题,跟地面灌溉相比,其节省的水量约有30-50%,并且利用此方法进行浇灌时还不需要利用到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成本也有所降低。
(2)渗灌
地下灌溉就是所谓的渗灌,其主要利用工程设备,往地面以下输送水,使得水能够从缝隙以及孔洞中渗出,并能够浸润植物根层周围的土壤,当受到的压力较小时,就会通过埋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灌水器,根据作物对于水量的实际需求,定时定量的往土壤中进行渗水,从而为植物进行供水,一般毛管的流量为2-3L/h。次方式主要优点在于灌水的质量较高,蒸发时不会损失较多的水量,对于地面占用较少,不会对机械耕作产生影响。而地下管道造价高,难以管理和检修,尤其是透水性较强的一些土壤中渗漏损失则更大。现阶段此技术只适合在那些灌溉面积较小的区域内使用。
(3)滴灌
滴管主要由直径不同的塑料管道组成有压配水网络,灌溉水在经过了管道后,再经过滴头,以水滴或者微细流的形式,往植物材料的根部土壤中输送水源,属于管道输水和局部微量灌溉,能够有效降低水分的渗漏,减少水分的损失。灌溉时要适时的向植物物根区提供其所需的水分,不会造成外围水的损失,极大的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以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跟喷灌相比,能够节水35-45%,而节能则达到了50-70%。此技术不但能够灌水,还可以将化肥等肥料溶解在水中,而后往灌溉系统中灌入肥水,十分肥料的养分能够更直接更均匀的施到作物的根系层,实现水肥同步的目的,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的同时,还减少了水肥渗漏率,所以,此技术具有节水、节能、省工、节省化肥施用量、减轻污染、适用于复杂地形、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
2.3提高雨水和污水的利用率
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建立地下储水池对雨水和污水进行收集和循环利用,为园林景观提供良好的供水条件,使园林绿化景观的用水量得到有效减少。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准确了解工程现场的地势情况和周边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绿化工程的用水需求建立地下储水池,以此提高雨水和污水的收集效率,使地下储水池的储水能力在符合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条件下,为园林景观的用水需求提供最大程度的供水服务,从而有效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节水效果[3]。同时,设计人员还可以利用绿地水管网与污水站回用水系统进行连接,使污水的利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节水能力。
参考文献
[1]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张明磊.农技服务.2017(24)
[2]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元素的运用[J].蒋芳.农业与技术.2018(08)
[3]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何梅.现代园艺.2018(10)
[4]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王瑾.现代园艺.2018(12)
[5]园林绿化设计中风景元素的运用研究[J].张凤英.南方农机.2018(10)
论文作者:李贤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园林论文; 水资源论文; 植物论文; 植被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绿化设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