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也逐渐实现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继电保护是非常关键的,而对于变电站自动化而言,继电保护又要做出何种改变呢?目前,随着微机继电保护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变电站自动化中,微机继电保护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文章将对35kV变电站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改造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关键词:35kV;变电站;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改造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力资源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十分依赖的资源,电力设备在各领域的运用也是越来越广泛。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问题对于经济的正常发展十分重要,要想做到电力供应十分稳定,那么对电力设备的检修维护就是一份重要的工作。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采用的基本都是计划检修,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计划检修的维护手段已经开始不适应于整个社会,其露出的缺陷也日益突出,这使得在电力设备检修维护上会出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35 kV变电站继电保护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由于35 kV变电站主要是区域供电,所以变电站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供电区域电力系统的瘫痪。因此,35 kV变电站的继电日常运行管理以及保护,是确保电力设备以及电力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1 35kV变电站自动化的继电保护改造
本次针对公司路东35kV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的改造主要采用了山东积成电子IES-200系列微机监控系统替换老式的继电器保护装置。改造过程中,在保证变电站正常供电的前提下,对主变压器保护及10kV高压控制部分进行分段优化改造,使整个35kV变电站形成一套微机保护监控系统,从而增加供电系统的安全保障系数。
对继电保护进行改造的关键是设备的选型,它是决定系统在运行后安全、可靠的关键。设备的选型要从保护装置、测控设备与计算机监控整体进行考虑,并减少系统中多余的设备,以确保功能分布更加合理。对其中的数据接口而言,要求所有设备必须保持最佳连接,才能方便可靠地进行数据管理。在对35kV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的改造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保护配置:
1.1 主变压器的保护
采用CAT-221、CAT-211装置作为2台8000kVA的主变压器的主保护以及后备保护测控装置。该装置主要是对主变压器两侧的断路器进行遥控、遥测以及遥信,其主要是对主变压器进行差动速断保护、过流保护、重瓦斯保护。
1.2 进线及联络开关保护
采用CAL-212线路保护装置对35kV两路进线、母联与10kV两路进线、母联进行测控保护。该装置具有经三段式低电压闭锁的定时限过流、过负载保护、接地保护、加速段保护、遥控、遥测、遥信、低周减载以及PT断线检查等功能。
1.3 10kV馈线开关的保护
CAL-212馈线保护装置能够对110kV及以下的非直接接地系统或小电阻接地系统中的馈线电路进行有效的测控及保护,因此,其能够保护35kV变电站中的10kV馈电开关,且能够直接在开关柜处进行就地安装。
1.4 电力电容器保护
采用CAC-211作为10kV系统的集中补偿电容器保护的测控装置。该装置中不仅设置有馈线保护装置的功能,为了避免电容器遭到系统稳态过电压、合闸过电压造成的损坏,该装置中还设置有过电压保护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变电站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 定期检查问题与相应对策
目前,在变电站自动化的微机继电保护的定期检查工作中,其检验项目与周期主要是采用传统晶体管型和电磁型的保护模式,而这种传统型的检查模式对微机继电保护而言,存在着很多不利之处,它会对微机继电保护的运行工作造成影响,甚至会制约其运行,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
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1)微机继电保护在运行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临时停电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结合临时停电的情况实施定期检查,两年之内至少要实施一次整组试验,而每年至少要实施一次定检。(2)3~4年内必须对微机继电保护实施部分检查,其检查项目一般包括数据采样回路的精度与零漂、出口回路是否准确等。(3)6~8年内必须对微机继电保护进行整体的检查,该检查过程可以采用模拟试验的方式进行,即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故障实施联动开关模拟试验。
2.2 相关备品备件的管理问题与相应对策
随着微机继电保护使用率的逐渐增加,传统晶体管型与电磁型继电保护逐渐被淘汰,但是,在微机继电保护工作中,原有的备品、备件的管理模式依旧存在,这就使微机继电保护的日常维护工作受到很大的束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随着微机继电保护的不断发展,同一个供电企业中也可能出现很多种不同的微机继电保护,而对于地级与县级的供电企业而言,采购各种不同类型微机继电保护备件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样一来,不仅很难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也会造成资金的浪费。(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保护装置也越发复杂化,在现场是很难找到插件内部故障的,另外,由于保护装置内部的关键部件通常是由专门的配件所组成的,因此,想要在现场解决保护装置所出现的异常问题不仅会降低保护装置的投运率,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有时甚至不能将问题解决。针对以上两点问题,主要的解决措施是在省级组建微机继电保护的维护服务中心,其专门负责对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各种备品备件进行采购,并将更换后的插件进行专门维修,同时,还可以对基层企业的运行维护工作进行指导。
2.3 各专业间的管理问题及相应对策
对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管理而言,其主要是由远动、通信与保护等多个专业部门进行管理的,其中远动与通信专业的关系较为密切,虽然在工作中两个专业和保护专业的联系很多,但它们之间的界面分工却是非常清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逐渐发展为无人值班的自动化模式,由此也使得远动、通信与保护等多个专业由原来的界面清晰、分工明确转变为了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一种状态,因此,它们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密切。这样一来,当出现遥控误动、遥信状态出现错误信息或是频繁出现误发等故障时,调度中心往往无法准确地把握故障源于哪个专业,从而容易出现错误判断,对此,变电站则需要派专人到故障现场进行处理。但是,由于远动、通信与保护等均分属不同的部门,因此,在安排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复、繁琐、混乱的现象,这样一来就会延误故障的处理,进一步影响工作的进展。对于这样的问题,供电企业应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在实践工作中推广新技术,并督促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新技术。
3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不仅技术合理,且经济实用。但是,微机继电保护在变电站自动化中的使用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对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随着微机继电保护的逐渐普及,其可靠性、稳定性也逐渐的增加。在今后,微机继电保护在使用运行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的一些问题,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所出现的问题则是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金亮,曾彩凤.变电站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J].科技传播,2012,(6):107.
[2] 孙卫卫,王文忠,杨明玉,等.简论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对保护的影响[J].硅谷,2011,(6):190-191.
[3] 伍婵娟.区域功能集成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J].科技信息,2010,(31):745-746.
[4] 李春.浅析变电站继电保护抗干扰技术[J].价值工程,2012,31(11):44-45.
[5] 张猷.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出口逻辑矩阵研究[J].电力与能源,2012,33(3):218-222.
论文作者:张泽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变电站论文; 微机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对策论文; 不断发展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