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施工;问题办法;措施分析
前言:
城市的基础工程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随着市政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伴随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市政工程领域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关注的重要领域。尤其是近些年来,城市规划速度提升,安全事故频发。市政工程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成为企业、城镇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施工方和城市规划的管理者,应将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放置首位,给予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乃至管理人员灌输安全施工重要性。让其明白安全施工不是市政工程施工的任务,而是责任,是义务。唯有这样,市政工程安全工作才能得以保证,相关事故才能得到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作为行业应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各类施工人员安全质量意识,完善各环节安全措施。
1市政工程的主要特点
1.1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的建设是一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体现,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市政工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比如,城市道路工程、地铁工程、排水工程等。因此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也具有多样化和复杂性的特点。这样的特点给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带来不少的挑战。
1.2作业环境差,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
大部分的市政工程是需要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的,因此自然环境对市政工程的施工和生产安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有一些市政工程是在市内,比如,城市市政高架、桥梁施工,需要大量的高空作用,同时施工地点的下方两侧道路又是车辆、行人通行的交通场所,对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就可能会给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带来伤害,影响范围比较广,同时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地理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影响下,即使相同的作业类型,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进一步导致市政工程建设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差异。
1.3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工程建设的一线施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在市政工程施工方面的经验比较小,也不懂的如何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时综合素质也比较低,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并且大部分的施工工人都不是长期稳定的从事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也就导致了他们对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方面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就大大提高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当前,市政工程安全体系虽已建立,制度在也逐步完善。但是在落实以及监管等环节上,相关部门或企业依旧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从安全监管上,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使得此类工程涉及多个部门,例如水务、城管、安全、信息等等,市政工程项目牵连诸多单位,使得市政工程安全工作在责任划分上存在模糊,出现问题多造成部门间相互推卸,甚至作为市政工程上级单位对安全领域也存在轻视问题。相关施工单位在管理上也多倾向成本控制、经济效益等领域,对安全领域的关注相对缺乏。其次,监管措施存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监管以及应急预案是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出现安全事故的采取措施的重要依据。但现状却是,国内市政工程施工仅在形式在进行安全监管,照搬其它企业安全监管条例,其安全应急预案更是在事故发生时,无法作为措施依据[1]。最后,市政工程工作秩序混乱,部分政府在市政工程建设招标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虚假招标等违规行为,使得中标单位在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压缩工期,不科学等行为,造成安全事故频繁,质量问题频出,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市政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3.1制定详细安全管理条例
市政工程项目不仅关乎城市百姓日常生活,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密不可分。上文提到安全施工、安全生产作为市政工程的重要领域,要想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条例[2]。作为市政工程单位乃至监管部门,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量身制定符合市政工程项目的各项安全条例,出现安全事故有可依据的应急预案,作为市政部门还应在职能和责任上进行划分,明确监管方向,提升安全监管关注程度。对于执行安全管理较好单位给予行政奖励,相反给予处罚。
3.2落实安全条例,加强监管工作
安全条例得到制定,并不断完善。其安全监管工作还应积极落实。有效的安全监管工作,能促进市政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的双重提升。作为施工单位和监管部门,应在整个市政工作上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市政工程开始前,将施工单位制定安全措施、应急预案报备相关管理单位,研习市政工程规范,明确划分安全责任。保证市政工程全过程实现安全监管[3]。其次,提升施工单位、管理部门安全监管工作重视程度,提升各环节安全监督效率,定期检查安全隐患,从过去安全预告检查,变为突击安全检查,暗访检查等形式,时刻提醒施工单位安全重要性,避免监管单位的形式性安全监管工作,从下至上,提升安全监管力度,实现安全工作的高效性。
3.3依据工程类别,进行安全专项整顿
市政工程施工领域涉及种类较多,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办法。所以作为施工单位与监管部门应根据市政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工作专项整顿。如高空作业、重型设备安装等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就施工人员特种作业证书、登高作业安全措施进行监控管理,此外还应针对特种作业实际情况,委派专业能力较强监管人员就整个过程进行监管,包括施工作业前的安全培训,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佩戴齐全等安全行为进行监督[4]。其次,施工图纸的校对与审核,对施工设计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事故频发的施工环节也要嘱咐施工人员格外注意,并严格检查施工人员的安全设备佩戴情况,对于不遵守安全施工规定的施工人员不给予其进场的批准;第三,对风险不同的各项设备操作技术,管理工作者要将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讲解给施工人员,并将设备的常见错误操作以及错误哦操作可能带来的后果告知给施工人员,让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操作的意识,从而在安全范围内进行设备的操作,保障市政工程安全施工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结束语:
我国目前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并不太理想。针对这种状况,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从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以及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专项整顿三方面着手,探寻和完善安全生产的管理方法,切实提高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而使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国家的财产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磊,殷乃芳,刘国买.我国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事故时空格局演变[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8(04):1-9.
[2]李敏刚.分析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特点及风险防范[J].建材与装饰,2018(33):173-174.
[3]李长城.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特点及风险防范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155.
[4]李怀峰.论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特点及风险防范对策[J].山西建筑,2016,42(24):240-241.
论文作者:时鑫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监管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