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公益创业与社会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青年论文,公益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80(2014)03-0005-06 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中,起码有以下两大趋势在交替推进:一是走向市场经济的趋势,历经30多年,取得极大成效,但是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二是走向善治社会的趋势,通过公益、慈善、志愿、互助等建立有效的社会治理结构,需要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参与。中国青年对于公益事业的认识不断变化,一开始是单纯的无偿付出;后来逐渐转变为将公益慈善、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这样,公益创业慢慢地成为了中国青年的新选择,这也是与国际潮流相吻合的趋势。“全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实质性的结社革命,产生了大规模的全球‘第三部门’。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结构化的组织;(2)位于正式的国家机构之外;(3)不想把活动中的利润分配给股东或理事;(4)自主;(5)包括大量私人的、志愿的努力。”[1]而青年公益创业者,逐渐成为青年发展值得注意与关注的群体,在社会经济变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青年公益创业的崛起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公益与创业是分离的。公益是无偿、无私、奉献、付出的事业;创业则是营利、挣钱、财富、享受的事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中国改革开放道路,为中国青年公益和创业提供了新动力、新机遇。 (一)商业大潮中的青年公益:1978~1993年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伴随经济体制的改革,商业大潮席卷全国,从特区到山区、从城市到乡村,“种养致富”、“打工挣钱”、“时间就是金钱”、“致富光荣”等观念,渗透到许多青年的思想意识之中。恰恰在这种背景下,1987年在广州诞生了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1990年在深圳诞生了全国第一个注册义务工作者社团,确实令人不可思议。[2]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商品经济发展最快、大家都追求金钱的深圳、广州,最先诞生公益志愿事业?”我们曾经对此进行专门的调查分析,发现恰恰是人们逐渐改善生活、走向富裕的时候,也会逐渐感觉社会“冷漠”“陌生”的悲哀,因而更想重新寻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暖,就学习外国、香港地区的经验,探索公益、志愿道路。“我们从义务工作者、共青团、社会其他部门等渠道了解的资料中看到,新闻媒介的关注对促使深圳‘义工联’由弱小团体成长为富有影响力的社会代表性团体,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3]从深圳特区公益、志愿事业发展的路径看,最初并不是政府安排、推动,而是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发起和推动,赢得社会信任、赞誉之后,获得党政的鼓励和支持。青年公益成为调节商业大潮,避免社会极端功利化的有效因素,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 (二)创业趋势中的青年公益:1994~2000年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大量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人员“辞职”、“停薪留职”等之后去创办私营企业或者进入外资企业。这种情况成为一时的热潮,俗称“下海潮”。许多青年公务员、专业人员、管理骨干都投身创业,力求在市场竞争中一显身手。全国“经商热”、“创业热”的同时,人们对于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一方面,商海大潮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欢乐有人忧愁,需要公益组织和人士的关心、帮助;另一方面,创业青年获得一定成功之后,内心依然有“做好人”、“帮助他人”、“帮助社会”的愿望,就乐于选择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第一个全国性志愿社团——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于1994年正式成立,各地青年志愿者协会也纷纷成立。热心的青年企业家、青年经营者将创业与公益二者结合以进行探索和创新:或是支持青年志愿组织开展富有创造性、新颖性的服务;或是通过公益服务提升青年的创造才能;或是尝试将公益服务与经营活动结合。虽然这些探索遇到困难,经受挫折,但是一批公益企业得到了萌芽,为21世纪发展公益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及各地青年商会,与各地青年志愿者协会进行的合作,将工商创业的理念和知识进行了转化,培养了公益青年的创业发展素质,受到了大量青年自组织、青年公益团队的欢迎。 (三)国际视野中的青年公益:2001~2007年 进入21世纪,中国更加开放、对外有更多的交流,特别是在2001年中国参与了联合国启动的“国际志愿者年”活动之后。这些开放和交流为公益青年带来了国际视野和更多的国际意识。自此,中国青年知道了社会上不仅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机构、志愿组织,也有民间的公益志愿机构。与外国不同的是,当时中国的“草根组织大多在法律地位上尚处于暧昧状态,以某种变通的方式存在和开展活动,但它们体现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政府的认识、行为转变,其生存环境也已在逐步改变,草根非营利组织的作用空间不断扩大”。[4]最有影响力的如“灯塔计划”、“麦田计划”、“多背一公斤”等,发起人都是青年,影响力却覆盖各种年龄层次,开拓了持久、深入的公益服务模式。同时,这些公益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也为了拓展服务和提升影响,即使很难注册为非营利组织,也通过工商注册来获得合法身份。与此同时,国外公益组织的培训机构,应邀前来为中国的青年公益组织进行培训与辅导。笔者2003年参加由美国机构支持、北京恩玖中心举办的“中国非营利组织领袖高级培训班”,就获得了许多国外的新理念、新方法,受益匪浅。吴士宏翻译的《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与新思维的威力》、《穷人的银行家》等书籍,对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者的启发极大;清华大学教授王名创建了“非营利组织研究所”并出版了“NGO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团创建了“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并出版了“社会政策研究丛书”。这些陆续出版的有关公益创业的书籍,让青年公益者获得了很多启迪与指导。这时期,中国从法律到政策,都尚未提供青年公益创业的最佳环境;但是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的支持越来越多,为青年公益者的创业提供了激励与动力。 (四)青年的公益创业与发展:2008年至今 在中国,2008年是公益事业发展极为关键的年份。一方面,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奥运会志愿者服务和奥运会青年营活动让国人看到公益创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另一方面,汶川地震灾后服务中涌现的大量民间公益组织、民间志愿者,让国人感受爱心奉献在社会上日趋普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青年公益活动的组织化、规范化、持续性、实效性逐渐增强,由此,社会上公益创业的热潮得以产生,社会企业的发展也开始被探索。一是传统公益组织、志愿组织转向公益创业,探索自我积累、自主发展的道路。二是优秀青年,特别是留学归国人才、博士硕士人才进入公益创业领域,探索新颖发展之路。三是网络聚集青年,网络使公益创业资源得以汇聚,且能针对不同地区特色、不同群体需求,增加了公益发展的适应性,公益创业由此可以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北京、广东率先探索的“枢纽型组织”建设,为青年公益创业提供政策与资源的支持,更加促进了公益创业的繁荣与兴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公益团体注册成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如广州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些公益团体注册成为合法服务机构(如广东惠州仲恺高新区外来工志愿服务队);一些公益团体注册成为基金会(如广东“麦田计划”注册成立的“麦田教育基金会”)。广东团省委及其下属各市县团委,举办青年公益组织培训班,带领青年公益创业者到香港参观与交流,邀请专家深入青年公益机构中进行咨询与辅导,为青年公益创业的深入推进奠定了一定基础。目前,内地许多省市前往广东参观、学习,逐渐将青年公益创业的推动工作纳入重要日程,青年公益企业也成为青年创业就业的新领域、新途径。 二、中国青年公益创业促进社会创新 青年公益创业的兴起,具有双向的功能。一方面是青年发展与成才可获得新机会,另一方面是青年对社会创新能有新贡献、新作为。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青年是社会上最活跃、最有生气、最有创造力的群体,青年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常常影响社会变化、推动社会变革。青年公益创业,作为中国社会的新生事物,带来了多方面的冲击,如改变着传统的社会观念和原有的利益格局,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倡导友爱互助 青年公益创业的兴起,首先改变了人们对于创业发展的片面理解,也改变了单纯利益计较、利益竞争的弊端;且能重新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弘扬互助友爱的风气,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市场经济的最初三十年,人们仅仅了解工商创业、经济竞争,认为凡是创业都追求利润最大化、追求利益最大化。这样,社会就出现发展的悖论:追求创业发展就意味着利益冲突增加;追求和谐生活就意味着缺少创业活力。青年公益创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心中的这种单一、片面的认识。因为青年创办公益机构、志愿组织,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借鉴经营管理的经验,让公益机构自我发展,增强服务社会人群的能力。广州启智志愿服务总队(以下简称启智队)转型为广州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成功案例,可以证明其中一二。启智队的志愿者从1995年创办时的十多人,发展壮大为如今的五万多人。但是,当初它仅仅依靠爱心奉献、业余服务时,其组织发展受到了许多制约,项目拓展也面临困境。可是,在启智队创办公益机构——广州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之后,它就承接了天河区两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转介承接荔湾区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每年共获得营运资金600万元,还获得其他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助服务的一些资金,于是该中心能聘请专职人员、拓展多样服务、更好地帮助社会人群。每年支付人力和物力成本之外,该中心仍有少量的节余,但不能用于分红,而是用在支持启智队开展爱心服务的项目上,如关怀特殊群体、帮助困难群众等。青年公益创业者的出现,让社会大众发现经营管理与友爱奉献并不矛盾,可以有机结合。 (二)推动公平正义 青年公益创业者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强调社会公平、追求社会公平。他们能带领公益机构、志愿组织推动社会平等和正义。“从外在意义的角度看,志愿者的集体行动正从过去单纯的慈善福利逻辑逐步走向多元的意义逻辑。新的多元的意义逻辑,除了福利的考虑外,还包括参与发展逻辑、理性维权逻辑以及社会变革逻辑。”[5]如果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年公益人士,较多注重关怀弱势群体且为他们提供支持帮助的话;那么,21世纪的青年公益创业者就开始致力于改变社会、建设社会,探索公平合理的社会建设。青年公益创业的实践,不仅可以通过慈善行为去资助与帮助服务对象,而且可以创造让弱势群体参与发展、获得发展的机会,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深圳市青工文化服务中心的创办人袁知安(网名“袁子弹”),当初从湖北省到深圳市找工作的时候,四处碰壁,几乎放弃希望,准备返回家乡。这时候,他在路上捡到钱包,还给失主,赢得失主的好感并给他介绍了一份工作,这一际遇使他开始了新的人生。此后,他创办了网络科技公司,且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参加志愿服务,发表志愿者诗歌与文章,引起了他家乡政府的关注。2012年,在创办公益机构的社会热潮下,在深圳市团委、民政局的支持下,他创办了青工文化服务中心。尽管目前该中心的运行仍然存在困难,但是它不断发展、扩大影响之后,相信会受到越来越多务工青年的欢迎。袁知安等人创办的各类公益机构,不仅仅是追求生存,更重要的是追求让务工人员、底层人员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更多的表达机会,且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事务并保护自己的权利。过去,弱势群体的权益,需要政府部门、志愿组织和爱心人士的维护;如今,弱势群体自主创办的公益机构,勇于表达利益、争取权利,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与其他群体平等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 (三)激发公民活力 青年公益创业,是在工商创业之外提供的新机会,能让年轻人有更多的途径成长成才,能充分展示年轻人的生机与活力,也为社会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青年经济创业、工商创业最旺盛的时代,从注册个体户到创办有限公司,从成立集团到加入跨国公司,青年人都能够寻找到自我表现与发展的道路。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这条道路上充满了种种困难,特别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工商创业的负担加重、机遇减少,人们的发展受到阻碍、社会的活力受到压抑。这时候应运而生的青年公益创业,将年轻人的理想追求和聪明才智引导到新领域、新空间。正如公民组织研究专家朱健刚教授所说:如果大量“蚁族”青年(大学毕业、工作低微、蜗居城市、前途渺茫)转向公益创业,三五成群地创办公益社团或公益机构的话,那将是非常令人欣喜的。一方面大家都是合伙人,具有创业的自豪感,通过激情创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另一方面公益创业的价值观,帮助社会人群,特别是帮助弱势人群的功能,让年轻人具有崇高感,觉得是在为社会进步作贡献。这样,在新的创业热潮中,一批批青年人才将得到成长、一批批青年领袖将会崛起,中国社会也将更加具有旺盛的活力。 (四)繁荣社会企业 青年公益创业催生了大批社会企业,即以帮助社会人群、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但是运用经营管理手段维持发展的企业。这种社会企业从欧美国家兴起,扩散到亚太地区,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也陆续兴起,近年引入了中国内地,引起了很多青年人才的关注,激发了他们的实践热情。例如,广州的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人是香港著名社会工作教授罗观翠女士,理事长是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廖焕标,他们从艰难起步,当时资金短缺,但是他们坚持不懈地做好“青年地带”等服务项目。如今,该中心已经从广州辐射到佛山、中山、东莞、江门等地,仅仅在广州市海珠区就共获得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专项资金1600多万元(三年合计),为其机构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如四川成都的彭州市中大绿根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支持“5·12”汶川地震灾后建设的农民参与“公平贸易”,将农副产品直接通过社会企业进入城市销售,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消费者的资金直接交付农民手上。还有,各高校引进国际赛扶(Students in Free Enterprise,大学生企业家联盟,简称SIFE,是全球性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商业实践社团、非营利机构)团队(社会企业创办),联合公益机构进行改组和提升,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帮助公益机构转变成为社会企业,使之更加具有经营发展的能力。社会企业在中国是新生事物,当前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但是在青年公益创业者坚忍不拔的努力下,它们必将逐渐成熟和壮大。 (五)创新社会体制 青年公益创业的热潮,不仅仅能够引起社会观念、经营格局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能够引发社会体制的变革和进步。过去,政府仅仅放开工商领域的民间力量竞争,对于社会建设与社会服务领域,一直是“官方”主导而民间作用有限。但是,伴随青年公益创业的力量逐渐增大,原有社会管理体制受到冲击,“小政府、大社会”格局逐渐得以形成。同时,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公益创业借助网络的传播和推广,获得了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最近几年,社会志愿组织加快网络建设,利用网络提高志愿服务的时尚特色,提高服务的社会覆盖;同时,网络志愿组织借鉴传统社团建设方式,逐渐稳定和持久,组建富有生命力的志愿者队伍。实体志愿组织与虚拟志愿组织的发展方向相互交叉、互相促进,开启中国志愿组织的新格局。”[6]网络改变世界、网络改变体制,青年公益创业者利用网络的影响力和实体的冲击力,促使政府改变原有不适应新变化、新需求的体制因素,加快自我调整、机制创新。上海、深圳、东莞等地区,在其政府牵头和支持,青年公益创业机构“恩派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具体运作下,开展了公益项目创投活动,为大量服务社会人群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广州举办了“志愿服务广交会”,吸引政府和企业为青年公益创业项目、志愿服务项目提供投资,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中山市举办“博爱100·公益1+1+1”活动,采取“政府支持一点、企业资助一点、市民捐助一点”的方式,鼓励公益机构发展服务项目,扩大社会影响。青年公益创业的热潮推动着政府体制改革、制度创新,为新生社会力量的崛起和发展提供条件,为创造更加人性与和睦的社会创造条件。 另外,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获得较快发展,但是仍然面临许多困难与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几方面:1.注册难。目前,广东省率先放开公益类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取消“主管单位”“双重管理”等限制,但是仍然对于其他方面设置门槛,小型青年公益组织难以登记注册。内地其他省市,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改革的步伐小、力度小,青年公益机构的登记面临着更多的困难。2.负担重。政府对于注册登记的青年公益机构提出许多附加要求,如专职人员、专门场所、专有资金,等等。这些恰恰是青年公益创业者在初期难以具备,需要逐步努力获取的条件。据有些公益创业者反映,“刚刚登记,什么业务都没有接到,就有部门来要求我们交管理费、税金等,感觉负担很重”。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将会扼杀青年公益机构的生命力。3.资源少。许多青年公益创业者不是社会名人,也不是“高官达贵”,创办机构之后因缺乏资金支持而面临发展困境。有些依靠个人或合伙人的工作收入,补贴服务经费开支;有些压缩服务项目,维持基本运作。这样,资源缺乏就导致公益服务无法正常开展,难以帮助有需要的人群。4.人才缺。由于青年公益创业机构的资金少、收入低,很难聘请高素质人才,就只能聘用普通人才进行经营管理和策划协调工作,其工作水平与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招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是许多公益创业者反映的实际问题。5.水平低。如果说工商企业经历了“个体户—有限公司—集团—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那么,公益机构仅仅处于“个体户”到“有限公司”的转变过程之中,从管理规范到竞争实力都存在许多不足。青年公益创业者素质低导致机构发展缺乏战略思维和科学设计,也导致其机构经常陷入困境。6.影响小。青年公益创业机构既缺乏运作大型项目的资金和资源,也缺乏广告传播的资金和资源,因此,对社会的影响力小、吸引力小,很难赢得知名机构、知名人士的支持。在网络发达、传媒发达的现代社会,缺乏社会影响力,就意味着青年公益机构的发展基础薄弱、发展路径艰难。以上分析青年公益创业遇到的各种困难,都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我们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法规政策支持、青年观念转变、组织能力建设、社会公信机制建设,等等,需要在党政推动和社会支持下,创造青年公益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标签:创业论文; 社会论文; 公益创业论文; 公益组织论文; 志愿服务论文; 慈善论文; 创新创业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公益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