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社会的融合--论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中的社会可持续发展_空间设计论文

空间与社会的融合--论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中的社会可持续发展_空间设计论文

空间与社会的整合——对中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中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论文,中国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城市论文,建设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78(2001)01-0049-05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城市地域范围内,由一定规模的人群按照某种社会关系组成的实体。具体而言,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具有以下五个要素:(1)人;(2)地域;(3)制度;(4)心理归属和传统;(5)团体与互动。社区具有空间和社会两方面的属性,除了人们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还包括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例如,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群体生活制度、人们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关系等。城市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和社会单元,同时也是城市管理体制中最基层、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区、街道、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的多层次社区组织模式和城市微观管理体制。

过去二十多年来,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体的住宅小区一直是中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一种主要模式。城市化、市场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规模的住宅小区建设也是解决人民居住问题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手段。从实践上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小区模式确实改善了人民的物质居住条件,创造了优美的建筑空间环境,提供了配套齐全的服务设施和高效安全的交通系统,近年来也比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是,住宅小区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最明显的是难以形成居民间密切的社会联系,缺乏传统旧城区所具有的生活气息。一方面,小区内居民缺少交往,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性差,人际关系冷漠;另一方面,由于小区管理模式的内向性和小区内居民聚居阶层的趋同性,使小区成为强化社会隔离的物质形态,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小区模式过于强调居住空间的实体环境,而结合社会学方面的考虑显得很薄弱。很多所谓高级小区所努力营造的不过是一种度假村式的社区氛围,这种以高额物业管理费维持高收入人群的居住模式很难形成真正意义的社区凝聚力;更难以想象用这种规划设计模式去解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社区建设和管理问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规划理论界开始关注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1961年,雅各布斯(J.Jacobs)在她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对大城市进行了无情地批判。她认为城市中的大尺度是对传统生活多样性的破坏,并且把城市中的大面积绿地与犯罪率的升高联系在一起。同年,芒福德(L.Momford)在他的著作《城市发展史》中也认为“郊区真正生物学上的好处,被心理和社会的弱点所破坏”,“一些好的郊区,它的物质环境是如此美好,以至很少有人注意它在社会方面的缺陷和疏漏”。在这些理论背景下,六十年代后,西方城市建设提倡“以人为本”,通常规模较小,以改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促进邻里和睦为主要目标;社区规划的理念越来越被居民所接受,城市居民纷纷成立社区组织,参与城市规划。进入80年代,在市场力量和新科技革命的双重作用下,西方城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城市由单核模式向多核模式发展,城市继续扩张,形成网络状的城市群。城市、自然、中心和边缘几乎成为过时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方社区规划理论和实践方面,出现了基于步行尺度、人与人的面对面交往模式和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概念,例如,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体现了在新技术条件下,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交往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总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实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是中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必然趋势。因此,中国社区规划建设要重视将空间因素和社会因素整合在一起,以此实现城市社区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中的社区规划——独立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和社会单元,与城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重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社区的规划设计必须放在城市的整体背景下考查。社区与城市的关系是独立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独立性是社区存在的必要条件,主要表现在社区所具有的一定的空间和社会领域范围。具体地说,空间独立生要求社区具有一定的空间边界;社会独立性体现在独特的社区文化,以产生社区的心理归属和凝聚力;功能独立性要求社区应该具有居住、社会服务和就业等多种功能,成为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社会单位。社区独立性的意义在于它是城市多样化生活的基础。同时,社区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应该保持与城市中其它区域的社会联系。社区与城市保持紧密的物质、能量、信息和人员交流也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从某种角度说,中国城市小区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是过分强调独立性的结果。因此,从独立性走向开放性,在两者间找到一个恰当平衡点是中国城市社区规划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英国新城(New town)建设的发展历程对我们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二战后,英国为了解决住宅短缺问题,按照田园城(Garden city)的模式进行了新城建设的尝试。第一代新城邻里空间严格划分,强调独立性的社区形式削弱了城市中心的吸引力,使不同的邻里产生了社会隔离,人们不愿也不能从自己的邻里到其它邻里。第二代新城建设吸取了以前的教训,弱化社区的空间独立性,更强调城市的整合,方便居民交往,突出了城市中心的作用,通过提高居住密度和缩短服务半径,使新城内所有服务设施都在有效的步行范围内,人车几乎完全分流。社区的空间结构比较松散,社区边界被弱化,因而大大增加了社区的可达性,增进了居民的交往。

结合中国实际,城市社区规划基于独立性和开放性两方面的要求,应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1)弱化社区的空间边界。社区的边界更应该是心理上的边界,而不仅仅是空间上的界限;(2)社区的空间组织应该采用网络状结构,以空间上较为独立的住宅综合体作为安全防卫、邻里交往和社区内不同阶层人群聚集的物质形态,各住宅综合体之间有方便的社会联系,以此增加社区的可达性和社区内外交往的可能性,使社区社会整合;(3)在道路交通组织上,社区内应以步行为主,减少对小汽车的过分依赖,避免小汽车破坏居住空间的可达性和人的尺度,社区内部道路应与城市路网有机联系。社区间应发展高效的公交系统,限制小汽车在社区中行驶的速度和范围,为广泛的人际交往创造条件;(4)强调居住、工作、服务等多功能的融合,功能多样化是社区有活力的基本条件;(5)重视社区的文化建设(下文详叙)。以上这五点也正是中国传统社区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重要原因。因此,借鉴传统社区的建筑空间要素(如街巷、里弄、胡同、小广场、茶馆、作坊等等)的布局方式,回归街道步行生活是中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之一。

三、城市社区中的住宅设计——社会性与私密性的平衡

住宅是社区居民主要的生活空间,要重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住宅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国城市社区住宅以集合住宅为主要建筑形式,集合住宅具有社会性和私密性两方面的特点。与独立式住宅比较,它的优势在于社会性,如造价经济、节约资源和能源、安全防卫性好、住户容易交往等;缺点是住宅的私密性差,住户间有干挠。因此,集合住宅设计应注意社会性与私密性的平衡,过分强调住宅的社会性不利于保持个人生活的尊严;相反,过分强调住宅的私密性,则不利于邻里交往和社会整合。

当前中国城市住宅建设中,住宅设计特别强调对住户私密性的保护,而没有充分利用集合住宅本身具有的社会学上的优势。例如,在小区规划设计中,住宅应承担的一部分社会职能被分离出来,归入小区的社会服务功能,形成了住宅加会所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弱点在于:一方面,会所服务的人数过多,居民的心理认同感差,使用效率低,不方便;另一方面,居民在住宅空间层次上缺乏必要的公共空间,不利于交往。因此,中国城市社区住宅设计应妥善处理社会性与私密性的矛盾,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住宅本应具有的社会功能,这是中国城市社区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具体分析,中国城市社区中的住宅设计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住宅种类的多元化组合。住宅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载体,住宅设计应加强针对性,提倡个性化,有必要为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提供不同的住宅类型,而不是单纯地分为大、中、小套型。家庭生活实际上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或者说一种生活方式,在美国,除了为一般家庭提供的标准住宅类型,还有合住住宅,单身母亲住宅;单间公寓等不同种类的住宅类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居住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例如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青年人的独立意识增强、离婚率上升、城市外来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流动性增强、家庭办公化等等。房地产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住宅种类,如老人公寓、保姆公寓、单身公寓、大学生公寓、网络住宅等等;城市中也出现了由外地农村移民自发形成的移民村落;另外,在城市中的租房、合租、合住也是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由此可见,住宅种类多元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住宅种类多元化也为城市社区内不同种类人的交往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社区应该由不同类型的住户组成,由不同类型和不同阶层的人组成,使社区生活多样化。因此,住宅类型多元化是中国社区住宅设计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新的居住模式也对中国社区的住宅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2)要注意居住功能与工作、社会服务等其它功能的融合。住宅多功能的复合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交往程度。人们通过某种社会活动进行交往,单一的功能产生简单的交往模式,多元的功能产生复杂的社交网络。例如:小区内一些专门为交往而设计的场所,如大广场,大绿地等,使用效率往往比较低。相反,一些住宅围合的院落、底层架空的共用空间、单元住宅入口处的门厅空间等,如果结合了物业管理提供的社会服务功能,如:取牛奶、取报纸、交水电费等,并提供适当的交往或礼仪活动空间,往往成为居民交流的主要场所。

当前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中,住宅功能的多样化复合在旧城改造中体现的比较充分。例如:在大城市中心区,多功能的高密度商住综合楼是重要的开发模式;而在小城镇,底商住宅由于提供了一定的底层店铺,较好地解决了拆迁户的生计问题,也成为还建房的主要开发模式。而在新区开发中,单纯居住功能、标准化的住宅单体设计往往成为追求居住环境物质条件改善的重要手段,住宅的多功能复合相反被弱化了。

实际上,住宅功能的多样化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回归。生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居住、工作、和交往都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住宅功能的多样化是生活丰富多彩的要求。历史上的住宅不仅是居住的场所,同时也是生产和休憩的场所。进入工业时代,住宅功能单一化是机器化大生产造成的社会变革和环境污染的后果,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为加深这种分离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功能分离的结果是人的生活被人为地割裂,丧失了城市中人存在的意义,因而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

当代信息业和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为住宅的居住功能与生产、办公、社会服务等其它功能的重新空间整合提供了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在家庭中进行日常工作,产生了住宅中的工作室、办公室。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的兴起,中国城市居住区中已经出现了各种在家庭中经营的经济实体,例如小卖部、缝纫店、网吧、小饭馆、托儿所、托老所、各种补习班等等。可见,工作家庭化,服务社会化对社区住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满足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求,多功能复合化的集合住宅综合体应该是社区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

四、中国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继承与创新的融合

社区文化建设涉及社区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广义的社区规划建设应包括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创造。社区文化的建设不但是提高社区社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包括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的社团组织建设和管理模式探讨,社区的建筑风格民族化、地方化以及住宅小区房地产开发中的文化包装等,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以人本学的观点,克劳伯曾对文化作出经典性的界说:所谓文化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人化”,即人类“内隐的和外显的行为方式”。他认为人类文化可以分为由外到内四个层面:(1)物质器皿层面;(2)制度层面;(3)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层面;(4)文化价值观念与心理层面。按照这种观点,社区文化本质上涉及的是人与人,人与社区的关系,它同样应包含从外到内的四个层次:(1)社区的建筑风格、整体空间肌理和环境氛围;(2)社区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3)居民的生活习俗和日常交往方式;(4)社区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心理,例如:道德情操、政治观念、宗教信仰、审美取向等。这四个层次的核心是社区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心理,整个社区文化是由这一核心外化而构成的人文价值体系。由此可见,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把握社区的文化内涵,包括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地域文化背景、时代文化精神和居民的人文价值取向,并且在生活方式、管理制度和建筑空间物质环境等层面的创建上充分体现社区的这些文化内涵。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一个中心命题。二十世纪,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激进主义关于文化传统的激烈争论是重要的文化现象。五四运动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不要继承和如何继承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多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普遍的共识,继承传统是对历史的尊重,对民族人文价值的肯定,也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避免全球文化趋同的有效手段。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待传统的态度应该是继承与创新的融合。传统文化各个层面(精神心理层,行为方式层,组织制度层和物质层),包括宇宙观、自然观、艺术观、家庭伦理观念、道德行为标准、人际关系准则、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民族艺术、传统工艺、符号象征以及古城、古村聚落和园林的空间结构肌理、民居建筑型制、材料构造、细部作法、家具器皿等都应该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创作源泉。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方式,应采取一种开放的心态。但是,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目的是发展中国文化,而不是取代中国文化,而且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人文精神内涵比照搬几个山花和柱式更有意义。具体而言,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体现在用新的时代精神、技术手段、营造方式和新材料对传统文化作出新的符合当代社会意识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解说,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创造出真正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的文化成果。

五、中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公众参与——权威与民众的结合

公众参与是中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从理论上讲,社区规划建设中有政府、开发商和居民三种力量起作用,规划师在他们之间起利益调节人的角色。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具有管理上的权威,开发商拥有资金上的权威,而作为技术权威的规划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很难保证完全中立,往往带有个人的价值取向,很多情况下民众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强调公众参与有助于使规划师有意识地接受和协调各方利益,尤其是保护一般民众的利益;同时,公众参与也有利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当前,中国的社区规划建设的主导力量仍然是政府和开发商,公众参与是薄弱环节。公众参与的范围小、程度低,公众参与的方式简单被动,主要是问卷调查,一些意向性的选择等。另外,公众参与由于缺乏组织性,力量比较薄弱。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参与是社区规划建设的主要途经。例如北欧国家的合作社区(collaborative community),居民参与设计的程度就很高。居民按照某种共同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如环保、分享某种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等,组成社团和自治机构,建立一整套社区生活的准则(包括权利和义务),然后取得资金和土地,雇佣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设计和建造。居民参与建立社区机构、制定项目计划、研究和确定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建设和社区管理的全过程。

公众的参与权是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社区规划建设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在于维护公共利益,体现社会公平,从长远看公众参与必将成为中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社区规划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应从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入手,逐步扩大参与的范围,丰富公众参与的手段和途径,完善公众参与的立法工作,最终实现公众对社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面参与。

六、结语

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分别从社区规划、住宅设计、社区文化建设以及公众参与这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它们是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有机网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融为一体。这四个方面包含独立性与开放性、私密性与社会性、继承与创新、权威与民众四对主要相互关系,对这四对相互关系中“度”的把握不是任何理论思辨就可以得出具体结论的,因此,我们只有在具体环境的具体实践中才能得出恰当的结果。另外,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中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它的前提和基础是社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也应该在社区规划建设的实践中取得恰当的平衡。总之,社区规划建设不是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一个随着城市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过程,只有在理论认识与实践创造的互动中,我们才有可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整体环境。

[收稿日期]2001-01-11

标签:;  ;  ;  ;  

空间与社会的融合--论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中的社会可持续发展_空间设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