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论文_陈镜南

探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论文_陈镜南

云浮市云城区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站 527300

摘要: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虽然近几年发展放缓,但也为加强施工管理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探讨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大、工期长、施工技术与工艺复杂,需要协调的关系多,施工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要实现施工目标、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对各种关系、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这就是施工管理的任务和宗旨。要做好施工管理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效率和质量。这些原则和方法是建立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规律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归纳之上的,凭借个人经验虽然也能实施管理,但不能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因为个人的经历和知识十分有限,我们讲科学管理就是希望跳出个人的局限,将现代管理学思想和理论应用于建筑工程实践中,以较小的投入收获较多的结果,即实现最佳的管理效能。有鉴于此,本文对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1.1 进度控制

工期是施工合同中的主要目标之一,进度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工期目标。通过检查和监督实际进度可以发现进度偏差及原因,然后采取措施排除干扰或进行调整就可实现预期工程目标[1]。

1.2 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是施工合同中的重要目标,即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的相关特性。施工质量控制是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一系列活动,例如设定标准、结果测量、分析与评价、纠偏等活动。

1.3 成本控制

施工成本是为赢利所投入的基本资源,扣除成本、税金之后才有利润,所以成本控制决定了施工企业有没有利润以及赢利多寡的关键问题,所以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成本控制的核心是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租赁费、工程分包费等各种费用的控制。

1.4 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及其他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是指超出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其他要求、人们普遍接受的隐含要求等风险。文明施工是为了保持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卫生环境和工作秩序的良好,它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开展文明施工可促进安全生产、加快施工进度、保障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 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施工企业开展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管理等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在施工合同中明确了合同双方的责任和权利、争议解决办法,有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和矛盾的化解,是完成施工目标的重要保障。

1.6 协调管理

如前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的关系非常复杂,如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施工进程。协调管理的对象为参建各方,包括业主/建设单位、设计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分包单位、质监机构、主管部门、周边居民等。协调管理方法是在有效的沟通体系的基础之上,理顺各方利益关系,实现多方共赢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2.1健全管理机制,规范施工建设

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这么大的事,怎能没有“规矩”。施工管理的“规矩”就是四种机制:责任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责任机制就是建立责任制度,明确工程建设各个成员的责任和权利[2]。责权可以通过合同约定,例如安全责任、质量责任,然后再在组织内部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一个岗位和个人。明确了责任,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有所顾忌,知道那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能做,这样可以引导组织和个人做有利于工程项目的正确事情,不做有损工程项目的错误事情。监督机制为落实责任机制“保驾护航”,例如质量责任,在工程项目内部监理单位代表业主或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而在工程项目外部质监机构代表政府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监督。激励机制是激发组织和个人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机制,例如工作表现与个人待遇、岗位晋升挂钩,这样就能调动施工人员干好工作的积极性,而不是干好、干坏都一样。奖惩机制是对工作成效的评价结果,表现良好给予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违规操作、酿成质量安全事故的给予惩罚,奖罚分明才能提高执行力。

2.2 优化现场管理,保障管理质量

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措施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优化现场管理不仅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实现项目目标的强用力支撑,而且可以防止因施工失误而带来的损失。优化现场管理应遵循经济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三项原则[3]。所谓经济性就是说现场管理应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管理手段,降低施工成本,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科学性是说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管理。规范性体现了现场管理专业性的特点,首先现场施工应遵循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其次现场管理应实现标准化,标准化有利于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并降低施工成本。优化现场管理应从完善项目管理体系、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应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项目管理队伍,组建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的项目部,并采用高效的组织结构,配备精干高效的管理、技术人员。提高施工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是选好人、用好人,应优先选择身体健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施工经验的人员,进场后加强培训和管理,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技术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施工现场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并通过技术管理规范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技术交底、设置质量控制点、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成品保护等工作。

2.3 创新管理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施工管理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并为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技术创新的路子很广,例如BIM技术的应用无疑就是建筑工程领域最激动人心的成就之一,被称为建筑史上的“第二次革命”[4]。BIM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的三维信息模型,可用于建筑项目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减小施工过程中的错、漏、碰、缺现象,促使参建各方协同工作,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并获得更好的效益。BIM通过创建三维模型,并将数据链接到建筑全生命周期活动之中。在施工组织阶段,可利用BIM技术确定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现场,为总平面布置提供三维模拟场景,拟定施工方案,模拟施工工艺,开展高效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管理,具有常规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可见,施工管理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

3 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之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受到传统管理思想的局限,许多施工企业因循守旧,管理方法落后,以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凭借廉价劳力、偷工减料、多次转分包等拙劣手段维持生存,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建筑行业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管理手段的创新和应用,这样才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高孟夫.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工作与应对措施[J]. 建筑安全,2016(2):13-15.

[2] 周强. 浅析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J]. 江苏科技信息,2015(28):41-42.

[3] 曾广勇. 施工企业优化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对策分析[J]. 四川建材,2017,43(2):195-196.

[4] 王宇佳,王佳,于辉. 流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8(4):89-93.

论文作者:陈镜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8

标签:;  ;  ;  ;  ;  ;  ;  ;  

探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论文_陈镜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