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效果论文_廖旋

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 541306

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腰硬联合麻醉,实验组采取连续腰麻。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麻醉前与麻醉后(5分钟)的SBP、DBP、HR。结果:两组患者的多项手术情况均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整体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麻醉后5分钟时,常规组患者的SBP、DBP、HR波动较大,同时和实验组相比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腰麻更加适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中,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连续腰麻;腰硬联合麻醉;老年人下肢手术;临床效果

连续腰麻属于近些年比较先进的一种麻醉方式,这一种麻醉方式主要是在蛛网膜下腔借助Spinocath导管针留置导管并间接性注入小剂量麻醉药物实现持续麻醉的目的[1]。临床中不仅具备传统腰麻的快速起效、持续效果明显等特征,同时麻醉药物的使用量比较少,镇痛效果理想同时麻醉时间、术后头痛等情况都比较理想[2]。对此,为了更好的提高麻醉效果,本文以我院部分老年患者为例,以对比分析方式探讨连续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31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为62至83岁,平均年龄(78.19±5.49)岁,体表面积(1.65±0.16)m2;常规组患者的年龄为61至80岁,平均年龄(79.92±4.42)岁,身高(157.51±3.54)cm,体表面积(1.67±0.15)m2。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之后均实行常规静脉通道,采取面罩吸氧,同时快速补液500ml,连续检测Bp、HR、SPO2、EKG。

常规组腰硬联合麻醉,采取患侧向上侧卧位,采用L2-3、L3-4椎间隙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穿刺成功之后以0.1ml/s的速度均匀向蛛网膜下腔头侧端注入的0.5%左旋布比卡因2ml(国药准字H20050403,由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并在完成注射之后在头侧端硬膜外腔置入导管3cm并保持原本位置15分钟。

实验组采取连续腰麻,采取患侧向上侧卧位,采用L2-3、L3-4椎间隙并应用硬膜外改良Touhy法实行硬脊膜外穿刺,穿刺之后在穿刺针内腔防止Spinocath导管针,将针芯刺入蛛网膜下腔后插入导管的同时拔出腰麻针,并在蛛网膜下腔内留置导管1至2cm并在末端借助直径为0.2μm的过滤器连接注射器,固定后嘱咐患者平卧,并向导管内均匀注射0.5%左旋布比卡因1.2ml。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麻醉前与麻醉后(5分钟)的SBP、DBP、HR。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指标等数据均采取SPSS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式表达,例如(3.1±1.1),数据之间的检验采取P值实现,P<0.05代表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

两组患者的多项手术情况均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因为存在并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很容易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问题,单词腰麻会因为阻滞平面控制比较差的原因,导致血压大幅度的改变,同时还会存在单次用药的麻醉时间限制[3]。连续硬膜外麻醉不仅对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等会形成不良影响,同时因为属于不完全阻滞所以需要辅助用药,但是这也会间接提升呼吸与循环抑制,同时以为中老年人经常伴有脊柱的退行性病变,所以阻滞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麻醉单main异常以及毒副反应比较明显[4]。

连续腰麻导管Spinocath管内针的合理应用可以显著降低腰麻之后通透、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更好的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心脑肝等多种重要器官的供养平衡、血流稳定性保护作用更加突出[5]。另外,在本研究中应用的麻醉药物时布比卡因左旋体,其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能够在用药之后半小时达到血药浓度的峰值,其代谢场所主要是以肝脏以及尿液、粪便等排泄,其优势较多,例如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理想、对心脏以及神经系统的副作用较小等[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整体麻醉效果均较为理想,麻醉后5分钟时,常规组患者的SBP、DBP、HR波动较大。这一结果充分证明连续腰麻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加突出,可以更好的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老年患者的术后康复帮助作用更加突出,值得作为临床常规麻醉方案。

综上所述,连续腰麻更加适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中,临床效果更加理想,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廖华山,姚喆,霍红艳,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23(32):6328-6331.

[2]黄宏伟,张营,蔡雨,等.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下肢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及临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5):563-565.

[3]蒋晓华.布比卡因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腰硬膜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217-218.

[4]杨伯炜,王树德,王君,等.连续腰丛联合后路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6):748-750.

[5]周红梅,邓龙蛟,李水英,等.MoCA和MMSE在老年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肢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比较[J].山东医药,2016,56(16):57-59.

[6]聂运明,林正国,虞志红,等.右美托咪定两种麻醉方式用于下肢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7,20(8):925-927.

作者简介:廖旋 男 1977年 - 广西荔浦县 本科 主治医师

论文作者:廖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9

标签:;  ;  ;  ;  ;  ;  ;  ;  

连续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肢手术的效果论文_廖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