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平稳运行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能够排除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故障,就必须要对电力系统中状态检修模式下变电检修技术进行研究,从而能够减少、排除其中的故障,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资源。
关键词:状态检修模式;变电检修技术
1变电检修技术分析
变电检修工作就是在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类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后,对其进行日常养护与修理,以期确保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而检修工作的任务还包括对不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以便制定详细的检修计划。检修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电力系统中的易损坏、重点部位的电气设备。与此同时,变电检修工作在对电气设备隐藏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可预先制定相关预防措施,以期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转。伴随着电力系统的优化升级,专业人员在对故障情况进行分析时,可参照检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应对措施,从而帮助检修人员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
2状态检修模式中变电检修技术的应用现状
2.1状态检修模式的概念
在电力系统中的状态检修主要指的就是通过应用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来对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对其中可能的发生的故障进行预判,并根据预判来制定检修技术与检修方案。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状态检修模式,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并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设备状态、风险评估、检修决策等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等进行合理的检修。
2.2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在该社会发展趋势下,变电检修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变电检修技术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也促使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保护更加全面、完善。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做好事后变电检修和预防变电检修工作。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视乎,往往会采取事后变电检修技术,但是该技术不仅被动,还可能会增加检修成本,但是该技术很有可能导致电力系提供无法正常运行。预防检修技术则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对电力系统采取有效的检测与维修措施,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就解决其中的存在隐患与故障。
3基于状态检修模式解析变电检修技术要点
3.1隔离开关的检修
触头部位与回路温度过高是隔离开关的两种异常现象。触头部位出现温度过高问题,主要是因为触头部位的零部件老化、触指夹存在锈蚀问题等。回路出现温度过高问题,是因为在设计隔离开关过程中,载流接触面积过小,而流动性接触面积较大,导致触电问题,造成回路温度过高现象。在隔离开关检修过程中,发现接线头与触头臂之间的紧固螺母松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接线头本身的质量不合格,使引线设备的线夹与接线座之间接触不良。此外,因为隔离开关的制造工艺不符合要求,或者很长时间都没有对隔离开关进行检修,造成导电带接触不良,使隔离开关发生异常现象。
3.2继电保护的检修
1)继电保护状态监测方面的技术应用。①对直流系统展开全面检查,电源、信号、操作等系统的检查要落实到位,了解其是否保持完整状态。②对交流测量系统展开全面检查,重点对TV二次回路、TA二次回路所具有的绝缘性进行检查,并对A/D转换元件予以测量。③对逻辑系统展开全面检查,要对软件所具有的功能,硬件的具体结构等展开检测。④对通信系统展开有效检测,确保在良好的环境中运行。2)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验方面的技术应用。①将检测、验收等工作切实做到位,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这样方可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为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按照既定的计划对继电保护装置呈现出的运行状况展开检修,保证所有组成结构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进而确保电力系统保持安全运行。③将补充检验落实到位,对继电保护装置呈现出的动态运行状态有切实的了解,如此方可使得重大故障的发生几率得到有效的控制。3)继电保护状态检修方面的技术应用。为了使得电力系统所具有的安全性能持续提升,必须对继电保护装置展开状态检修工作,将状态监测以及诊断等技术予以充分应用,确保能将运行的实际状况清晰呈现出来。
3.3变压器的检修
变压器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工作时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工作原理为设备运行时透过电磁感应,会在电压的变化之下生成交流电压,之后再借助于设备便可以发挥出阻抗变换、稳压、电流变换等功能,该设备主要包括铁心、线圈(初级与次级)等关键部分,若这几个部分出现运行异常情况,则会导致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无法进行,所以检修人员可以使用变电检修技术完成设备运行异常及故障的检修工作。利用变电检修技术判断变压器设备是否发生故障问题的关键在于设备是否出现异响,如果检修人员已经听到了明显的异响,此时可对变压器的三相负载平衡性、变压器引线及开关等进行问题检查,如果变压器三相负载失衡,而且出现了超负荷运转情况,说明变压器运行故障是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导致,如果检出变压器引线出现了与其它线路的连接不紧密、移动等情况,说明设备故障是由于引线所致,若设备开关检查后出现了接触不良情况,提示变压器开关发生了触头烧坏或对地接电问题,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正常工作。
3.4断路器的检修
在检修过程中,断路器发生故障十分常见。断路器异常声响、拒动、误动等情况最常出现。之所以会出现断路器故障问题,还是因为合闸零件存在接触不良现象以及接触器卡滞、直流电压不符合标准要求,这些问题造成了断路器误动现象。断路器发生拒动情况时是有前兆的,如,在实际作业过程中,直流系统中的高压在某一瞬间出现了最大高压值。直流系统中的两个点或多个点在接地过程中产生了二次回路故障。对断路器故障的处理,安装备用断路器是最佳的解决办法。详细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4状态检修的优化
具体的状态检修流程如下。(1)资料收集。资料收集过程中,需要对资料投入运行前的信息、运行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其中,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包括正常运行状态、故障运行状态等。(2)状态评价。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对变电设备的特征参量进行收集,确定设备运行状态。在此过程中,可采用动态化管理方式,具体包括定期评价和动态评价。(3)风险评估。对设备运行状态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后,即可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价。要求综合考虑设备运行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安全影响,确定风险类型以及风险的严重程度。(4)设备检修。设备检修中,要求将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作为依据,并根据电网发展趋势要求,妥善安排设备检修工作,制定完善的检修方案。(5)检修计划。在变电设备使用寿命周期范围内,需制定变电设备年度检修计划、长期检修计划以及三年不定期检修计划。(6)检修方案的实施。完成变电站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后,要求对检修结果进行考核分析。因此,应构建完善的考核机制,确定考核工作策略、考核目标等,对检修策略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分析。
5结束语
为了有效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加强对变电保护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在变电检修过程中充分发挥状态检修技术,坚持可靠性、有选择性以及灵活性等要求,明确电力系统与变电保护之间的有效联系,尽可能的弥补变电检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利因素,促进我国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龙军.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199-200.
[2]周伟.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价值比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199.
[3]赵航.状态检修法在变电检修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197.
论文作者:秦若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状态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故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