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与城乡教育公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乡论文,教育信息化论文,公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信息化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教育概念,它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将信息通讯技术充分整合应用在教育系统之中,是信息资源开发和理由及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组织与理论管理方式在教育领域实现的一系列过程。[1]首先,从技术层面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系统的设备性能可靠、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以共享,时空受到限制少;智能化使得教育信息系统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多媒体使得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再者,从教育层面看,教育信息化的特征包括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2]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概括为“五化、三性”。其中,“五化”指的是: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路化;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三性”指的是:1.开放性——它能超越时空,使教育向所有需要和愿意学习的人开放,并实现资源共享;2.非线性——它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框框,在电子课本和网上教材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发散的、板块的,可以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它是一个因人施教的系统,照顾着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3.交互性——它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3]
其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其次,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另外,突出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由于教育信息化的后果的直接承担者是教育,因此它对于目前大众一直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将是本文重点讨论的部分。
一、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的负面影响
第一,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或载体)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由于教育信息化必须以一定的信息通讯技术为载体或手段,因此要分析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务必先从其载体或手段入手,即分析“信息通讯技术”在教育公平中的应用和影响。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概念的延伸和扩展,它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其实质还是教育机会均等,即人们在同等基础上,具有平等竞争的机会。
众所周知,信息通讯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条件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地区,物质条件发展也相应要高,其所配套的信息通讯技术也相应要先进得多。相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物质条件发展也相应要差,其信息通讯技术水平很有可能跟不上,甚至根本无力配备。
就拿城乡居民购买和使用信息通讯技术设备的情况为例。目前很多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我国先进水平行列,因此在这些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大多数可以享受到各个方面的优质待遇,其中当然包括教育。由于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物质条件的优越,一方面人们比以往更加注重子女受教育的经费投入和发展自我,另一方面也注重工作和生活的舒适与享乐。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技术设备的运用已经相当普遍,这可以从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MP3、甚至是笔记本电脑等信息通讯技术设备上得到验证,这也充分说明城市人们的发展脚步基本上与信息通讯技术是一致的。
然而,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和城市少数人(即如上所述——城市多数人之外的人)的生活境遇却如此不同。虽然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加快,农村的生活水平相比以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相比农村人口所获收入,他们所要支付的日益增长的教育经费支出要远远超出这个收入的数目。如此一来,农民们便不得不为子女受教育必须支付的、高额的教育经费劳心劳力,倾家荡产,更何来经费购买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技术设备和支付使用这些信息通讯技术设备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呢?查阅若干项调查均可表明,农村子女入学率某种意义上绝对低于城市子女的入学率。
因此,农村的子女由于在入学经费条件的有限情况限制之下,他们享受信息通讯技术的机会便相劝贫乏,很显然随之而来的后果是:他们无法像城市富裕子女那样获取到更多由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所带来的先进的信息和知识。
正如刘政奎委员说,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表现为我国大部分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非常好,而在一些落后地区和大部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状况非常差,有的地方几乎到了不能完成国家规定的教育任务的程度。以台州为例(如表1):
表1 台州市2004年普通小学和初中校园网络建设情况统计表
由表1可见,台州市城市小学网络开通率为43.1%,农村小学网络开通率为3.1%,两者之间差距接近14倍。在“100M光纤接入互联网络的学校比例”指标的比较中,台州市城市小学与农村小学的差距高达51.7倍。
从我国整体来看,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对教育投入的差距悬殊。2001年,全国人均教育投入367元。其中,北京市最高为2844元,贵州省最低为177元,两者相差15倍,四川、广西、江西、安徽、河南等省均不足250元。2001年,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最低为76元,与最高相差17倍,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最低为196元,与最高相差9倍。农村教育经费尤其匮乏,2001年全国农村普通中学预标内事业经费生均拨款仅1054元,农村普通小学基建支出生均只有132元,而且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是多年来未能得到解决的问题,使农村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
第二,教育信息化的传播和内容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在第一条论述的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由于农村子女的享有信息通讯技术载体的机会受限,因此他们在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便明显落后于城市大多数子女所享有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内容。
经过无数的观察表明,一般情况下,城市子女在生活中和学习中对于信息知识和信息内容的享受和占有,要远远超出农村子女所享受和占有的。
首先在入学机会方面——由于信息技术享有情况的落后,教育信息化在城乡便出现差异状态,尤其是在城乡子女受教育机会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别,相关数据显示如表2:
表2 普通中小学在校人数按城镇、农村的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
其次,由于农村信息通讯技术普及的滞后性,以及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人的性别歧视等因素依然是制约农村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传播和享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程度上,尤其是在参与教育活动(女学生入学和女教师从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差异。数据显示如表3:
最后,信息通讯技术的传播过程中,对于农村和城市的覆盖以及产生的相关影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虽然农村人口对信息技术的接受面相对狭窄一些,但是也有涉及,然而相比城市要晚一些,且传播过来的内容大多是经过城市或相对发达的地区消化、筛选之后的东西,其健康程度和有用性很值得推敲,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吸收的相对多一些。由此便对农村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农村子女外出求学的优质性和有效性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三,教育信息化的开发和利用主体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前面已经提到,城乡人口对于信息通讯技术载体手段和传播内容的享有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在此我们还不能忽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对于信息通讯技术的整合和运用环节中,其主体的素质和能力也会导致对教育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率的差异与不公。
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城乡对于教育信息的享受和占有本身就存在差异(不排除性别差异),这一点上文已有论述。那么,对于已享受和占有的、不公平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便难免受到相关的制约。作为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主体,要对信息通讯技术进行开发,以及进一步去利用这些被开发的信息通讯技术,便要求这些主体具有足够的素质和能力。然而事实表明,在受教育程度上,农村人口相对城市人口而言,肯定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更不用说,在本次话题上已经存在的局限性——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度和占有度极其有限了。因此下文将重点探讨怎样完善教育信息机制,促进教育信息的平衡发展。
二、完善教育信息机制,促进教育信息平衡化
第一,从意识观念上——积极转变城乡居民观念,加深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
表3 各级教育中女学生、女教师的比率(%)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年鉴》
因为教育信息的普及和发展,关键在于运用信息技术的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念,即增强人们的教育信息意识。
“公立学校的旧电脑,宁肯卖给收破烂的,也不愿意给我们。”2005年1月,北京某民办子弟学校校长无奈中夹杂着辛酸,“而我们,想买台电脑都难。”这位校长的感叹,在不少政协委员心中引起了共鸣:委员们纷纷梳理教育领域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呼吁关注和重视这一现象。可见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市民心中缺失的程度并不轻。
因此笔者建议:其一,宏观决策上,由国家或政府出面,利用宏观决策的力量来引导广大人民的心理和意识形态的趋向,趋向对教育信息化现象的理解和认同,进而接受并自觉服从。其二,媒体导向上,大众传媒要逐渐打破原有传统对人们的束缚,另辟蹊径,开创广告业的创新领域,一方面通过打破传统、与众不同,来达到自己媒体宣传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逐渐引导观众和越来越多的民众的“眼球”和思想意识的转变,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人们的影响作用。
第二,从教育信息投入上——加大对教育信息覆盖率低的地区的经济和物质投入,即加大对软、硬件教育资源的投入,从而增加教育信息化对这些地区的信息覆盖率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也是导致教育不公的深层原因。据数字统计,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20世纪90年代前期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3%下降到1995年的2.44%。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回升,但直到1999年也只占2.78%,并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要求,也低于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9%的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应切实增加教育投入,以便为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提供条件。这样,增进教育公平才有物质基础。
首先,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强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它是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目前农村和城市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网络设施的普及程度不高,甚至在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面对这种情况,当务之急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把网络设备有效、适当的引入农村。
据安徽省教育厅调研员邓应达介绍,安徽省各城市和县城总计有中小学四千多所,多数都有一个计算机教室,但设备老化,数量不够,不能满足教育需求。经调查发现,在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的契机下,目前安徽农村小学拥有计算机教室的学校只有1582所,占学校总数1.3%,拥有卫星数字收视设备的学校有2215所,占1.82%,拥有数字光盘设备的学校有3505所,占2.88%;对于部分初级中学来说,其比例依次为33.67%、10.5%和62.11%,远远低于发达地区。
当然,只要下功夫,解决这类问题也是可能的。随着2004年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的实施,甘肃省逐步形成了以三种配套模式为核心,其他工程项目资源为补充的硬件环境。仅2004年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一项,就在全省农村中小学建成光盘教学点482个,卫星教学收视点2625个,计算机教室405个,配备计算机13810台,随着2004年至2007年远教工程的全面实施,大部分的学校将初步具备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硬件条件。
其次,在软件建设方面,要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它是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和有力的推动因素。教育软件资源主要包括以多媒体素材、各类CAI课件、网络课程等为主的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以文献资料查阅和检索服务为主的图书情报信息资源,以教育信息资源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主的各种工具类资源以及浩如烟海的Internet资源等。
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教师缺乏严重,尤其是优秀教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许嘉璐说,“校舍差一点可以,但教师的质量不能差。为此我呼吁了多年……建议加大贫困地区的教师培训,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可见,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校长的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在师资培训和软件资源建设方面,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与此同时,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光盘教学软件、特别是通过卫星接收单元收到的CETV-1、CETV-2、空中课堂、电大课程四个视频节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极度短缺的现象。
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思考,笔者认为:在东西方教育差异问题上,建议继续发展东部地区,加大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在城乡教育差异问题上,建议继续保持城市人口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占有和优先享有权,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济投入,使得人们有购买信息技术载体即设备的经济能力,而且要切实推行和真正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体或绝大多数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得人们自觉追求和享有自身对信息通讯技术的占有和第一享有权。倡导国家投入、地方扶持、企业和公司资助三结合;多渠道筹集经费,以坚实的经济后盾来保障、推动并全面建设和发展我国的教育信息化。
第三,从技术指导上——对农村信息化覆盖率低的地区要实行技术指导和指导倾斜
积极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加强其运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提高教育信息的应用程度。
一方面要对学生加强信息知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收集、分析、整序、利用和评价信息能力以及对外部事件的模拟和控制能力。另一方面,要从培养学生的主体——教师入手,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经过教育技术理论与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常用的教育资源制作工具,并使其结合各自的学科教学经验,制作出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或素材,从而切实提高教师对教育信息的驾驭能力。
当然,关键一点不能忽视:指导教师主体技术培训的群体必须对教育信息知识和技能有足够的领悟和传授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了解技术、掌握技术、运用技术,从而实现我们教育信息推广的有效目的。
第四,从实际运用上——增强落后地区的人们对教育信息通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培养和提高全体(至少大多数)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开发和利用能力
要想增强落后地区的人们对教育信息通讯技术的认识和了解,当然最有效的方法是求助于教育了。(1)在教师层面,要大力推进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培育高素质的教育人才——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改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完善教师的知能结构,成为职业型的专家教师;完满教师的人格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活水源”;重视人文关怀,回归教师教育的本质。(2)在学生层面,建议适当控制信息技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对信息利用的内容加以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自觉走向健康的教育信息化之路。(3)在校园建设层面,则要加大校园网络建设,推进我国网络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语言、文件、数据、图表、图像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同时要结合学校和社会以及国家的力量,来共同促进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积极推动作用。
第五,从制度立法上——加强教育立法,建立社会救济制度,让贫穷子女也上得起学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育立法,以法律来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仅仅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进行高校管理制度、收费制度、贷款和还贷制度、办学评估制度、就业与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针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用法律予以调整和规范。坚决打击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犯罪行为,坚决纠正各种教育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现象,以法治精神确保教育公平。对于贫穷学子,政府一方面要主动建立救济基金,给予救助;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成立各式各样的民间教育救济组织,让所有国民拥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领域既提供了机遇,也提供了挑战。为了将教育信息化导向更加完善的发展轨道,务必建立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才能为其他各方面的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标签:教育论文; 教育公平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